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電影《中途島之戰》:美國的實用和日本的凄美

[複製鏈接]

554

主題

562

帖子

357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曾節明 發表於 2020-2-25 1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電影《中途島之戰》:美國的實用和日本的凄美





  2019版美國電影《中途島之戰》(The Battle of Midway)的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大大超越了1976年版的美國電影《中途島之戰》,這很大程度歸功於電腦特技和拍攝技術的提升,片中大量的空戰主觀鏡頭,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驚心動魄的俯衝轟炸主觀鏡頭,彷佛迎著高射炮彈雨在玩命俯衝的,是你本人。


  但該片之優秀,決不僅僅是特技,它以逼真還原的手法,普及了現代海戰的常識:自二戰起,海戰實際上是空戰,在飛機的群體攻擊下,大型軍艦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現代戰爭,失去了制空權,就幾乎失去了一切。
  由此也可以想見,當年國民黨軍隊在毫無制空權的情況下,與日本陸軍血戰,是何等的艱難,何等的慘烈,損失是何等的巨大,若沒有西南山地,大陸中華民國的抗日恐怕早已徹底失敗;
  由此也可見,假若不懂海戰的希特勒,沒有荒謬地致力於建造超巨型戰艦,而是集中力量研發出幾艘航母的話,英國恐怕早已戰敗,二戰歷史將會改寫。所謂命運的「必然」,其實是一系列的偶然的組合。


  2019版美國電影《中途島之戰》(The Battle of Midway)之所以優秀,還在於它客觀:真實地還原了敵人的優秀,這是1976年版沒有的地方:
  影片中襲擊珍珠港的日本飛行員,技術突出,槍法和投彈精準,作戰勇敢駭人...與美機決鬥長空,每每一架日本飛機能擊落兩三架美機,影片中日本飛行員駕機穿越兩艘軍艦艦塔的超低空攻擊鏡頭,視覺震撼非常。

  向中途島發起突擊的日軍尖刀部隊,就是這批襲擊珍珠港的250名日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他們是日軍最優秀的一批飛行員,之前在與駐馬來西亞的英國皇家空軍的對決中,將英國人打得落花流水,飛機損失比為1:4(而不列顛空戰中英國制勝德國的飛機損失比是1:1.3),在東南亞,他們僅以三架飛機的代價,就擊沉英國最大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反擊號和航母一艘,迫使英國太平洋艦隊倉皇撤逃到東非;

  他們他們在中途島的空戰中仍然是威風八面,在空戰中佔得上風,儘管美軍事先破譯了日軍的密碼,布下了口袋,但仍然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苦戰,才取得了勝利。

  影片對日軍的殘酷和武士道精神,都有真實的還原:一方面,日軍艦長把膽敢羞辱自己的被俘美軍飛行員,以綁上鐵錨沉海的方式處決;另一方面,在對珍珠港的突襲當中,日軍飛行員並沒有攻擊瓦胡島上的和平居民,也沒有掃射在軍港附近沙灘上玩耍的美國小女孩,這就顯示:
  至少是日本海軍航空兵,他們並不是野獸下三濫,而是有底線的武士。

  影片中日本聯合艦隊官兵的團結、忠誠、突出的組織能力和秩序井然,都栩栩如真,日本帝國味十足;雖則同為黃種人,當年日軍身上那股英武的自信,卻是中國和其他任何亞洲國家所沒有的,這是一個之前從未被異族征服民族,才有的自信。而且,自明治維新以來70年,日本海軍從未遭過敗績。


  2019年版的《中途島之戰》,與中國大陸「手撕鬼子」式的抗日神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尊重對手,正是尊重自己,而違背真實地貶低對手,在侮辱別人智商的同時,也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這是中國大陸有些人今天都不明白的道理。
  2019年版的《中途島之戰》,在真實還原日本人優點的同時,也對美國自身進行了尖銳的審視和批判,如以華府判斷的一再失誤,批判羅斯福政府戰爭部門無能的一面,且對美國在戰爭之初飛機、魚雷的低劣多有批判:如還未開戰,「野貓」戰機就在訓練當中起落架斷裂墜海,飛行員重傷...美國潛艇擊中日本航母的魚雷,居然未爆炸而折斷...這與牆國抗日神劇的「一邊倒」恰成對比。

  自我批判是自信、強大的特徵,文過飾非才是真正虛弱的表現,這是有些人今天都拒認的道理。
  

   影片中也有令人深思的部分:面對飛機註定墜毀的局面,美國飛行員選擇棄機浮海逃生,且不以當俘虜為恥;而日本飛行員常常選擇自殺式攻擊——駕機撞向美軍艦。
  如中途島海戰海戰場面的收尾部分,那名英俊的日本飛行員,在飛機油表指針已趨零的時刻,望著己方航空母艦甲板上的熊熊大火(已經退無歸路),眼中啜淚,遂絕望地向著美國軍艦俯衝,結果飛機被猛烈的艦炮擊碎於長空,那一瞬間,生命就象櫻花一樣地飄散...

  這就是日本民族價值觀中的唯美主義,而美軍的價值觀是實用主義,這兩種價值觀的背後,是對生命的不同的態度:
  美方以人為最高價值,日方以「美」為最高價值——即中國儒家式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種對生命輕易放棄的決絕態度,導致二戰中日軍在不利情況下,陣亡比例奇高,日軍中最優秀的飛行員,在瓜島戰役後幾乎陣亡殆盡,這也是日本帝國迅速敗亡的原因之一——日本人當年並不理解,人要比飛機寶貴得多,再造一架飛機,要比再造一名飛行員要容易得多。


  但是凡事都有多重性,日本傳統民族價值觀中的唯美主義,同時也造成大和民族普遍的強烈羞恥心,這也造成日本人中的特別卑鄙下作者很罕見:

《中途島之戰》中海戰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指揮南雲忠一命令全體成員棄艦逃生,自己卻與副官毅然留在被美軍炸毀的航母上,與艦同沉,為中途島戰敗謝罪,以維護日本帝國海軍的榮譽。事實上當年在中途島與艦同沉的是另一位艦長,但南雲忠一本人確實於1944年塞班島戰敗自殺:
  1944年7月6日晚,為了鼓勵守島三千殘軍次日對美軍發起自殺式攻擊,南雲忠一與齋藤義次、井桁敬治以切腹自殺作表率,同時各命其副官作介錯,用手槍槍擊其後腦勺...

  理解了日本人普遍強烈的羞恥心,就不難理解那名37歲的日本內閣官房職員,僅因為武漢撤僑工作的一些過失,竟然跳樓「謝罪」,這種行為是中國大陸公務員不可想象的。


   日本人的羞恥心特彆強烈,也是日本共產黨不可能取得政權的原因之一,因為羞恥心的緣故,日本共產黨不可能有獲取政權所必要的卑鄙。



曾節明 2020.2.25凌晨




(友請廣大網友光臨在下油管寒舍,不才雖口拙,但保證你能聽到獨一無二的東西,別的異議人士只有邏輯推理,寒舍既有邏輯推理,又有玄學古今。。。)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I_cojzxlufGCp-CLzWrKA

中國社民黨
www.csdparty.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