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56,4368,6494,這組數字讓人心痛!

[複製鏈接]

218

主題

218

帖子

147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年伊始,勇武暴徒不遺餘力的出工,且愈發肆無忌憚。
昨日民陣大遊行期間,勇武暴徒多次堵路,向維護秩序的港警投擲磚頭、汽油彈且四處縱火,香港人壽大廈、多家滙豐銀行遭破壞,中環滙豐銀行總行外銅獅子像亦被縱火焚燒,香港警方稱昨日共截查464人,拘捕287人。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從「和理非」到當街肆意破壞公共設施、「私了」無辜路人,香港年輕人在急速「黑化」。
   據香港警方公布數據,截至12月27日,「修例風波」期間共有6494人被捕,其中25歲以下4368人,佔總數67.2%,19歲以下1956人,暴力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對此不少家長表示擔憂。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走向街頭暴力?今天有理哥就給大家盤一盤其中的道道。
反對派慣用新興網路媒體蠱惑年輕人實施暴力行為
   自「非法佔中運動」開始,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就成為香港年輕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這次「修例風波」中,諸如 「電報」、「連登」等網路社交平台更是黑小將們的主要通訊手段。
   近年來,反對派、亂港分子抓住年輕人愛用新興網路媒體的特點,在網路上將違法犯罪行為粉飾成「違低等文明之法、達高等文明之義」的正當之舉,蠱惑年輕人上街實施暴力。特區政府、建制派雖意識到問題所在,但由於自身跟進較慢,加之美西方勢力在幕後指使,難以在網路新興媒體上取得優勢。年輕人閱歷淺,辨別是非能力不足,在網路上長期受反對派、西方勢力的影響,逐漸滋生出對政府的不滿、對警隊的仇恨,潛移默化間認同了暴力行為。 在輿論造勢方面,反對派亦是詭計頻出,他們會有針對性的挑選社會熱點事件進行長期醞釀發酵,如在「8.31太子站」事件中,先是無中生有的發起所謂的宣傳紀念活動,后通過報紙、媒體大肆長期鼓噪、製造影響,誤導民眾。
香港年輕人缺乏對內地認同感謠言+「黃師」帶歪青年認知
   香港的朋友曾告訴有理哥,港人中,不了解內地情況的佔大多數。據香港媒體報道,當前700多萬港人,持回鄉證的只有200多萬。這些人中大部分回鄉,也只是到深圳等近港地區吃飯、遊玩,然後就迅速返回香港,對內地的情況僅僅停留在道聽途說上。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沒有親眼見過、親身體會,香港年輕人不會了解內地這些年來的巨大變化,也感受不到內地對他們的熱情和包容。
在香港,因為反對派、西方勢力的長期故意抹黑,很多年輕人在網路媒體報道中會經常看到所謂的內地「負面新聞」,形成了思維偏見,認為到了內地酒店就會被「割腎」,國產奶粉都是「毒奶粉」、內地警察可以無條件逮捕任何人等等。
而且之前有理哥介紹過,香港教育問題中的中文母語和國民教育的缺失、教材嚴重黑化、通識教育被「黃師」帶歪等諸多原因,也讓香港年輕人對國民身份的認同趨向模糊,國家、民族意識逐漸淡薄,嚴重影響了對祖國的價值認同。
香港青年參政意願愈發強烈亂港勢力以此裹挾青年思想
    回歸前,香港人以「政治冷感」聞名世界,對政治的參與度並不高。回歸后,由於教育制度和經濟增長放緩等原因,導致新一代年輕人更多關注香港的「政治」。 據統計,1970至1985年出生的香港人,在大學里主要討論的是就業與前途,如「找了什麼樣的工作」「打算未來如何發展」,而85後港人一代,在大學時期更多討論的是政治,話題多變成了「投票給了誰」「對某些政治事件的看法」等。
如今,亂港勢力正是利用香港年輕人參政意願強烈的特點,打著「民主、人權、自由」的旗號,鼓動他們上街開展暴力活動。許多年輕人對暴力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非常清楚,但由於被政治沖昏了頭腦,偏頗的認為,若是一般盜搶、鬥毆他們不會去做,但由政見的不合引發「動手」違法,這是「政治意識」問題,不是「法律意識」問題,可以接受。
還沒畢業的學生、初入職場的新人,年輕氣盛,閱歷尚淺,正是思想易受外界影響最明顯的階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正是抓住此點,長期向香港青年灌輸所謂的「人權、平等理念」,將他們變成自己的政治炮灰。
反動派製造「泡沫」參政平台香港年輕人受蠱盲目跟從
    「非法佔中運動」結束后,香港集思會曾於2015年調查並發表《香港青年人的處境和訴求研究》一文,通過調查問卷、聚焦小組、深入訪談的方式訪問了1600餘名15至39歲不同行業的年輕人,其中就「如何參與解決社會問題」,20-24歲的年輕人更傾向於參選、參政和「抗爭」,在接受調查的所有年齡段中佔比最高。
眾所周知,一名合格的政治人物,不僅需要敏銳的政治眼光,還需要較高的知名度和較豐富的社會閱歷,沒有十幾年「修行」,在政壇很難有所作為。 反對派抓住香港青年參政心切的心理,大肆發展、拉攏新興政黨,不看年齡、人品,不看是否遵紀守法,只要能在政治戰場前線廝殺,能鼓動更多人反對特區政府、「一國兩制」,就承認其「新興政治青年領袖」的地位,這種政治拉攏手段,吸引了許多急於「博出位」的香港年輕人。
如2016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推出從未參與過地區工作的羅冠聰等多名20幾歲的年輕人併當選成功。
眾所周知,一名合格的政治人物,不僅需要敏銳的政治眼光,還需要較高的知名度和較豐富的社會閱歷,沒有十幾年「修行」,在政壇很難有所作為。 反對派抓住香港青年參政心切的心理,大肆發展、拉攏新興政黨,不看年齡、人品,不看是否遵紀守法,只要能在政治戰場前線廝殺,能鼓動更多人反對特區政府、「一國兩制」,就承認其「新興政治青年領袖」的地位,這種政治拉攏手段,吸引了許多急於「博出位」的香港年輕人。
如2016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推出從未參與過地區工作的羅冠聰等多名20幾歲的年輕人併當選成功。
如23歲的政治「素人」仇栩欣(東區區議會城市花園選區議員),因在「8.11」港島東集會中襲警被拘捕,27歲的沙田區議會博康選區議員趙柱幫,因涉嫌非法集結於11月13日被捕。若這些人被起訴並被判監禁3個月或以上,將會失去區議員資格。
錢權攻勢令香港年輕人無從招架勇武組織威脅相逼  「浪子」難回頭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理哥曾給大家詳細講過美國是如何通過非政府組織給亂港分子輸送資金,如何派人指揮勇武組織「街頭抗爭」,如今港警滅了星火,抖出幕後黑金的「利益鏈」,更加坐實了反對派如何用金錢鼓動年輕人參與暴亂活動的事實。
俗話說,學好不易,學壞不難!眼看老實孩子在校讀書卻苦無出路,當街施暴的除了有錢拿,還能踏上從政之路,又或輕鬆留學國外,如此大的反差,也讓越來越多香港年輕人甘願迷失在金錢、暴力、權利沼澤中。 然而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據可靠消息稱,年輕人一旦加入勇武組織,如果有2次缺席組織活動,其本人、家庭將會受到勇武組織的威脅,這使得打著撈「快錢」念頭的年輕人感到進退兩難,參加暴力活動有可能被警察抓,不參加又會受到組織脅迫,最後只能被迫繼續留在組織里效力,很難全身而退。
還有一個例子,折射出這群年輕人的困境。據統計6月至11月,香港青年協會共收到743件與反修例事件相關的電話求助,其中4成求助者25歲以下。每次有街頭流血、警方大規模拘捕暴徒事件發生,電話求助者就明顯增加,這裡面到底有沒有、有多少暴力青年「感到後悔」我們不得而知,只是人生一世,那些做過的事、犯過的錯,終歸都要自己買單。 即便香港時局如此混亂,我們也要看見,相當一部分香港年輕人仍保持清醒頭腦。距離HKDSE(香港高考)還有3個月時間,在這本應全力衝刺的緊張時刻,12月29日有人在「連登」論壇發帖,號召廣大香港中學生罷考,此帖迅速遭到香港中學生抵制,評論區大多是「弱智」「事不關己就害人」「你自己放棄就好了,別攔著別人讀大學」等反對聲音,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年輕人還是「心裡有數」的。
香港的年輕人急需正能量的引導和正確的人生規劃,這些都需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如若讓他們繼續迷失在「街頭抗爭」中,香港的未來將是一片黑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