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義大利,別讓「義大利炮」轟了你自己……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65

帖子

241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ehaiye 發表於 2019-12-30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起義大利,我們能想到的標籤很多。比如它的法拉利、瑪莎拉蒂跑車,它的AC米蘭、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它的GUCCI、ARMANI等一系列奢侈品牌,還有它的「教父」及其黑手黨……但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看起來光鮮亮麗、文藝范十足的義大利,已長年處在經濟極為低迷、政治混亂不堪的狀態之下。今年年初,歐盟委員會發布經濟數據報告指出,2019年經濟增速預期被下調幅度最大的是德國,義大利和荷蘭。對於德國和荷蘭,主要源於其外部性經濟依賴過高,受到全球貿易前景低迷等因素的影響。而義大利是其中經濟降速最大的國家,且主要問題同其國內政策有關。換句話說,義大利的經濟降速主要是內因,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根本性轉變。這不,義大利上月公布了該國第三季度GDP,較去年同期增長了0.3%。鑒於義大利今年前兩季度增長為零,這似乎看起來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儘管GDP有所增長,但經濟分析師都認為,義大利最近的增長就是一場海市蜃樓。一系列指標顯示,義大利經濟將再次陷入低迷,微小的增長難以阻擋義大利經濟衰退的頹勢。此前,義大利在2008至2009年間和2012至2014年間兩次陷入經濟衰退。此次的衰退意味著義大利在10年內出現了3次經濟衰退。上面提到,義大利的經濟衰退主要源於國內政策問題。而國內政策問題,都源於如今義大利的這個民粹主義政府。去年6月,在經歷近三個月的組閣嘗試后,義大利聯合政府終於宣布上台。新內閣由五星運動和聯盟黨兩個黨派組成,而這兩個黨派均具有濃厚的民粹主義色彩。五星運動黨魁路易吉•迪馬約和聯盟黨黨首馬泰奧•薩爾維尼均出任副總理。自此,義大利成為了西方國家首個民粹主義政府。以其中這個副總理路易吉•迪馬約為例,你可能難以想象,身為一國副總理的他今年只有33歲,上任之時才剛32歲,且完全是個政治小學生,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全靠著一張嘴煽動民粹上台。讓這樣一個人擔任國家副總理這一舉足輕重的位置,著實讓人匪夷所思。這就是所謂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可怕之處!民主與民粹,只有一步之遙!這個民粹主義政府上台後,推行的經濟政策不僅強硬,且飄忽不定,具有典型的民粹主義特徵,而這樣的義大利對於投資者而言,都帶有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為了刺激經濟,減緩衰退的步伐,義大利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去年,義大利政府經濟發展部宣布牽頭成立「中國特別工作組」。根據該工作組成立時的官方說明看,他們旨在更好地研究、認識中國,尋求與中國的合作機會,並使義大利成為歐洲國家參與「一帶一路」等倡議的領頭羊。很快,中國和義大利的經貿合作取得了新進展。今年3月,中國和義大利雙方簽署了多項能源、鋼鐵和天然氣管道領域的合作項目,義大利經濟部長稱這些項目價值25億歐元,潛在價值可能高達200億歐元。這對於目前經濟陷入衰退的義大利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然而,中國給的這口熱乎飯剛吃進肚子里,這個義大利民粹政府就開始「放下筷子罵娘」,頻頻給中國添堵。其國內的「沙丁魚運動」引發的大規模示威遊行不斷掀起高潮之時,有些義大利政客和媒體卻還有閑心在中國香港局勢上說三道四、頻頻插手,讓人不得不說,民粹主義泛濫的義大利真是吃相難看、醜態畢露。其實義大利人的心態很矛盾。在政治上,他們想要保持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傲慢與自我優越感,還想以「高高在上」的視角俯視和批判中國,所以一旦出現類似香港這樣的熱門話題,他們就會立刻「順桿爬」以刷出自己的存在感。而在經濟上,他們又無法忽視自己逐漸干扁的口袋,想要搭上中國的這趟騰飛的高速列車,以不斷刺激發展本國經濟。
這讓有理哥想起了二戰時期的義大利。那時的義大利就是一副「小人嘴臉」,想要抱緊法西斯德國的大腿而從中獲利,但當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卻各種投降,被很多人調侃為法西斯盟軍的「豬隊友」,對德國喊得最多的就是「大哥,救我……」。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些義大利人依然難改「趁機撈一把」的小人本性。「過氣政客」冒頭 藉機大撈政治資本。香港局勢升溫后,義大利部分「過氣政客」為自抬身價不斷大放厥詞。他們罔顧事實,肆意通過涉港議案「為虎作倀」。義大利眾議院個別議員企圖效仿美國會相關做法,邀請黃之鋒赴意活動並參加議會聽證。圖謀落空后,義大利兄弟黨主席梅洛尼無視中國嚴厲反對,執意以視頻連線方式「拉攏」港獨分子黃之鋒參與義大利國會外交與人權聽證會。對此,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發表嚴正聲明,指出「義大利個別政客罔顧事實、不分是非,執意與黃之鋒搞視頻通話,為『港獨』分子撐腰。這是極其錯誤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我願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涉。希望有關人士切實尊重中國的主權,謹言慎行,多做有利於中意友好與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12月3日,義大利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所謂的「聲援香港示威決議案」,要求「調查香港警察濫用武力」、「釋放示威民眾」,並要求特區政府對禁止黃赴歐演講一事作出「合理解釋」。據傳,近期義大利眾議院又在討論一項新的涉港動議。二、政客「張嘴就來」 製造中意對立。義大利的有些政客巧舌如簧,為了個人政治利益經常顛倒黑白,張嘴就來,還特別善於「綁架」國內的主流政黨,以抑制理性和對華友好的聲音。比如義大利兄弟黨眾議員、眾議院外委會成員德爾瑪斯公開批評義大利政府和五星運動黨向中方屈服,還稱「令義大利成為中國的殖民地」。義大利的這些民粹主義政客最喜歡的就是以「意識形態掛帥」來刻意製造中意關係對立。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33歲的義大利副總理迪馬約就無恥地稱,「義大利與中國簽署了經貿協議,絕不代表中國能對義大利的體制、國會及政府說三道四」。義大利兄弟黨主席焦爾嘉•梅洛尼稱,「北京外交官的傲慢和大膽」令其震驚,中國政府此舉是「鉗制義大利國會的言論自由」。明明是他們干涉中國內政,卻反過來批判中國干涉義大利,這言論、這反駁的套路聞起來怎麼有如此濃重的美國味道?西方國家的反華政客們還真是默契十足呢……
三、意媒涉港報道頻次猛增,不斷混淆是非。義大利《安莎通訊社》及《晚郵報》、《共和國報》、《新聞報》等主流媒體均對修例風波進行了跟蹤報道,隨著香港議題熱度不斷升高,其報道頻率與次數也隨之增加,幫腔香港反對派的姿態愈發凸顯。從最初的描述香港街頭情況,轉載各方包括我方表態,到不斷發布「傾向」性報道。一方面,他們顛倒黑白,美化暴力違法本質。比如意安莎社將涉港維護治安描述為「強力執法」,卻以「和平」形容示威者聚集,並一筆帶過暴力衝擊行為,將示威者塑造成「悲壯義士」。另一方面,他們混淆是非,以所謂「普世價值」佔據道德高地。針對義大利外長表示不會幹涉別國內政發表涉港表態,意媒《新聞報》批評稱意政府不應以「尊重主權」為由在人權問題上採取「不干涉」立場。同時,他們轉嫁責任,將矛盾焦點對準中央政府。12月9日,意媒《晚郵報》刊文稱,香港8日再次爆發數十萬人規模的示威活動,抗議者和香港當局都認為只有政治對話才能緩和事態,但「中國政府命令特首不得做出任何讓步,令僵局難以打破」。
四、意學界蒙上政治色彩 詆毀批判中國。在整個義大利都籠罩在民粹主義的氛圍之下時,義大利的學界也蒙上了濃重的政治色彩。有些學者和研究中心與政客沆瀣一氣,「互抱大腿」、「共同取暖」。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將修例風波歸咎於中央政府也就不足為奇了。義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ISPI)、國際事務研究所(IAI)、國際研究中心(CeSI)等主要學術機構均在其網頁開設香港局勢專欄,圍繞局勢起因、現狀和影響發表看法,其評論多為對中央政府批評、詆毀聲音。針對11月下旬舉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ISPI妄稱,「反對派贏得絕大多數議席,清楚表明香港民眾對未來的心聲,但中國政府的報道卻完全忽略這一事實」。IAI主任西爾維斯特稱,「香港民眾對有特殊政治地位的香港地區完全納入中國感到十分恐懼」。CeSI主任亞科維諾將香港局勢責任嫁禍於我,污衊當前亂局是因為「中國無法承受全面開放式的民主」。
最後,對於上述義大利的這些政客、媒體以及學者,我們只需揭露批判一下他們的醜陋面目就好,切不可太把他們當回事。如果因為他們把咱們氣到,那更是得不償失了。但若今後對中國還是「吃奶罵娘」的態度,那這「奶」,該不該喂、什麼時候斷掉等問題,都值得好好考慮考慮了。畢竟,不斷衰退的義大利對比飛速發展的中國,主動權在誰的手裡不言而喻。奉勸義大利,千萬不要瞎玩火、亂開炮,否則人們往後提起義大利,有印象的標籤恐怕只有那個著名的「義大利炮」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