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區議會選舉后的香港走向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65

帖子

241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ehaiye 發表於 2019-12-10 09: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2月8日,香港反對派組織「民間人權陣線」發起國際人權日遊行,期間,有暴徒在高等法院外塗污外牆,並向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門外投擲汽油彈及縱火,同時,遊行沿線的集友銀行被暴徒非法進入破壞、尖沙咀老鳳祥被搶3萬餘元,今日凌晨上水警署被人投擲汽油彈縱火。由初夏至寒冬,修例風波到底何時才會平息,相信是不少人心中的一個大疑問。
延綿6個月的修例風波,讓整個香港社會在重新審視自我、修補社會撕裂、重建社會秩序的動蕩中搖擺。上月,香港區議會選舉落幕,建制派的席位大幅減少,泛民派獲得大多數席位。
泛民派及其支持者認為,這次選舉是香港市民對此前風波認識的一次民意「公投」。有理哥認為,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下面我們試著從幾個方面進行一下客觀分析和展望。

根源

當選舉結果改變了區議會的政治版圖,反對派作為多數派登上歷史舞台、意圖再進的時候,我們豁然發現,香港民意表現出的格局太小、精神短視讓內地人如此陌生和不能理解,並表現出幾個顯著的特徵。

1
對於自由民主認識的表面化
簡單、膚淺的認為自由民主是美好和神聖不容侵犯的,任何對自由民主的質疑和妥協都是不能接受的,是對人類文明的詆毀和背叛。因此,當表達這種「理想」碰壁、遭到規制的時候,便歸罪到公權力,將怨氣一股腦撒到政府身上。這種「自由民主」掛帥的思想是現今香港示威者暴力抗爭的根源,是有其歷史成因的。
1972年聯合國2908號決議撤銷香港殖民地地位,從法理上杜絕了香港參照其他殖民地通過「民族自決」實現獨立的可能。
1982年,中英就香港問題進行談判,徹底杜絕香港維持英國統治的可能。香港部分不願回歸的勢力迫於現實選擇「議會爭道路」,妄圖從體制內推動香港向獨立半獨立的政治實體演進。
回歸后,長期鼓吹 「雙普選」的泛民勢力,以及2016年後出現的包括激進「港獨」分子在內的本土派,其終極目的就是披著「民主自由」的外衣,裹挾民意奪取香港特區的管治權,圖謀香港的「獨立」。
而這個關鍵就是要扶植一個聽命於反對派的行政長官和反對派佔優勢的立法會,區議會選舉是第一步。2007年,泛民勢力行政長官候選人梁家傑在競選政綱中明確宣布,當選后要修改基本法並取消中央對主要官員的任命權。
非法「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針對本屆區議會選舉推出「風雲計劃」,整合反對勢力,通過所謂「配票策略」,讓建制派與反對派在總票數接近的情況下,使多數席位被反對派獲得,而其真正目的是謀求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主導權。這種抵制中國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謀求脫離中國的自決思想就可見一斑了。

2
沒有道德底線,缺少法治精神
香港民意中透出的是東西方兩種文明、兩種範式對撞摩擦后,催生出的一種偏安一隅的「孤島生態」。人自私自利,人情關係冷漠,只有金錢和地位的繼承,沒有求新和舉賢任能的突破,沒有對規矩的遵守和對法律的敬畏。這種沒有了對於道德的傳承和法律的約束,香港民意傳達的價值觀,最終會毀滅整個社會。
18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以後,西方國家藉助工業革命成果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張勢力範圍,西方價值觀也在艦炮護持下進行了強勢傳播。在此背景下,150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使部分港人長期受西方文明優越論的熏陶侵染,自詡為「盎格魯文化圈」(英語文化圈)成員。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內地人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艱苦創業的發展歷程,以及香港與內地事實上的隔絕,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從意識形態到經濟實力之於內地的雙重優越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增長、國際影響的日益增加,港人對內地的優越感逐漸喪失,取而代之的是疑中、恐中情緒,香港在反對勢力和西方輿論攻勢下,將自身面臨的住房、醫療、社保等社會問題的沉痾舊疾,都歸咎於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對港治理,而絲毫認識不到香港各種利益集團和反對派勢力的強大阻力才是其社會經濟矛盾的成因。
中央和特區政府、建制派及其支持者的撐警行動,某種程度上也讓反對派和激進分子強化了「逆反心理」,他們秉持「你支持的,我就堅決反對」的思想原則,使香港警隊的正當執法成為現實矛盾衝突的焦點,導致污損國徽國旗、打砸燒、襲警等嚴重犯罪行為被粉飾成「違低等文明之法、達高等文明之義」的正當之舉。而普通民眾不願與暴徒割席、甚至同情暴力行為希望網開一面、譴責警隊暴力執法等一系列怪誕的心理認同和站隊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3
狹隘自閉的共識誤區
港英當局及美西方長期在港的投棋布子和反對派、黃媒的持續鼓噪,讓自決自立傾向在港人特別是青年一代中形成共識誤區,並且相當有市場,導致「一國兩制」框架下的「港人治港」走形失能,讓香港社會單方面的對「高度自治」產生錯誤理解和過高期待,與中央政府的治理預期漸行漸遠。
從1979年中英就香港問題首次接觸開始,港英當局在努力謀求「光榮撤退」的同時,從未放棄推動香港向自決自立演變的企圖。英國於1984年趕在中英草簽聯合聲明前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啟動所謂「香港民主化」進程,企圖利用中國「五十年不變」承諾在政治制度上實現「十三年大變」(1984到1997年)。
蘇聯東歐劇變發生后,英國不顧中國一再強調的「民主發展應循序漸進」立場,極力推行激進的政改方案,通過「抬高期望、製造落差」的陰險伎倆,在香港極力營造「反中恐中」的洗腦氛圍,推動了自決自立傾向在港人心頭潛滋暗長。
回歸后,出於政治利益考量,反對派與美西方勢力內外勾連,刻意歪曲中央政府與「港人治港」之間是授權關係而不是分權關係的概念,操縱媒體全面鼓吹以「法治、人權、自由」等為核心要素的社會核心價值,故意帶歪輿論,誤導港人在心目中深植了強烈的負面認知。
特別是在區議會選舉期間,黃媒罔顧事實、背離職業操守,美化暴力抗爭、抹黑特區政府、塑造反對派「民主鬥士」形象,並炒作「中國間諜」王立強逃脫、前中情局僱員李振成「出賣機密」受審、英駐港總領館職員鄭文傑「遭虐待逼供」等污化中國議題,煽動社會情緒,製造人心恐慌,為反對派選情造勢助威。
同時,反對派通過香港教協,長期把持香港青少年的思想塑造。2012年,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科改革,希望增強青少年對國民身份認同的培育,最後在反對派的強烈阻撓下被迫放棄。
據香港教育局《小學概覽2019》顯示,香港500多所小學中,僅有20所學校列明「國民教育」或「國情教育」為關鍵發展項目。特別是2014年「非法佔中」后,港獨組織推出「中學政治啟蒙計劃」,著手對香港所有中學傳播「港獨」理念並招募新生力量。
反對勢力多年的深耕,使「自決自立」傾向在香港社會特別是青年一代中已有相當的社會基礎。修例風波中,學生成為暴亂活動主力及反對勢力在區選中獲勝,也讓年輕人自己受到了鼓舞,更加認定街頭政治與選舉是共生關係,對可以通過暴力來推進社會變革的理念更加堅定,形成了可怕的認知陷阱,這些在未來都會體現到香港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表現

如今,區議會選舉已過去半月,香港社會成為動態博弈、反覆拉鋸的平台,不論是特首的行政主導權、立法會的二元制衡抑或是區議會建制泛民比例的反轉,都讓香港在脆弱的穩定中向前走,但如何走出困境,令人無法樂觀。
1
當選反對派區議員「政治化」鼓噪
新當選的區議員並未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的為即將開始的服務民眾的日常生活事務、參與地區管理事務出謀劃策,而是將目光轉向後續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推動選戰奪權,企圖依託區議會與中央和特區政府對抗。
首次當選的香港島中西區觀龍選區議員的梁晃維在表達施政願景時,有一條即是「抗擊暴政、不平則鳴,五大訴求,缺一不可,追究警暴」,公開支援暴亂分子。其還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必須要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外,尋求香港前途的出路,妄稱「在中國的統治下,香港人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已經連任九龍城區黃埔西選區議員的鄺葆賢,當黑衣暴徒在12月1日在九龍多個地區大肆破壞時,並沒有幫街坊出頭制止暴徒,而是做暴徒的保護傘,多次向在場維持秩序的警員發難,聲稱「自己是民意代表」、「民意要求警方離開」云云,阻礙警方執法。
目前,各反對派政黨也陸續公布「區議會大計」,其中公民黨最新又提出所謂的「百日議程」,聲稱要「革新」區議會,包括針對「警暴」、催淚彈「污染」等一系列措施,卻鮮有提及最重要的地區民生倡議。同時,反對派動員專業人士參加行政長官選委會各界別選舉,鼓動加緊培植界別分組票源,對行政長官選委會和立法會選舉各界別進行安插和滲透。

2
暴亂活動沒有偃旗息鼓
暴徒在訴諸街頭暴力、反對派奪取區議會選舉多數議席的狂歡中看到了新希望,對於社會變革,從以前的旁觀者成為參與者,況且沒有受到壓制,反而獲得了所謂的民意支持,這樣的快感讓他們更加起勁的想通過更劇烈的暴力來加速推進政治進程。示威活動呈現出了泛民派幕後策劃、青年群體充當主力、香港黃媒全力煽動的新趨勢。
暴徒的「表演」在持續。區議會選舉后的12月1日,再現多場大型遊行。其中由尖沙咀至紅磡體育館的「毋忘初心大遊行」於下午17時左右結束,入夜後部分示威者轉戰黃埔,並破壞吉野家、優品360及中移動等商鋪,又在黃埔港鐵站縱火,徹夜與防暴警察展開數輪衝突,區議會選舉前的局面重現。
11月28日到12月4日,香港反對派及港獨分子發起的近30起集會示威活動,比區議會選舉前後的一周增加了81.3%。而12月8日凌晨,警方搗毀一個犯罪團伙,搜獲大量危險性武器,包括風波以來查獲的首把真槍。該團夥計劃在8日的集會遊行中,使用槍械製造混亂,手段包括射擊警員,或者嫁禍警員傷及路人,其陰謀讓人不寒而慄。
據內部人士透露,反對派將繼續實施「真三罷」、「大三罷」,發起成立「三罷聯合陣線」,並通過已於10月在電報、臉書等網路社交平台設立的「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組織號召各界別成立新的工會參與罷工,還將設立「罷工基金」,為罷工人員解除「後顧之憂」。
激進分子聲稱,「工會組織將成為下個焦點,目的就是要搞真正的大三罷」,推動修例風波向「全港停擺」演變,癱瘓香港。廣告界激進勢力已於12月2日啟動了為期5天的罷工。12月8日民陣在發起「國際人權日」遊行中,其代表呼籲參加者散去后,當晚要加入工會,建議可到職工盟網站或從其他渠道了解自己界別所屬的工會資料,稍後再參與罷工,表示這是「和理非」人士可做的事,是「和理非」終極升級行動。
同時,香港黃媒和西方媒體持續炒作「示威者被送往內地」、「抗暴運動」等議題,污化特區政府、香港警隊和愛國愛港社會力量,黃媒還加緊了對內地遊客的煽動宣傳,攻擊中央政府和內地的政治制度,與暴力活動遙相呼應。

3
外國勢力的干預不會停手
美西方插手介入和挑唆蠱惑香港反對勢力,以「雙普選」為目標,繼續鼓吹西方憲政制度優越論,採取在體制內外相結合抗爭方式,與中央政府爭奪香港管治權的手段不會停止,還會步步為營、大造聲勢。
區議會選舉結束3天後,11月27號,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禁止香港警察使用彈藥商業出口法案》,敦促「中國中央政府停止對香港自治不必要的干擾」,確保「香港選民享有對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普選權」,甚至給出了香港政治改革的時間表,並公然反對香港特區政府政策、侵犯香港警察權威。
英國政府也向其議會提交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日本、加拿大等國議員建議推動各自版本的涉港法案或制裁。12月3日,義大利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所謂聲援香港的決議案,敦促政府採取行動遵從歐洲議會涉港決議案的承諾,並在合適的國際層面,實時調查香港示威期間涉嫌「侵犯人權」的情況,要求調查香港警察「濫用武力」的情況,促請釋放參與示威而被捕的暴徒。
美國務院串聯加、澳、英、法等十餘國家成立的「香港之友」聯絡小組,將香港作為戰略博弈的重要棋子和籌碼,推動反對派「乘勝追擊」,藉助區議會資源加強基層滲透,繼續實施「反中亂港」活動,意圖牽制中國,以此謀求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利益的最大化。

未來

種種跡象表明,反對派在區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並沒有改變區選前的社會狀況,而是讓香港的未來變得更加陰暗、艱難。
可以說,打著「自由民主」旗號的反對派並沒有給香港帶來繁榮和穩定。據香港警方通報,今年7月至10月,香港整體犯罪案件較去年同期上升4.9%,其中搶劫案件大幅上升97%,僅10月就發生28起,接近每天一案。區議會選舉后,連續發生多起搶劫案和盜竊案,特別是12月1日發生一起特大搶劫案,5名匪徒搶走一間金鋪總價近200萬港元的金器首飾,凸顯社會治安狀況持續惡化。
臨近聖誕節,12月份本應是香港餐飲業全年最旺的時段,往年會有10%至15%的升幅,但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就目前狀況看,今年同期可能會倒跌20%至25%。據專家預計,如示威活動持續,至2020年年中,零售、住宿及餐飲服務行業的失業率恐將提升至10%,整體失業率將推升至4%,創出2010年11月以來的新高。從這些側面,足以看出香港的經濟和民生正因為整體環境的惡化而逐步滑向深淵。
香港今後與內地的關係,讓有理哥想起香港電影《無間道》結尾天台上的那段經典對白,黑幫人員劉健明懇求「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卧底警員陳永仁回答「好啊,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人」。
「法官」是誰?我想就是歷史演進大勢中蓬勃發展的中國。中國絕不會放棄香港,而香港想要繼續穩定繁榮,當然更離不開祖國。
香港的穩定繁榮,需要認識到這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才能夠實現的,絕不是「自決自立」可以帶來的,是在充分接受中國的主權和全面管治權,認同中國道路和治理理念,對祖國形成國家認同,完成內心的真正回歸的前提下實現的。
香港的穩定繁榮,需要特區政府和全體愛國愛港人士的共同努力,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泛民派也並不意味著都是對暴力示威的支持,建制派雖然席位大幅縮小,但是40%多的選票,都足以證明香港穩定的根基不可撼動。
香港的穩定繁榮,需要全力推動止暴治亂工作,加強立法和執法,有力反擊外部勢力的干預和滋擾。因為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平的環境是經濟發展的保證。沒有和平的環境,經濟就會受到破壞,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香港的穩定繁榮,需要著眼於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上,遇到經濟民生問題客觀分析、加強對話、認真解決,有力促進內部矛盾的良性轉化,同時強化中國聲音的輸出、中國道路的帶動、中國力量的壯大,真正實現香港社會的長治久安和「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