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人贏了區選舉 但香港或已經輸掉了未來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9-11-27 0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報/日期: 2019-11-26
2019年區議會選舉在修訂《逃犯條例》爭議熾熱中結束,被視為出現翻天覆地、所謂"變相公投"的投票結果,對於港人及建制陣營來說,這確切反映了社會的政治現實,同時需要就現時的政治格局作出反思。



若泛民盲目支持"抗中力量" 屬畫地為牢

一、今次區議會選舉,泛民候選人全面打出"五大訴求"及"光復香港"等口號,在一個地區性的選舉塗抹上濃厚的政治宣傳色彩而又獲得"主流民意"的支持。其背後折射出來的含意,是一股由民間主導"否定一國兩制"的助力,逐漸普遍成為港人"對抗中國"的主流力量。假如在未來的地區性選舉也要直面香港的政治議題,而所有的泛民候選人似乎未能解答香港未來的角色定位,盲目從意識形態支持對抗中國的力量,實屬把香港困在畫地為牢的危險境地。

二、暴力破壞不止的場面及"三罷行動"的持續演變,仍會在社區相繼發生及嚴重影響市民生活。但需要知道的是,市民大部分民意是投票支持不與暴力割席的候選人,其深含意思不僅只是對政府施政不滿的發泄,更是一種配合暴力蔓延社區的意識形態的支持。早前有媒體評論區議員應具備的品格和德行一文,得到不少迴響。這反映一個現實是,作為議員是有責任明確任何衝擊道德底線的暴力行為,是要譴責及否定。否則以政治掛帥操弄民意,實為政客所為,不問對錯只問立場,絕非議員要有的品格和德行。

三、不少評論已指出,泛民主派在2022年的特首選舉,有直接或間接的"造王者"角色。但不容否認的事實是,泛民主派亦需要與"關鍵少數"的利益集團作"聯盟",方可向北京爭取更大的政治議價能力。但必須指出的是,持續接近半年的反修例事件,其主要起因在於香港的深層次矛盾。香港少數的精英及利益集團絕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假如泛民主派在政治上與其互通合作,爭取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分益,看似為爭取所謂"真雙普選"的民主道路向前走一大步,實則就是港人集體中了泛民主派多年來的政治伎倆與圈套。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

[羅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