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如何膨脹起來的?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如何膨脹起來的? 簡單地說, 有人成立了一個黨帶領社會最底層的窮苦的無地無家可歸的極大多數的中國人, 經過幾十年的造反抗爭浴血奮鬥, 用幾千萬的生命從少數剝削階級手裡奪回了生產資料, 然後將歸全體中國人所共用的生產資料進行了近三十年的無償勞動, 興修水利發展工業, 為防止再被外國殖民侵略從而加強國防建設, 大造原子弾軍艦飛機大炮。然後還要對全體中國人免費教育掃除文盲, 免費住房醫療等一切社會福利供全民享受。這些所有的勞動生產科研製造幾乎都是無償的奉獻。科學家不如賣茶葉蛋的, 這在改開轉制中很流行的一句話。很能說明毛澤東時代的幾代人的無私奉獻, 而創造的勞動成果供全體中國人享用, 而且這些勞動成果產生的經濟形為都不用GDP的方法計算的。同時重要的是毛澤東時代的那一個領導人沒有將勞動成果佔為己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徳等逝世后沒有房產土地, 也沒有存巨款留給子女。這些歸全國人民公用的大量生產資料和幾十年累結創造的勞動成果包括大大小小的工廠以及設備, 大量的國有土地中很多是退役軍人開荒開退建設起來的大型農場, 興建的科學技術機構大中小學校和各級醫院及設施, 近三十年來培養的各種人才是從掃盲開始的教育工程.........! 隨後有一天有一個人突然解散了人民公社解散了公共的工廠, 將工廠及設備賣了, 將土地賣了, 少數人暴富成了地主資本家土豪, 再重新招來因被迫下崗的工人及他們的子子孫孫幹活當打工仔, 給少些生活費讓人活著好繼續幹活。然而這些活動就用GDP計算, 膨脹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存在。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至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財富百分之百是 新的增量成果。但真實情況呢?實際上,新增財富所佔的比重相對較少,而其它超過百分之七八十的財富來源是中國人不知道的,也是西方人看不懂的,甚至享受在 福澤中的那些國人也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麼中國迅速暴富的秘密是什麼呢?其實是毛澤東時代前後幾代人艱苦創業, 積累的第一桶金, 這是全體新中國的各族人民尤其是勞動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汗水淚水奮鬥積累的。再加上將己經歸為全體中國人民公共所有的大部分國有資源進行商品化、資本化的作價和溢價。這就好比一個歷經三十年的積累形成的 巨大壓縮餅乾,被篡權后的走資派復辟資本主義之後, 用私有的資本之水浸泡后迅速膨脹,變得異常龐大不可想象。但當打開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歷史畫卷之時,你會發現:這是一種「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亦或是"前輩挖井子孫用水"的現象。一切都留存著現代中國人的父輩、祖父輩的血跡淚跡和汗跡, 還有就是幾代前輩前仆後繼用犧牲生命為全本中國人民爭取奪回本屬全體人民公有的一切生產資料所有權的變現而引發的改革開放后財富。原來改革開放后財富的奧秘就在這裡。
首先是公有化運動,中國共產黨信仰的是馬列主義, 共產黨的理論就是消滅私有制。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犧牲了幾千萬的生命換來的, 所以中國共產黨自建立新中國后實行了一切生產資料都歸全體勞動人民所有。而全民所有化的公有制主要分為國家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其中國家公有制是公有制的一種高級形式。毛澤東時代,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了暴風驟雨般的公有化運動。第一是工商業改造,工商業全部收歸國有。第二是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度,實行土地公有制。直白的講,就是用最直接、 最強勢的方式,幾乎在一夜之間將幾千年資本社會遺留下來的生產資料全部公有化。消滅了私有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新中國的社會制度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又復辟了資本主義制度, 將公有化的生產資料又私分或是私吞為個人所有。所以文革批判他是走資派錯了嗎? 鄧小平還是共產黨人嗎? 鄧小平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嗎?
而對比同階段的英法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由於資本主義倡導「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信條,而且生產資料在幾百上千年裡已基本完成市場化作價,潛藏的財富價值 已經開發殆盡,所以不以贖買或者其他付出較大成本的方式無法獲取。中國共產黨的這種公有化就是階級鬥爭的結果。也是全體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開始, 消滅了私有制, 沒有了剝削和被剝削, 也沒有了壓迫和被壓迫。但歷史就是如此弔詭,「前人栽樹,後人 乘涼」,這白駒過隙間完成的國有資產原始積累,反而為鄧小平時代的市場化私有化的改革開放清除了障礙、創造了前提、鋪平了道路。這正像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變革不是以歷史的進步創造歷史的。否則,中國怎能40年就實現全世界罕見的城市化,30年就實現快速的高速公路化,20年時間就實現高速鐵路化。所以現在的人們講財富的秘密就在這裡,用10%的引子,催化了90%的存量,建成了整個人類歷史極其罕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假如這種摸式受到中國人民的擁護, 中國能維持強大不受別國殖民, 也不會進入社會周期律的怪圈中, 那麼這也是中國人民的福份。但如今各種資本主義社會的持征顯現, 將來如何有待時間歷史的實踐證實。
回過頭說私有化的資本主義社會,即便是現在人們也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中外私有化歷程的各種不治之症。例如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社會治安如槍擊搶竊社會暴力、富窮差距兩極分化、流浪者、為私利無限開發環境破壞、毒品吸毒妓女、盲目為利潤過度生產造成浪費......。再舉個國內公知極力推崇的例子,比利時城市中心的一個爛房子里因 為住了個乞丐,所以拆不了遷。這個乞丐為什麼不搬出去呢?他說了句「偉大」的話:「風能過,雨能過,國王不能過。我就不讓你們拆,民權大於一切,民主自由 大於一切。」最後無論如何也拆遷不了。他竟然因此成了一個所謂「天賦人權」的豐碑。而印度到現在也沒有建成一條高速公路,為什麼?因為「私有財產神聖而不 可侵犯」。
還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某人在一個地方做項目,那裡的開發區做得很成功,速度快,效率高,運作順暢。後來人家告訴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這地方之前是 個勞改農場。因為屬於公有制性質,不涉及拆遷和補償等問題,因此開發起來就很容易。這個例子就充分折射了「公有化遺產」的特殊價值。但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團體一方面在譴責公有化,另一方面又將公有化后得益的好處全收歸私有, 還沾沾自喜一夜暴富成為了土豪資本家后, 大罵特罵毛澤東及毛澤東時代。
在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基礎上,彷彿在一夜之間所有的土地、森林、湖泊、礦藏、通訊、航線等資源一股腦的都要變成國有資產,一個巨大的寶藏噴薄欲出。卻全然不顧此事的來之不易, 是幾千萬個生命和幾代共產黨人領導窮人的經幾十年的奮鬥和犧牲爭取來的。而改革開放后的走資派們還在利用各種模式將這些資源變現,其中一些已經實現了資源的資產化和資本化。回想過去,這些年暴富的礦老闆、電信巨富、石油大亨等其實無一不是藉此方 式實現暴富的。在中國,這樣的資源作價事實可以說比比皆是。
新中國前三十年通過剪刀差的方式將農民的勞動成果用作工業化積累。40年前中國的剪刀差現象尤為嚴重,其中農民是重點。例如,農民的糧食可能本來 值兩毛錢,而共產黨用剪刀差的方式七分錢收購,差價的一毛三就被盤剝出來,統統被用來買車床、購設備,成為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基礎。工業剪刀差誰都承認,但 沒人算過這裡面的賬,其實不過分的說,中國那僅有的城市基礎和工業基礎還是農民貢獻出來的。回首建國前三十年的發展,國家經濟日隆的背後其實是透支了人民的 經濟富足和生活幸福。當然,雖說客觀上這是中國特色生產力結構的需求,但主觀上現代中國人的父輩、祖輩們的艱苦卓絕是絕不該被忘記的。
說不能否定新中國前三十年與改革開放后三十年的關係,其實就是因特色政府要為他們執政地位的合法性作出的權宜之策。毛澤東時代的那三十年的生產資料和資源大統籌, 為改革開放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則能夠讓中國迅速崛起,但其核心還 是毛澤東時代前三十年和之前累計下來的生產資料進行市場化、資本化的結果。因此,這個搞清楚以後再對今天的繁榮和發展進行探討,那才是實事求是的結果。假如說鄧小平在新中國成立之時篡權成功, 會有如今的經濟成就嗎? 再假如在民國時期鄧小平篡成蔣介石的大權, 會有今天的經濟發展嗎? 恐怕鄧家發財是一定的。會給中國整個中華民族帶來什麼就很難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