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秦皇唐帝毛澤東各領風騷中華史

[複製鏈接]

8590

主題

8780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28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19-9-9 2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皇唐帝毛澤東各領風騷中華史

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秦始皇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統一了六國。

有唐太宗李世民從公元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從公元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

有成吉思汗,  鐵木真從公元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有清朝康熙帝,  愛新覺羅·玄燁從公元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有中華民國的孫中山,   他是位理想主義者,長期生活在美國,稍懂中國國情。
     
有毛澤東從公元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因為他起到了其他人無法代替的作用。他誕生的時代,中華民族正處於歷史上的最低點,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眾所周知,當時的世界上沒有誰瞧得起中國人,「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成為中國人深切的恥辱和隱痛。正是毛澤東使中國站起來了,朝鮮戰爭使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從此中國人揚眉吐氣。中國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軍事強國。   

又是毛澤東使中國在短短二十多年內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到1980年,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世界老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直逼在西方強國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見美國著名學者保羅. 肯尼迪的名著《大國的興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的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許多人有一種錯誤認識,即認為毛澤東不懂經濟,導致中國大陸的發展落後於同期的日本和「四小龍」。這是當今最大的謬誤。首先,日本和「四小龍」的起點與中國不一樣。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就開始了工業化,到二戰時,日本能夠年產上萬架飛機,而中國連一架飛機都不能製造。許多人以為德國和日本經過二戰,變成了一片廢墟,其實戰時德國和日本的工廠都隱藏到地下或者分散,美國的飛機根本奈何不得,否則美國根本不需要扔原子彈和拉攏蘇聯出兵,用飛機將倭國工廠統統炸光就行了。手持木棍的日本兵還抵擋美國人嗎?  日本到1945年7月仍有月產上千架飛機的能力,比1942年的飛機月產量還高,說明其工業基本完整無損。何況日本擁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以及一支熟練技術工人大軍,這是舊中國根本無法比擬的。因此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日本實際要領先中國80年。即使是台灣和韓國,由於它們曾經成為日本的部分領土(殖民地),整體水平也要領先中國大陸50年(誰如果不信這一點,可以去閱讀著名作家蕭乾在1946年寫的《冷眼看台灣》一文)。而香港和新加坡作為城市,以整體水平來衡量當然要比中國大陸(大多數地區是農村)發達得多。何況它們還是英國遠東殖民地的兩大中心城市,英國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都集聚到這裡,所以中國大陸與它們的出發水平不同。

經過毛澤東時代的短短三十年,中國實現了從農業國到偉大工業強國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實行的是趕超戰略,即瞄準西方先進的工業水平,別人有的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到毛澤東去世前夕,幾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國都有了。天上有噴氣式飛機,地上有汽車、火車和輪船,衛星、導彈、原子彈樣樣俱全。而「四小龍」能造什麼?它們是典型的殖民地經濟,只能造服裝鞋帽之類。它們趕上了冷戰時期的好時光,那時西方殖民地各國的反帝獨立鬥爭風起雲湧,對西方來說,只有在美英刺刀保護下的「四小龍」才是安全的,因此投資都集中於它們,造成了它們的短暫繁榮。但它們沒有發達的製造業和核心技術,繁榮根本長不了。20世紀初期的阿根廷靠養羊也曾富得流油,但現在如何呢?   冷戰結束后,「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很快陷入困境,而中國卻仍在高速前進,因為中國有自己的製造業,幾乎什麼都能夠製造。而中國的工業化基礎正是毛澤東為中國人民奠定的。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與西方強國的經濟差距飛快地縮小著。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莫里斯. 邁斯納稱毛澤東時代為「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與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幾個現代工業舞台上主要後起之秀的工業化過程中最劇烈時期相比毫不遜色。」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日本與俄國的現代化》一書中認為,新中國取得了其它任何國家都沒有取得過的成就。但是近20年來卻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謬論,認為1960年中國的GDP與日本相同,1980年則降為日本的1/4,到1985年更降為日本的1/5。其實這是某些經濟學家的錯誤計算。他們是用當年中國和日本的GDP各為多少美元進行比較,而忽略了兩國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80年代前後,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使日本經濟出現了虛擬膨脹;而同期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大幅下降,使中國經濟總量看上去似乎大大「縮水」。因此,用美元總值進行的中日經濟比較,就與實際有很大的差異。事實上,正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的實際規模已經超過日本。還應該說明的是,所謂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超過蘇聯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也是日元升值使日本經濟憑空膨脹給人們的錯誤印象。如果比較當時蘇聯和日本的工農業總產量,日本較蘇聯相距尚遠。例如,蘇聯解體前的最高年鋼產量和最高年發電量,日本至今也未能超過,而中國到90年代已經超過。今天,中國鋼產量是日本的3倍,年發電量是日本的1.5倍。目前中國的鋼、煤、水泥等許多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     
   
誠然,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並不是很快,但這是為了籌集中國工業化的資金。西方工業化的資金來自殖民掠奪(英法)、剝削黑奴(美國)、對外征戰獲得賠款(德日)。而象蘇聯和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只能首先節衣縮食積累工業資金,將自己的工業發展起來,然後利用工業創造的財富享受美好生活。在毛澤東時代,中國首先建立了大量的礦山鐵路,然後是鋼鐵廠,再以後是機械廠。當機械工業初具規模后,就可以建立各種輕紡廠、自行車廠、電視機廠等等,以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毛澤東就在中國即將從積累時代轉向消費時代的時刻離開了我們,沒有看到人民生活獲得極大改善那一天的到來。這是他一生的遺憾。而許多不明道理的人,卻將毛澤東時代看成貧窮的時代。   

令人遺憾的是,最近一二十年來,中國的某些經濟學家被四小龍的暫時發展所迷惑。在他們的鼓吹之下,中國一度採取了與四小龍相似的經濟發展路線,即追求的是賺錢而不是趕超。這些年來,中國利用外資建立了許多低水平的加工工業,賺了一些錢,卻沒有集中力量進行艱苦的技術趕超,導致中國的技術水平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毛澤東時代,中國曾經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而最近一二十年來,中國取得了哪些引以為傲的技術成就呢?也許只有飛船上天了,但這是靠毛澤東給我們留下的技術底子。如果當初我們按照毛澤東「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的先進水平」這句話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中國今天已經是與美國並立甚至超過美國的現代化強國。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