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盛度郵報:中國"量子革命"來臨 美國有麻煩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9-8-22 1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華盛度郵報/日期: 2019-08-21

       
  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量子革命"即將來臨,中國科學家站在最前線,在部分量子科技的應用上,中國甚至領先各國;有學者預測,一旦使用量子位元傳送資訊的中國人造衛星和全國光纖網路完成後,美國在兩三年內就無法截聽到中國政府或軍方的通訊內容。



  圖為設在IBM華生研究中心的量子電腦。

  華郵說,中國物理學家潘建偉十多年前從歐洲返國,今年6月在上海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中,潘建偉團隊公布了他們稱為"一場革命"的工作成果:在全中國搭建防駭客通訊網路、設計用來穿越濃霧及可環視街角的偵測器,以及有朝一日將能打敗目前所有機器運算能力的一些原型電腦。

  這些都是根據量子科技而來的設備。量子科技尋求控制原子、光子及電子的獨特屬性,打造處理資訊的強大工具。這個新興領域可改變資訊處理過程,技術領先的國家將在經濟及國家安全上享有大幅優勢。

  美國部分科學家及官員擔心,中國在此領域的大筆投資有助於他們不只趕上西方國家研究,甚至在一些領域已領先各國。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在最近一份關於中國量子科技企圖心的報告中說,美國必須做好準備,"未來美國傳統的技術優勢,將面臨前所未見的新挑戰"。

  市場研究公司Patinformatics統計,就通訊及加密裝置在內的整個量子科技而言,去年中國取得的專利約是美國的兩倍,但就此領域最有價值的量子電腦來說,美國由於有IBM、谷歌、微軟等公司的巨額投資,專利數仍領先全球。

  49歲的潘建偉被中國媒體譽為"量子之父",他任職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上海及安徽合肥皆設有實驗室,領導一支130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部分研究員是美國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或在尖端學府做過博士后研究。

  此團隊現正推動一個使用量子位元傳送資訊的人造衛星和全國光纖網路。現在連上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的約2000公里光纖網路已在運轉,且中國在2016年就發射了一枚人造衛星,此人造衛星做過輔助北京─維也納之間防駭客視訊會議的實驗。

  部分西方國家科學家說,此網路一旦完成,可能使美國難再竊聽中國政府或軍方的通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物理學教授道林(Jonathan Dowling)說,他預測兩三年後,"我們(美國)就無法截獲中國的任何訊息了。"

  潘建偉曾在一項已出刊的訪問中說,中國的量子研究,是受到美國前國安局承包人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的刺激,史諾登揭露美國國安局?密監控全球網路的?鏡計畫,促使中國投注經費研發更安全的通信技術。

  華郵說,在打造量子電腦上,目前中國還落後於美國。功能齊全的量子電腦可以其卓越的計算能力,協助辨識新化合物、治療棘手疾病,或藉由預測及管理車流來減少塞車。但這種機器有可能破解現行所有的加密形式,對經手敏感資料的各國政府、軍隊及企業形成麻煩。

  谷歌去年推出72量子位元的量子處理器,超越IBM先前宣布的50量子位元。中國研究人員目前有12量子位元處理器,潘建偉團隊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朱曉波在上海研討會中說,他們現正研究24量子位元,希望明年可達50量子位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