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大遊行讓西方覺醒 西方社會不能再縱容中共的迫害了

[複製鏈接]

954

主題

984

帖子

675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天新地 發表於 2019-6-19 22: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6月16日反「送中」大遊行創下200萬人上街的歷史記錄。(AP Photo/Kin Cheung)

【希望之聲2019年6月18日】(本台記者子涵採訪報導)香港6月16日反對「送中條例」(也叫「逃犯條例」)的大遊行,創下了200萬人上街的歷史記錄,這是一個星期內的第二次遊行人數破記錄。6月9日爆發的103萬香港人上街遊行反「送中」在那一天也已經是破記錄的人數了,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說100萬人上街是他見過的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本台時事評論員蕭恩先生曾經對第一次過百萬香港人大遊行有過點評,現在再回來談一談他對這第二次200萬香港人大遊行的感受。
     
背景簡介

在6月9日的過百萬人大遊行反「送中」后,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仍然計劃要在6月12日進行「逃犯條例」的二讀,並且在香港民眾6月12日的反「送中」示威活動中,警方用暴力鎮壓手無寸鐵的抗議民眾,這導致香港民眾更大的憤怒,引發了6月16日第二次更大規模的遊行,200萬人上街,相當於700多萬香港人口的將近三分之一。

在6月16的示威大遊行中,香港民眾對港府提出五大訴求:

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
追究警察開槍鎮壓;
不檢控並釋放反送中示威者;
撤銷定性6月12日集會為暴動;
林鄭月娥問責下台。
周一(6月17日),香港民眾繼續展示出「不撤不退」的決心。在周一下午,又有上千名香港市民遊行到行政長官辦公室,雖然天下著雨,時下時停,有時還會有短暫的暴雨,但是仍然有更多的人陸續加入到示威的行列,聚集了大約2千人。另外在立法會的示威區和天馬公園還有上百名香港市民留守靜坐。

林鄭的道歉很勉強 事情還有問號
記者:香港政府在周日(6月16日)晚上說要停止立法會對「逃犯條例」的修訂,也說向香港民眾道歉,你怎麼看香港政府說要停止修改這個條例?

蕭恩:從目前的媒體報導來看,這個「停止」只是「暫時停止」,林鄭月娥並沒有說她要撤回「逃犯條例」,或者她應民眾要求下台,她都沒有說到這個份上,只是說表示道歉,認為處理有不當之處,只是一個歉意而已。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到底特區政府會不會撤掉「逃犯條例」?這是民眾的核心訴求。林鄭的這個道歉其實是一個勉強的道歉,可能是迫於各界的壓力,甚至中央政府可能有拋棄林鄭的跡象,所以林鄭不得不稍微軟一點,但是她並沒有完全退下來。

林鄭應該承擔責任引咎辭職 這會對大陸產生震撼力
記者:這次香港民眾提出五大訴求,包括不檢控示威者、取消定性暴動、追究開槍的責任、撤回送中的條例,以及讓林鄭月娥下台,你怎麼看香港民眾的這五大訴求?

蕭恩:這五大訴求是一環扣一環的,比如第一個訴求是「不檢控示威者」,這是最低的底線,因為民眾是強調他們在6月9號和12號是和平的抗議,政府卻要定性為「暴亂」,取消定性「暴亂」這個訴求是在法律層面上對基本人權的維護。然後追究開槍責任,那就是針對港警,甚至有可能是大陸的警察混到港警裡面,這裡面牽涉到追究責任的問題,然後追究林鄭月娥政府是否下令開槍,是當時警察處理不當,還是政府明確下令可以開槍的?這就牽涉到不僅是警察,還有港區政府的責任的問題。第四條是撤回「送中條例」,最有份量的就是要求林鄭月娥下台。

前面三條,港府都有可能在短期內做出讓步,但是撤回「送中條例」是比較核心的爭論點,如果撤回「送中條例」的話,林鄭月娥下台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現在只是暫緩,那麼它可以拖時間,中共很會玩這一套。如果它拖時間的話,不撤回條例的話,林鄭月娥下台的可能性就會低些。

如果香港民眾堅持一定要撤回「送中條例」的話,如果最後林鄭月娥不得不妥協到這一步的話,她可能就面臨著被中共當旗子拋棄的結局。如果到這樣地步的話,對林鄭來說,她就應該自己下台了。

後面兩個訴求是比較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接下來林鄭月娥能不能下台,也體現了香港能不能在更大層面上擺脫中共完全控制香港的這種局面。因為香港過去幾任特首都是中共欽定的,雖然有人說,這個林鄭月娥上台並不是習近平所認可的人選,但是不管怎麼樣她也是中央政府欽定的人選,是通過中共控制的功能組別「選舉」出來的這麼一個人,就是那個所謂的「選舉」。

港人爭普選過去沒有成功,如果能夠把林鄭月娥拉下台,這也說明香港民眾的力量。如果能夠實現這一點的話,這對中國國內的民眾會有更大的震撼力。

國內對很多新聞是不給報的,他們可以把很多集會都抹去,把所有的網路、輿論工具全部都封殺掉,但是香港的特首換掉了,這個消息是不能不報的。就在這一點上,中共可能希望保住這個棋子,它不想讓整個香港的選舉處在中共看來失控的局面下,這是中共不願意看到的。

林鄭月娥也希望中共不要把她拋棄掉,但是從香港民眾的觀感來看,林鄭月娥完全聽命於中央政府,居然能夠推行「送中條例」,可以說她是一意孤行,又讓港區政府、警局採取這樣不當的措施對待民眾等等,這都是在她的授意下,不管是否是她直接下令,那都是特區政府的責任,所以不管怎麼樣,林鄭也應該承擔這個責任,引咎辭職。

香港大遊行讓西方社會震驚  香港事務涉及國際社會廣泛人群的利益
記者:香港事件引起全球關注,全球幾十個城市在這個周末都有支援香港人的遊行和集會,例如美國的舊金山、洛杉磯、休斯頓,紐約、華盛頓DC,還有英國、加拿大、德國、台灣的多個城市都有支持集會。很多的政府也都在譴責中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在月底召開的G20峰會上,川普總統也會和習近平直接提到香港人權問題。那麼,為什麼國際社會這一次在香港問題上有這麼多的關注?

蕭恩:最重要一點是香港民眾大面積的遊行集會,他們讓國際社會看到了香港民眾對「一國兩制」的徹底失望,和他們願意上街抗議的大規模覺醒。西方社會一下子也感到很大震驚,他們也沒有想到中共在香港積累的民怨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他們也看到這是一個推動香港能夠保住香港獨立司法體系的難得機會,藉此維護住香港的民主和自由。

西方社會、西方政府願意出來發聲,包括美國國會兩黨都有議員出來說話,為香港的事情發聲表示支持民眾的訴求,全球各地也有不同的民間團體出來發聲。這是因為香港在各地有很多移民,所以香港的事情不僅僅是只局限在香港這一個地方。

香港1997年被移交之前就有很多人移民到美國和加拿大,還有很多香港人可能移民到東南亞、到台灣居住,所以香港的事情就牽涉到這些香港人以後能不能安全的回到香港,香港能不能象一個正常的安全空間,他們能不能回去探親,會不會因為他們在海外的言論,而被中共大陸政府通過這個所謂的「送中條例」在香港被抓,然後引渡到中國大陸去受審,所以這裡面就牽涉到大面積的香港人的利益。

同時也牽涉到西方國家很多在香港做生意的人,他們也會考慮到香港本身的繁榮和將來的經濟發展。如果「送中條例」通過的話,對這些在港的西方商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安全威脅。

所以國際社會支持香港人訴求的普遍反應,也確實是很能夠理解的,這也是中共誤判整個國際形勢的一個表現。

香港問題是西方對中共綏靖政策的後果 西方不能再縱容中共的迫害了
記者:香港的事件能帶給西方政府什麼樣的啟示?

蕭恩:對於西方政府來講,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應該好好反思一下,過去幾十年裡對中共政府的政策上的失敗。

2014年「佔中運動」的時候,西方政府對於香港民眾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跟今年香港反「送中「活動西方所發出的聲音來比,當時是非常弱的。那時國際上雖然有媒體報導,但是西方政府方面的支持發聲是沒有的。國際社會等於是看著香港「佔中運動」的失敗,那時國際社會普遍的比較軟弱。美國當時是奧巴馬政府期間,美國不管是國會還是行政當局,對中國問題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象現在,那時他們覺得中共整體上都沒有構成巨大的威脅,當時那是一個很失敗的政策。

如果再追溯更久遠一點,到香港被移交之前,甚至從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簽定的過程中,西方社會對中共本身的邪惡政體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沒有把中共跟中國民眾分割開來。當時西方沒有看到中共政府並不代表中國人民,當時整個西方國際社會是有很大的誤區,所以普遍地對中共採取了綏靖的政策。

而且1980年代的時候,當時處在冷戰時期,美國的主流智庫,主流的外交政策決策人員,他們仍然是希望拉動中共來支持他們反對蘇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個政策就延續下來很長時間,在整個美國的外交界形成了所謂的「Panda Hugger」(擁抱熊貓派),這樣的人主導了美國對華的外交政策,他們沒有分清楚中共和中國的區別,他們在多方面地縱容了中共在國內進一步加強對民眾的鎮壓和抑制不同意見的表達。

在二十一世紀開始時,中共建立了他們的「surveillance state」(監視大國),還建立了防火牆等等一系列遏制民眾自由的措施,然後大規模地迫害各種各樣的信仰團體,包括法輪功、西藏人,和新疆維吾爾族人等等。

大面積的迫害讓西方社會看到中共的人權惡化到一定程度了之後,他們才開始重視,發現這個事情不能容忍。

香港事件本身就是一個很長時間的西方政治失敗帶來的局面,對香港問題西方也是一直在縱容、縱容,在2014年「佔中運動」中都沒有支持,一直到現在的「送中條例」激發了絕大部分港人出來反抗,到了這樣的程度才讓西方社會覺醒,這可以說是西方整個外交政策在過去幾十年裡面的一個大的失敗。

所以這對西方社會應該是一個好好反省的過程。

http://www.soundofhope.or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