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康熙家訓》: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受3種苦

[複製鏈接]

257

主題

441

帖子

1421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蟲二留 發表於 2019-5-31 08: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讀書的苦



  康熙訓曰:人在幼稚,精神專一通利;長成以後,則思慮散逸外馳。蓋幼而學者也,如日出之光;壯而學者,如炳燭之光。是故應須早學,勿失機會。

  譯文:人年幼時,精神專一、沒有私心雜念,學習思路暢通;長大成人後,思想就難以集中,容易意散神馳。幼時開始學習,就像初升太陽的光芒;青壯年時學習,就如同燃起蠟燭的光芒。因此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浪費大好時光。

  解讀:年少無知時,以為讀書學習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後來才明白,讀書才是行走世間的坦途。

讀書一卷,就有一卷的益處;讀書一天,就有一天的益處。讀書的好處,非親自苦讀者不能得知。

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讀書的苦。在孩子想要放棄時推他一把,在孩子貪玩偷懶時教育他不要半途而廢。

終有一天孩子會明白,今日為讀書吃的苦,來日都會鋪成一條寬廣的路,指引他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

  勞動的苦

康熙訓曰: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世人皆好逸而惡勞,朕心則謂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

譯文:聖人是把勞動看作是福分,把享受安逸看作是災禍的起因。世上的人都貪圖安逸而厭惡勞動,朕心裡則認為,一個人只有堅持勞動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思進取,一從事勞動就覺得不能忍受,自然也就不配享受。

解讀:愛孩子,從先從捨得用孩子開始,從日常的家務開始。

有些家長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捨不得讓孩子勞動。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負擔重、工作任務多,不想再讓家務勞動佔用孩子的寶貴時間。

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生活常識差、自理能力弱。

要讓孩子意識到,他們現如今享受的安逸生活,是父輩用勞動、汗水,以及手上磨出的老繭換回來的。

如此才能傳承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美好品德,鍛煉他們抵禦挫折的能力。

生活的苦

康熙訓曰:修身治性,皆當謹於素日。朕所居殿現鋪氈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而未更換者有之。朕生性廉潔,不欲奢於用度也。

譯文:節儉的品德,當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如今朕居住的宮殿里鋪著的氈毯,用了三四十年都不曾換過新的。這是因為朕崇尚節儉,不敢在吃穿用度上面太過奢侈。

解讀:很多家長寧願自己受苦,也不捨得讓孩子吃苦,把孩子供養成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

然而在真正的帝王家,做父母的卻不會把孩子培養成溫室花朵,而是選擇放手,讓他們領略人間疾苦。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懂事,其實正是父母寵著、慣著,不讓他們懂事。

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年代,從小就沒餓過肚子,因此才更應該學會珍惜、學會惜福。

捨得讓孩子品嘗生活的苦,才能教會他們珍惜到手的甜。


能吃苦,苦一陣子;怕吃苦,苦一輩子。

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替他們選擇了安逸。

捨得讓孩子吃苦、放手讓他們去歷練,這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