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為,中華有為,加油。

[複製鏈接]

34

主題

35

帖子

59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aochui114 發表於 2019-5-23 1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5月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總部接受國內媒體群訪,就最近關於美國封鎖華為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這次群訪總字數高達兩萬多字,有太多精彩內容,很有借鑒意義。
   
     一、人是第一位的。
    任正非在接受採訪中談到,德國、日本戰後經濟建設之所以快速得到恢復,源於他們的人才儲備。所以,他總結說: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就今天而言,人依然是第一位的。沒有10億人口基礎,我們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人口紅利,就沒有今天的發展成就;沒有新中國後掃盲教育、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我們就沒有今天每年七八百萬大學生的人才儲備,當然我們也無法與別人進行工業與科技競爭;未來,如果我們沒有更多高端人才的湧現,在更高領域的科技競爭中我們就無法獲得優勢;甚至,如果我們今天沒有足夠的基礎人口,不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和全球第一大潛力市場,我們現在甚至根本無法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之所以能夠淡定,說到根上,就華為企業而言是進行了充分的人才建設和儲備,就國家而言是因為我們有14億人口這麼大的市場。所以,人才是第一位的,過去是,現在是,未來還是!
   
    二、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
    美國給了90天緩衝期,但任正非認為這毫無意義,因為華為已經準備好了。同時,他認為會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這種表態,和我們國家在與美國貿易戰的表態是一致的,即我們不對對方抱有任何幻想,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這是做了充分準備情況下淡定和自信。
   
     三、華為先進領域,特別是5G不會受影響。
    任正非明確表示,華為在一些邊緣產品沒有「備胎」,由於這些產品遲早要淘汰,所以有些影響,但現今領域不會有多少影響,特別是5G不會有影響,不僅不影響,別人兩三年也追不上華為。這一點其實就是技術自信了,中國其實太缺像華為這樣的公司了。當美國整個國家甚至聯合自己的國際盟友資源打壓一家公司的時候,竟然不能讓這家公司遭到重創,這是全球除了中國外所有國家都做不到的。雖然,華為地處中國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想想去年的中興和今年的華為,就知道僅僅靠中國這個國家在背後支撐還是不夠的,華為的技術時候除了國家力量外的又一個真正的支撐力量。就是憑著國家的後盾和技術的優勢,華為才能面對美國舉國之力搞自己而任總談笑風生。

    四、我們的理想是——站在世界最高點。
    任正非表示,華為人犧牲了個人、家庭,犧牲了陪伴父母……,這些都是為了一個理想——站到世界最高點。雖然這個理想從2000年就定下了,但過去是遵循小平同志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策略,埋頭苦幹,不喊口號。現在大家之所以喊出了「爭雄世界」、「世界第一」,原因是大家被美國逼得憋不住了。其實,華為2000年差點賣給美國的公司,合同都簽了就等美國公司董事會批准,結果新董事長比較短視沒批准,於是華為人從2000年華為就認識到,要繼續幹下去,早晚和美國有衝突,所以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準備與美國在「山頂」相遇時候的交鋒。不過,任正非話鋒一轉說,但最終,我們還是要在山頂上擁抱,一起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

    五、華為肯定可以繼續為客戶服務。
    針對記者關於華為是不是會因為事件而影響到為客戶服務,任正非的回答很乾脆:華為量產能力很大,沒有收到都少影響,全球競標還在前進。雖然增速會減慢,但不會有想像中那麼慢。他給了一個數據,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9%,四月份降到25%,預計今年底還會下降一些,但是不會造成我們公司負增長,或者對產業發展帶來傷害。

    六、應建立引入全球人才的機制。
    中國需要發展,不僅要靠自己培養人才發展,也需要引入海外更高水準的人才,而且還要抓住美國排外的戰略時機引入戰略人才。任正非認為,第二次人才大轉移又來了,美國排外,大量人才進入不了機密研究,這些人正好我們可以吸納過來。但是,我們應該建立更友好的政策來吸引這些人才願意落戶,要擁抱全世界。從任正非的表態上看,這說明兩點:一是華為的備貨至少支撐一年以上,甚至撐一年半到兩年沒問題;二是在這個時間週期裏,華為有技術能力把所有的重要缺口都補上。

    七、備胎誕生於理想,來源於戰略。
    華為十幾年前就開始居安思危思考晶片的備胎計畫,這種意識任正非認為其來源於總是挨打,被打出來的危機感。其實,這個答案是很明確的,一定不僅僅只是挨打挨出來了的,因為從2000年華為的目標已經定下和美國會在珠峰頂上匯合較量了,既然有這個目標在,當然得有備胎,沒有備胎這仗怎麼打?所以,這個備胎誕生於理想,來源於戰略。

    八、華為現在的問題是賺錢太多,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
    任總這段話太霸氣,他說:我們對資本不感興趣,所以就沒有研究,西方媒體願意的話,他們可以去研究,反正我們不會讓外面資本進入公司。公司現在的問題是賺錢太多,因為我們不能把價格降低,降低以後,就把所有下麵的公司全擠死了,就成為「西楚霸王」,最終也是要滅亡的,所以我們不能在產業中這樣做。蘋果是榜樣,永遠是做一把大「傘」,讓下麵小廠家都能活。如果蘋果賣蘿蔔白菜價,全世界就沒有其他手機了。我們錢多,用一部分投入戰略,但是不橫向擴張,就給大學和科學家給予支持。我們開科學家大會,能把全世界這麼多頂尖科學家請來,這也是奇跡。因此,我們不需要資本進來,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

    竹貴有節,人貴有志。就在美國商務部將華為納入「實體名單」之後,華為子公司海思公司宣佈一直作為「備胎」的海思晶片全部「轉正」。之前的獨立研發晶片之路,被稱為「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背後的支點是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和務實奮進的實幹精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走到今天,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危機意識和實幹精神一定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元素。
中國前進的步伐是阻擋不了的,這既是我們的神聖權利,也已被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歷史驗證。面對大概率會出現的各種困難、障礙和挑戰,特別是面對來自外部的傾軋,消除內部的紛擾,我們要學華為一樣做好自己的事情,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我們才能不斷地向前,向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