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給特不靠普上一堂貿易常識課

[複製鏈接]

34

主題

35

帖子

59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aochui114 發表於 2019-5-22 1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美貿易摩擦風起雲湧,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重商主義沉渣泛起,事關兩國人民乃至全球福祉。2018年以來,中美已進行了十輪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已圍繞協議文本開展談判,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匯率和執行機制等方面達成共識。然而在第十一輪磋商將於2019年5月9日展開之際,5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表示對中美經貿磋商進度的不滿,並提出將從5月10日開始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關稅,關稅稅率從10%提高到25%,並將在短期內對另外325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中美貿易談判重回緊張狀態,中美股市大跌。

    我們認為,有必要給特朗普先生上一堂專業的貿易常識課。中美貿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巨額貿易順差,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升級貿易摩擦、加征關稅的方式打開中國市場、減少中國出口、「讓美國再強大」,但造成中美貿易失衡的七大深層次原因具有長期性和根本性,加征關稅解決不了。

    一、全球價值鏈分工,導致「出口在中國,附加值在歐美;順差在中國,利益在歐美」,傳統核算體系嚴重高估中美貿易順差。

    二、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必然要求保持貿易逆差以對外輸出美元,提供國際清償能力(特里芬難題)。

    三、美元囂張的特權,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賦予了美國一種特權,即可以無節制地依靠印美元、發美債的方式獲取其他國家的商品和資源,這必然導致貿易項下巨額逆差和資本金融項下巨額順差。美元的超級特權相當於向世界各國徵收鑄幣稅,以維持其霸權體系。

    四、美國內部低儲蓄高消費,必然導致外部巨額貿易逆差,背後原因則是高福利體制、低利率環境、美元金融霸權地位。

    五、中美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差異,決定了中國在中低端製造的比較優勢,但美國卻封鎖了對中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美國製造業佔比僅18.8%,服務業佔比高達80%左右,美國的產業結構決定生產難以滿足國內需求,需大量進口。

    六、美國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該領域逆差占對華逆差比重超過30%,但美對其他國家高科技出口為順差。
    七、外資企業巨額出口貿易,外資企業貢獻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美資企業是重要受益者,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美方如果不全面客觀地正視問題,一味地將內部問題向外轉嫁,無益於問題的解決。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而不能只指責一方,更不能要求中方單方面進行不對稱調整而美方不作為。中美貿易失衡既有中國部分領域開放度不夠、部分產品進口關稅較高、政府給予部分國企補貼以保護髮展中的幼稚產業等原因,更主要的是美方七大根本性原因。

    不改變根本原因,即使單方面減少對華貿易逆差,美國的對外貿易逆差仍會持續,只不過逆差從中國轉移至印度或越南等。就像上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戰,雖然結果對日貿易逆差大幅減少,但美國貿易失衡問題卻沒有解決,而是轉移到了中國和德國。

    從全球歷次貿易戰看,英荷、英德、中英、美歐、美日之間均存在長期的貿易失衡問題,中美貿易失衡並非特有現象。從歷史看,貿易戰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如果管理不當存在升級到金融戰、經濟戰、地緣戰、軍事戰的風險。

    中美貿易摩擦的政治原因是在位霸權國家遏制新興大國崛起。未來全球面臨兩大挑戰:美國以及世界怎麼接受更強大的中國,中國如何調整自己以適應世界規則和責任。外部霸權是內部實力的延伸,中美貿易摩擦,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

    讓我們點亮燭光,走出中美經貿關係的黑暗時刻,拋棄冷戰思維,以更加開放開明造福兩國人民,造福全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