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時期的十大漢奸

[複製鏈接]

8590

主題

8780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29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19-5-21 0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國時期的大漢奸





1.   汪精衛--從志士到叛國者

汪精衛出生於廣東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傳統教育,曾獲番禺縣試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費生,赴日留學。其時正是資產階級革命蓬勃興起之時,汪精衛加入了革命派行列。他不僅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而且擔任會章起草和評議部負責人。其間,汪氏為駁斥改良派的種種謬說,發表諸多戰鬥檄文,在革命黨人中贏得了聲譽。1910年,赴北京謀炸攝政王,事泄未成,被捕入獄,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悲壯詩句。

1925年,汪氏加入孫中山北上行列,成為著名的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和見證者。隨後,汪先後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

1927年,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汪精衛從法國歸國,在武漢主持發動「七一五」政變,不僅在對內政策上屠殺共產黨和工農群眾,在對外政策上,也改反帝聯俄政策為反蘇親帝政策。兩月後,蔣汪反共合作,「寧漢合流」。

抗日戰爭爆發后,汪氏雖在口頭上也高喊抗戰,但對戰局始終抱悲觀態度,稱「茫茫前途,不知要變成什麼樣子!」從抗戰開始到南京淪陷的不到半年時間裡,汪氏不僅多次當蔣之面「進言和平」,而且為此給蔣寫了十幾封信。以汪為首,逐漸在他的周圍形成了國民黨內的親日派集團,以周佛海為中心的「低調俱樂部」成為一個有代表性的團體。汪精衛與周佛海等勾結,導致了國民黨抗日陣營的分裂和叛國投敵集團的產生。

1938年12月,汪精衛、周佛海、陳公博以及汪派要員先後以各種方式逃離重慶,分別抵達越南河內與香港等地。29日,汪精衛發表《艷電》,響應日本首相近衛的對華聲明。電文吹捧日本法西斯「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無賠償軍費之要求」,「不但尊重中國之主權,且將仿明治維新前例,以允許內地居住、營業之自由為條件,交還租界,廢除治外法權,俾中國能完成其獨立」。

1940年3月30日,汪偽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汪氏出任偽國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長,成為汪偽政權的主腦。12月30日,汪日簽署「基本關係密約」以及「汪日滿共同宣言」,這是全面投降日本侵略者的協定。參加談判的陶希聖事後披露說:日本提出的條件所包括的地域,從黑龍江到海南島,包含的事物,下至礦產,上至氣象,內至河道,外至領海,大陸上則由東南以至於西北,一切的一切「毫無遺漏地由日本持有或控制」。

南京偽政府建立后,汪精衛在日本佔領軍當局的支持下,以「東亞聯盟」為旗幟,採取各種措施,「強化國民政府」。為此,汪精衛解散了淪陷區內的各種黨派團體,建立「東亞聯盟中國總會」,「使形成為一大廣泛的國民運動,強化國民黨領導中心的全能機構,達到黨、政、民一元化的境地」;接著,在華中淪陷區推行殘酷的「清鄉」運動,圍剿各抗日武裝以改變該政府政令不出城門的狀況;后又效法蔣介石推行的「新生活運動」,開展「新國民運動」,在思想領域奴化淪陷區人民等,為日本侵略者統治淪陷區充當馬前卒。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汪精衛又將南京偽政權綁上日本法西斯的戰車,宣布與日本侵略者「同生共死」,又參加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與東亞各國的日本傀儡政權首腦會晤結盟。與此同時,汪精衛又將淪陷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都納入了所謂「戰時體制」的軌道,以配合日本侵略者的「大東亞聖戰」。汪精衛的種種行動雖博取了日本侵略者的歡心,但卻不能挽救南京汪偽政權覆滅的厄運。

1943年8月,汪精衛舊傷複發,日本軍醫診斷為「多發性骨髓腫」,病根在1935年遇刺時仍留體內的子彈,也與他因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戰爭中敗跡日益明顯而心境惡劣有關。次年3月,汪精衛被秘密送往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附屬醫學院治療。11月10日,不治身亡,葬於南京明孝陵前的梅花山。1946年1月在蔣介石返回南京之前,國民黨當局指令工兵部隊炸開汪墓,將汪氏棺木連同屍體運往他處火化。汪精衛雖已屍骸無存,但其叛國巨奸之惡名卻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下場:1944年11月10日下午4時多,汪精衛因患多發性骨髓腫病在日本名古屋病死,終年62歲。

2.  陳公博--汪偽政權第二號大漢奸、代理「主席」

自稱「亂世能臣」的陳公博是一個富於多變的人物。他少年時就隨父親參加反清秘密會黨的很多活動,決心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青年時期,他參加中國共產黨,是中共一大代表,爾後脫離共產黨,參加國民黨,從此便一生追隨、效忠汪精衛。大革命時期,他以國民黨「左派」自詡。大革命失敗后,他又成為擁汪反蔣的改組派代表人物。汪蔣合流后,他則成了蔣介石的座上客。抗戰爆發后,他追隨汪精衛叛國投敵,成為汪精衛偽政權的第二號大漢奸。陳公博一生在政治上變化多端,最終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陳公博,廣東省南海縣人,出生於一個封建官僚家庭。1920年秋,陳公博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回到廣州后,在陳獨秀的幫助下,參加成立廣州共產主義小組,成為領導人之一,並因此出席了中共「一大」。1922年,赴美國留學后,即被開除出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陳公博鼓吹上海當前除「擔任後方任務」外,將來「為與日本同生共死,必將擔任一部分之戰線」。因此,「上海應以東亞共榮圈之中心地及聯絡線之資格,成為中日提攜之軸心」。陳公博還以上海市市長的名義,發表《告上海市民書》,要上海市民與日本合作,務使「全面和平」得以早日實現。

1943年3月底,汪偽政權為實現「中日」共同協力建設東亞新秩序這一目的,特派陳公博為訪日「特使」。陳公博抵達日本東京,向日本主子表示:「深願竭其人力物力貢獻於大東亞戰爭,但求能與貴國攜手邁進,並肩作戰,無論任何犧牲所不能辭」。日本天皇獎給陳公博等人各一枚「一級旭日大勳章」。為此,陳公博離開東京時稱:此次「奉令訪日,承天皇陛下寵遇」暨內閣總理大臣等人的「隆重款待」,感到「無限光榮」,完全是一副奴顏婢膝之相。汪精衛病死後,1944年12月,陳公博代理汪偽政權「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等重要職務,集大權於一身。

下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汪偽政權日暮途窮。1945年8月25日,陳公博夫婦等人乘機秘密離開南京飛抵日本,10月3日又被強行引渡回南京,關押在老虎橋監獄。1946年2月,陳公博與陳璧君、褚民誼等三人被押往蘇州獅子橋監獄關押。隨後,江蘇高等法院在蘇州道前街第一法庭對陳公博進行公開審判法官認為對陳公博應「從重處斷,以為叛國者戒」,並在判決書中指出:「陳公博通敵謀國,圖謀反抗本國,處死刑。」6月4日,江蘇高等法院奉命將陳公博在江蘇第三監獄執行死刑。陳公博的家屬將其屍體運到上海,連墓碑也不敢立,悄悄地將其埋葬在一處公墓中。

3.  周佛海--反覆無常,三次叛變

中共一大閉幕後,周佛海準備同楊淑慧結婚。后因楊父反對,他帶著楊淑慧於1921年11月再度前往日本就讀。返回日本后,他實際上與黨組織脫離了關係,不再從事黨的任何工作。1923年畢業回國。不久,他應邀來到廣州出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同時兼任廣東大學教授。隨著地位的變化,他與黨的離心傾向日益加重,並散布對黨的不滿情緒。中共廣州支部負責人對他進行了耐心批評和教育,幫助他認識錯誤。但他毫無悔改之意,後來竟公開聲明與共產黨脫離關係。中共中央為純潔黨的組織,准其脫黨。從此,周佛海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成為國民黨右派營壘中的幹將和蔣介石的心腹,宣稱自己要做一個「國民黨忠實黨員」,叫嚷「攻擊共產黨,是我的責任,是我的義務」。
蔣介石對周佛海也委以重任。從1927年到1937年,周佛海跟隨蔣介石青雲直上,可謂紅極一時,先後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民眾訓練部部長,蔣介石侍從室副主任兼第五組組長,國民黨宣傳部副部長、代理部長等職,為蔣介石打內戰、搞獨裁出謀劃策,成為蔣身邊的「文膽」之一。這樣一位心腹,蔣介石做夢也沒想到周佛海後來會背叛他。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周佛海基於抗日必敗的論調,與汪精衛出於共同的利益需要和政治主張而「物以類聚」了。周佛海抱著強烈的政治野心投靠汪精衛,奉汪精衛為「精神領袖」。在汪偽營壘中,他通過金錢收買和封官許願等手段,發展和培植親信,還搞起特務組織並親自擔任頭目。

1940年3月30日,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粉墨登場。周佛海是汪偽政權的主要組織者,也是握有實權的大漢奸,佔據了偽財政部長、偽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偽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偽中央儲備銀行總裁等要職。他還向汪清衛表白忠心:「生死相共,患難相隨。」汪精衛死後,周佛海又任偽行政院副院長兼上海市市長,與陳公博結合得更緊了。

但漢奸畢竟是漢奸。隨機應變,反覆無常,陰險狡詐這些特性在周佛海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並貫穿一生。在抗戰中期,周佛海嗅出日本人不行了,就拋棄了曾向汪精衛作過的信誓旦旦的「表白」和「保證」,厚顏無恥地倒向了蔣介石,拜倒在蔣介石的腳下。1942年10月,他背著汪精衛,派人潛往重慶,為重慶方面輸送了不少重要情報,還安排重慶的特工人員設計殺死了汪偽政權的特務頭子李士群。后又利用自己上海市長的身份,在上海及杭州一帶部署軍事力量,阻止共產黨等革命勢力進入上海。日本投降在即,南京偽政權被迫解散,周佛海向蔣介石再表忠心:「職與其死在共產黨之手,寧願死在主席之前。」這種種「傑作」,使周佛海贏得了蔣介石的嘉獎,並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上海行動總指揮。這樣,周佛海搖身一變,從臭名昭著的大漢奸變成了國民黨的接收大員。

下場:一個來月後,在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快速嚴懲漢奸」的壓力下,周佛海被軟禁在重慶,後來又被移交南京監獄。1946年11月7日,國民黨南京高等法院判處周佛海死刑。由於蔣介石念其為重慶方面做過「貢獻」,出面干預,才被減為無期徒刑,保住了腦袋。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臟病發作暴死在南京老虎橋監獄。

4.  梁鴻志

1937年「七七」事變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動下,在上海組織維新政府,並擔任偽行政院長,賣國投敵。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成立偽中華民國維持政府,管轄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敵占區和南京、上海兩個特別市。任「行政院院長」,溫宗堯任立法院長。「維新政府」成立后,立即與日本簽訂《華中鐵礦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綱》等一系列協定,使日本得以迅速控制華中經濟,掠奪中國的資源和物資等。是年秋,在日本操縱下北上大連,與偽華北臨時政府頭目王克敏、王揖唐等商議成立偽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任偽中華民國聯合委員會委員。次年出任漢奸組織「大民會」總裁。

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後,解散偽維新政府,出任汪偽政府監察院院長。在梁鴻志為日本服務的時期,日本人始終從工作、生活等多方面予以監視,並在每次偽行政院會議前與其閉門密談。1944年11月,汪精衛病死後,汪精衛在日本病死,梁鴻志繼陳公博為偽立法院長。

下場: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梁鴻志攜兩妾、幼女逃往蘇州。10月2日梁鴻志在蘇州被捕,隨即被解押上海,送到楚園裡作了「楚囚」。在強大的社會輿論指責下,梁鴻志以漢奸叛國罪被判處死刑。11月9日在上海提籃橋監獄被執行槍決,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5.   傅筱庵--被「兩代義僕」朱升源連砍數刀氣絕身亡

傅筱庵,浙江鎮海人,曾出任北洋軍政府高級顧問,1927年當選上海總商會會長。北伐軍進軍上海之前,他十分的不看好蔣介石,認為北伐軍打不過孫傳芳的直魯聯軍,於是他將寶押給了孫傳芳。沒想到孫的直魯聯軍在北伐軍的進攻下,一敗塗地。他也因支持軍閥孫傳芳而被蔣介石通緝,被迫離開上海逃往大連。也就是在此時,他的內心已經在盤算著尋找新的靠山,並開始與日本人暗通款曲。通過杜月笙的斡旋,南京國民政府撤銷了對傅筱庵的通緝,傅筱庵得以返回上海,並出任漢冶萍公司股東聯合會會長。1937年日本人佔領上海后,傅隨即公開投靠日本人;1938年3月28日,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傅筱庵出任偽上海特別市市長。

傅筱庵公開叛國后,蔣介石極為震怒,命令戴笠對其實施制裁。當時,傅筱庵住在虹口區,屬於日軍重點設防地域,傅家距日本憲兵隊近在咫尺,身邊有32名保鏢不離左右,平時那裡日軍戒備森嚴,外人難以接近此地,更別提自由出入了。戴笠與手下反覆研究了各種行刺方案,始終感到難以有效地實施暗殺行動。戴笠提出,應該在傅身邊的人尋找突破口,物色可以行動的內線人物。經過反覆篩查,一個叫朱升源的人進入了軍統的視線里。

朱升源是傅筱庵的親信,由於曾在日本人的工廠做過工,對日本人極為反感,他曾私下裡勸說傅筱庵,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不要緊跟日本人,傅筱庵對朱升源的勸說總是不置一詞。軍統對朱許諾,事成之後,會安排他離開上海,並給予優厚的獎金,保證他後半生衣食無憂,朱有些動心。在一再勸說傅筱庵回心轉意無果的情況下,朱升源徹底灰心了,同時也下定決心與軍統達成一致除掉這個鐵了心的漢奸。

下場:1940年10月11日凌晨,傅在參加了一個日本人舉辦的宴會後,疲憊不堪地回到家,為了不打擾夫人,自己獨自來到書房睡覺。朱升源覺得時機到了,他抄起一柄早已準備好的菜刀,這把菜刀被朱升源磨得鋒利無比。朱悄悄走進書房,見傅早已進入夢鄉,他舉起菜刀對著傅筱庵的脖子狠狠地砍了下去,頓時鮮血飛濺而出,傅連哼都沒哼一聲,被殺死在床上。

......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