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換個角度看今日華為走向何方

[複製鏈接]

3

主題

3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lobal_chn 發表於 2019-5-20 0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換個角度看今日華為走向何方

淡塵風

中美貿易之爭如果是斗劍,高科技之爭就是是劍仞,而華為之爭可以看成劍尖。前面花里胡哨地比劃,現在底線正式開撕。華為不是中興可比,要複雜得多,除中美公司之外,其他國家地區也必定卷進來,直到下一個平衡點。大家看到的核心問題晶元供應瓶頸導致的極限生存需要,華為就確實已經布局起碼十年,美國高層最近也已經多年關注。只是高科技晶元技術的複雜,即使華為這麼多年的布局,包括人才,結構和巨大投入,也不能說完全準備好。如果給華為爭取三五年時間,美國能制衡華為的力度就很微小了;大半年的貿易談判期間,華為自然應該在憂患意識中忙補漏。
粗略從幾個晶元方面看華為是否能通過極限獨立生存測試:

研發和設計:華為現在的設計團隊經過十多年的準備應該算是比較強和全了,但是設計依據的軟體(EAD)基本還是靠國外尤其是美國
晶元生產: 高端控制在台灣,韓國,美國,日本。中國一直在趕但是一直在受限制,尖端結構還沒有成熟。而且宏觀來說不可能依靠一家生產廠家,中芯國際尖端競爭力還有待提高。提供生產的設備公司包括核心光刻機還是美國和歐洲領先。
封裝與測試:應該不會受很大限制,很多好的封裝廠在亞洲,複雜測試在大陸也不少,雖然大型測試激起多是美國,日本和韓國掌握,優秀工程師應該可以在現有設備上生存幾年沒問題
工程,這是華為的強項(我不認為手機是什麼爭鬥的核心)
知識產權: 華為刻意發展,很多專利,和其他大公司包括美國有很多交叉,很難想像華為不會使用這個巨大籌碼來為自己爭一下。
純粹從極限生存測試來看,其主營業中的晶元,約30%進口的部分,我會估計10+% 需要兩三年以上才能能接得上。在新的市場秩序下什麼時候是下一個平衡點就要見仁見智了。

華為這個底線既然已經開撕,貿易戰即使有突破,華為之爭也絕對不會回到原地,美國不會輕易放棄霸主地位,華為的一些導致核心競爭力的策略,可能正成為今天被全力攻擊的原因。後面能夠預見的是圍繞科技核心,中美都會各放大招。法律訴訟會開始,拉幫結派站隊也必定會發生,而其它相互反制手段會在雙方義和團派的鼓噪下進行,而任何一方只有清醒頭腦才會把損失最低化。這一關也是中國是否能學會當領袖或者霸主必須過的關鍵。

中美科技體制完全不一樣乃至相反,一些敏感話題只有留到以後脫敏了再說,但是我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等著看6G和下一代AI的格局。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晶元即將到達理論上摩爾定律極限,革命性的下一代會不會顛覆現在整個結構,信息系統是否接近飽和而讓智能化成為科技核心,誰又能領銜下一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