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化一條街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9-4-27 12:58 編輯
博物館精品如雲, 照了許多, 換個場景耳目一新.

次日清晨坐計程車12分鐘, 沿海河反向至此.

-

-

-

-

-

-

-

-

-

-

天津三絕食品之一, 清真美食. 用糯米作皮面, 紅小豆、赤白砂糖炒製成餡, 以香油炸制而成. 外型呈扁球狀, 淡金黃色, 餡心黑紅細膩.
歷史文化
清光緒年間, 創始人「炸糕劉」劉萬春以賣炸糕謀生, 該店鋪選址北門外窄小的耳朵眼衚衕出口處, 被食客戲稱為耳朵眼炸糕. 一九九四年第五屆亞太博覽會獲金牌,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中國烹協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耳朵眼炸糕與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協命名為"天津三絕食品". 耳朵眼炸糕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
做法-傳統的耳朵眼炸糕採用北運河沿岸楊村、河西務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縣產的黃米和江米經水泡漲後用石磨磨成粥狀, 盛在布袋中. 經淋水發酵后兌好鹼當作麵皮; 再用天津出產的硃砂紅小豆製成豆餡, 加優質的紅糖在鍋內熬汁炒成豆沙餡, 溫油(130℃)下鍋, 勤翻勤轉.
https://www.xiangha.com/techan/106.html
-
-
-
-
-
-
-
-
店主說蛤蟆吐蜜已經失傳了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 是漢族傳統糕點中的常見品種, 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 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自然開口, 吐出豆餡, 掛著燒餅邊上, 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做法:
1、酵母粉與麵粉混合, 倒入溫水和成麵糰, 餳20分鐘
2、麵糰揉成長條, 分成劑子, 每個約一兩
3、包入豆餡, 收口包緊, 輕輕壓扁, 將收口處朝外
4、面坯周圍一圈沾水, 再沾滿芝麻(收口朝外, 即收口處也會沾滿芝麻, 這樣烤焙時收口會裂開)
5、烤箱預熱200度, 烤至燒餅表面發黃、收口裂開吐出豆餡即可, 約8~10分鐘.
http://s.visitbeijing.com.cn/html/tsxc-262.shtml
-
-

-

淡季大興土木, 周邊亂糟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