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伊朗原油被正式「封殺」

[複製鏈接]

200

主題

288

帖子

178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管理

Rank: 4

積分
17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狼牙月 發表於 2019-4-24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月22日上午8:45,白宮正式發布聲明,稱特朗普決定不會更新伊朗5月到期的原油豁免政策,即不再給予任何國家進口伊朗原油的豁免權。這也意味著,5月之後任何進口伊朗原油的企業都將受到制裁。
  同時,在這份聲明中,美國聲稱已經得到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承諾,將會採取積極行動確保全球需求得到滿足,以彌補伊朗制裁帶來的原油空缺。
  去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於去年11月恢復對伊朗制裁。但與此同時,對8個伊朗原油進口方——中國、印度、希臘、義大利、日本、土耳其、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提供6個月的伊朗石油進口豁免權。
  而此次美國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國家的豁免權,可謂下定決心將伊朗的原油出口「歸零」。華盛頓郵報援引兩名國務院官員透露稱,伊朗石油的所有進口者必須儘快終止進口,否則將面臨美國制裁。
  消息一出,原油市場參與者便表現出了對供應短缺的擔憂。22日三大市場期貨價格普漲,截至24時,布倫特原油期貨漲3.27%,突破74美元/桶;WTI原油期貨漲2.67%,達到65.71美元/桶;上海原油期貨漲2.85%,報487元/桶。
  漲幅較為溫和,說明市場對此並不十分意外。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戴家權所長對記者表示,即使市場上減少了伊朗的100萬桶/日的原油供應,減產聯盟也可以通過恢復產量來填補伊朗的缺口。
  目前在豁免名單中的義大利和希臘已將伊朗的石油進口量減少到零。據彭博社的油輪跟蹤數據,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土耳其五國上個月仍在進口伊朗原油。
  另據湯森路透金融與風險部門Refinitiv的數據顯示,日本煉油廠已經提前停止了伊朗石油的進口,以確保現有訂單有足夠時間抵達日本。
  新華社報道稱,4月17日,土耳其外長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是「錯誤且不現實的」,土伊正在尋求能避開美國制裁的替代機制。
  至於中國、印度和韓國是否會停止進口,還有待觀察。
  石油出口收入占伊朗總收入的60%,制裁重啟以來,伊朗當前原油出口已從250萬桶/日驟降至目前的約100萬桶/日,並且導致伊朗國內青年失業率超過25%,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社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面對美國的「封殺」,伊朗還有什麼對策呢?
  假道別國、套牌出口或許可行。據路透社4月19日消息,委內瑞拉正通過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出售石油,以便繞開美國施加的制裁。伊朗或許可以如法炮製。
  而更加極端的做法,比如伊朗之前聲稱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則需要更多的勇氣,也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今年以來油價持續上行,最核心的因素是全球原油供應降幅明顯。數據顯示,3月歐佩克原油產量進一步減少53.4萬桶/日,至3002.2萬桶/日。11個參與減產的歐佩克成員國合計減產執行率已高達155%。從供應中斷的影響程度看,排名前三位的產油國是伊朗、委內瑞拉和利比亞。
  除了剛剛提到的伊朗,3月,委內瑞拉的產量僅為89萬桶/日。其中在大規模停電期間,石油產量平均不到60萬桶/日。市場人士擔憂,隨著美國的進一步制裁或導致該國的原油產量進一步下降至80萬桶/日下方,加劇全球供應的緊張局勢。
  4月,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決心奪取的黎波里,與政府軍爆發激烈衝突,新的戰亂也導致該國石油出口大幅削減。4月21日路透社報道,利比亞撒哈拉油田40萬桶/日的產量受到直接威脅,目前石油產出已下降大約28.5萬桶/日。
  美國能源信息署4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此前一周,美國原油、汽油、餾分油庫存均環比下降,這一消息對油價形成提振。美國上周原油出口增加5.2萬桶/日至240.1萬桶/日,美國原油出口連續3周錄得下滑后本周錄得增長。而在產量方面,上周該國國內原油產量減少10萬桶/日至1210萬桶/日。貝克休斯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活躍石油鑽機數量在連續兩周上升后,上周減少8個至825個。
  CFTC能源持倉周報顯示,4月16日當周,投機者所持紐交所WTI原油期貨和期權凈多頭頭寸增至303,366手合約,創逾6個月新高。其中多頭頭寸上升8.4%,空頭則減少了6.5%。
  近期,美國對伊朗及委內瑞拉的制裁,以及利比亞戰亂對油市支撐較為明顯。而幾個伊朗原油買家對美國的禁令將作何表現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制裁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俄羅斯及部分歐佩克產油國對減產的猶豫態度則令油價承壓,如果近期油價上漲過快,減產同盟很可能在6月份退出減產。
  並且過高的油價將抑制需求的增長。國際能源署的負責人比羅爾日前表示,原油價格正在對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即時維持在當前的價位附近,依然會對原油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4: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