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面對國外行業巨頭圍追堵截,誰能成為卡車界的「華為」?

[複製鏈接]

54

主題

54

帖子

36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卡車之家 原創】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這一屆上海車展的商用車部分,我覺得「最少」和"最先進"最貼切不過了。

數量最少,僅僅只有重汽、上汽、慶鈴、福田,四大集團帶著19輛展車參展,還不如之前一個品牌帶來的展品多。

展車最先進,國六、AMT、ACC、ESC、自動駕駛……全面開花,一大堆尖端技術讓人眼花繚亂。


這麼大的一屆車展,難道用這兩個詞就完全概括了?當然不能,在我看來,最少和最先進只是一個表面現象,真正藏在背後的,是一個窺探和垂涎中國卡車市場許久,但始終沒能找到最佳下口機會的終極大「BOSS」!

這個BOSS是誰?當然是代表了西方利益的汽車產業集團。

這一次它換了個方法,再一次撲了過來,並且已經成功將蛋糕含到了嘴裡,就差一口吞下去了……

世界最大汽車市場 國外巨頭垂涎許久

眾所周知,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根據中汽協數據的顯示,2017年中國商用車銷量達到了416.06萬輛,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世界上任何一個汽車巨頭都必然垂涎欲滴,想方設法要分一杯羹,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乘用車部分被國外車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基本瓜分,直到最近幾年國產車崛起才搶回了一部分。


而在商用車領域,尤其卡車領域,同樣面對國際巨頭的競爭,國產車企則生生地守住了領地,從十幾年前的市場大爆發到現在的排放升級換代,好幾次銷量高峰的紅利期,國外車企楞是沒能成功搶到一塊足夠大的蛋糕。

久攻不下 換個吃法佔領行業制高點

類似的局面,在其他領域也有存在,甚至更為極端,比如手機。在十幾年前,國內的手機市場基本被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巨頭所壟斷,國產品牌只能在低端的夾縫裡生存。而在十幾年後的現在,諾基亞、摩托羅拉早已倒下,三星也早已經被華為、小米、VO、一加、魅族等一大堆國產手機擠出了主流市場,甚至連如日中天的蘋果,銷量也在迅速下滑。


表面上看,這些國產的手機廠商非常強大,打垮了國外品牌。但往深了看,除了華為,其餘的品牌都已經成為了像高通這樣的國際通信產業巨頭在國內吸金的載體,因為高通處在整個行業金字塔的頂端,手裡所掌握的CPU和基帶等專利技術,幾乎壟斷了整個行業,拿走了手機中的大部分利潤。

簡單來說,手機行業的國際巨頭雖然被國產品牌打得滿地找牙,但西方的利益集團並沒有放棄中國這塊巨大無比的蛋糕,而是換了個吃法,用佔領行業制高點的方法來更為高效的賺取利益。「國產手機是給高通打工的」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一點也不誇張。反觀國內的卡車行業,何嘗不是也在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呢?

產品升級 外企掌握核心技術

國三之前的時代,卡車是以三大件的動力總成為核心,大家拼的是機械部件的設計和製造能力,誰的更結實、誰的成本低、誰的性能好,誰就能贏得市場;國三之後的時代,是以發動機為代表的電控系統為核心;而在智能化時代,我認為是以自動變速箱、電控制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為核心,很明顯,製造一輛卡車所需要的技術門檻在不斷提升。


克諾爾收購日立生產的電控液壓轉向機

就拿這屆上海車展來說,整車部分,國六、AMT、智能駕駛全面開花。但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尖端技術追根溯源,核心幾乎都被國外零部件行業巨頭所壟斷。


采埃孚AMT自動變速箱

比如AMT變速箱在這屆展會上曝光率很高,重汽T7H、C7H、歐曼EST、慶鈴巨咖、紅岩傑獅都有裝配,但除了重汽T7H使用了自家的產品之外,其它無一例外全都裝配的是采埃孚的產品。另外,就算國產企業推出的AMT變速箱,它的核心控制機構也大都使用的是WABCO等行業巨頭的產品。


康明斯高壓共軌系統

國六方面,大家都知道距離全面實施的日期已經越來越近了,但誰又能注意到,整個國六系統的基礎——高壓共軌、后處理同樣是博世、康明斯這樣的行業大佬所掌握的呢?


克諾爾電子駐車閥體
再比如,現在非常火熱的自動駕駛,國內不少企業都已經開發出了原型車,但自動駕駛所依託的AEBS制動系統,電控轉向系統等核心技術依然是被國外諸如WABCO、克諾爾、博世、采埃孚等零部件企業所掌握。而且在國內,幾乎找不到能夠完美替代的產品。

總之,這一屆的上海車展含金量滿滿,但金子究竟是誰的?答案顯而易見!

行業巨頭大肆布局 鐵疙瘩不值錢了

采埃孚已經開始收購WABCO,克諾爾也收購了日立旗下的車輛動力轉向業務,用來製造自動駕駛所需的電控轉向機……


采埃孚和福田合資工廠投產儀式

而在國內,這些大佬也沒閑著,采埃孚和福田的合資的變速箱工廠已經投產;WABCO攜手一汽解放成立合資公司,布局自動駕駛、主動安全、智能網聯;就連康明斯,也攜手江淮,開設了新的發動機工廠。毫無疑問,國際零部件行業的大佬,已經吹響了佔領行業制高點的號角。

如果國內的相關企業還在製造鐵疙瘩這種不值錢、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市場內最大的一塊蛋糕,終究會被人家吞掉,而我們,只能吃點剩下的渣。


采埃孚自動駕駛汽車超級計算機

可能會有卡友認為這些觀點有些杞人憂天,畢竟現在講求的是全球化,自己不可能單獨完成整個流程的產業布局。但我覺得,全球化對於任何一位參與者來說都應該是平等的,你有你的優勢,我有我的長處,大家各取所需,這樣才能互惠互利,健康發展。但很遺憾,目前能預見到的未來並不樂觀。

扛起大旗還是被收割 結局未知

在國內車企喊出「進口替代」「縮小差距XX年」「行業領先」的時候,國外巨頭早已經拋出了「降維打擊」的二向箔,更可怕的是,我們還渾然不知。

當他們搶佔了制高點,掌握了絕對領先的優勢和壟斷地位后,國內卡車企業的下場很有可能會和之前提到的手機廠商一樣,成為巨頭們收割國內財富的工具。

慶幸的是,在手機領域,我們有華為這樣的實力企業可以與之抗衡;遺憾的是,在卡車以及配套領域,我們暫時沒有這樣的行業擔當。那麼問題來了,究竟誰會成為卡車領域的「華為」,扛起民族汽車工業的這面大旗呢?

本文編輯:任海軍

關注卡車之家,網聚卡車人的力量

有任何問題,歡迎私信我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0: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