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夢的「夢想」不能替代共產主義「理想」

[複製鏈接]

8590

主題

8780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27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19-4-23 0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夢的「夢想」不能替代共產主義「理想」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語境和時代的語言,但無論時代語境怎麼變化,有的詞語規定性是不能改變和替代的,就如 「夢想」不能替代「理想」。

  夢想,詞典明確定義:有時等於理想。何其芳:「對於生活我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渴望。」在這個詩句中,夢想可以等同理想。由此可見, 夢想只是在十分有限的範圍內,才可以等同理想。

  更多的時候,夢想,夢中懷想,只是作為一種期盼。《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雖沒直接說出「夢想」一詞,但意為做夢都在追求,表達出一種迫切地期望,至於能否「求之」,那將另當別論。

  「夢想」一詞,最早出自司馬相如受漢武帝失寵皇后陳阿嬌百金重託,以受冷遇嬪妃口吻寫成的《長門賦》,「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寫陳后在長夜孤寂中,夢中仿若君王在側,醒來才知做夢。陳阿嬌這個期盼,無論多美好,只是一廂情願,並非會實現。

  而大多時候,夢想往往就是空想、妄想、胡思亂想。《花月痕》第四一回:「大凡有眼界遂有意識,有意識即有窒礙、恐怖、變幻、顛倒、夢想相因而至。」《子夜》八:「呵!你-- 老馮 ,還有這種享福的夢想!再過一兩年,你的田契送給人家也沒人領情罷!」

  正因夢想的形象性,有脫離現實規定的虛幻性,缺乏邏輯的密閉性,為此,很多成語對其都是貶義,諸如,白日做夢、痴人說夢、好夢不長、黃粱一夢、南柯一夢、如夢初醒、夜長夢多、醉生夢死、夢中說夢、人生如夢等。俗語:做夢娶媳婦想好事、寡婦做好夢一場空、夢福得禍等。而且,正因「夢想」的虛幻性,使其在宗教中得到極大地釋放。

  而理想與夢想一個極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有明確的規定性和邏輯的密閉性,作為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有6大規定性:一是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其二、理想是有根據的、符合理性思考目標之想象;其三、理想是世界觀、人生觀在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其四、理想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有實現可能性;其五、理想分短期和長期,短期指近期完成的目標,長期稱遠大理想,奮鬥時間甚至不止一代;其六、對未來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動力和源泉,理想則等同信仰。

  就如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共產主義理想,它是通過批判地吸收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成果,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分析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真總結工人/運動的實踐經驗而提出的一種科學的社會理想,可以實現的目標,還是偉大的社會實踐。若把共產主義理想稱為共產主義夢想,這能妥帖嚴謹嗎?

  綜上所述,夢想只是「有時」才等同於理想,而很多時候「夢想」同「理想」是相悖的。有句成語叫「至人無夢」,指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所以,「夢想」絕對不能替代「理想」,因為,用「夢想」替代「理想」的用詞不夠嚴謹,而「理想」更能凝聚人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