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袁一泓:把房價摁住它5年

[複製鏈接]

436

主題

436

帖子

280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鶴崗房子「白菜價」的新聞,讓大城市一幫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年輕人羨慕得直流口水。但根據當地情況對照分析,卻也不必太過驚訝。網傳的房子多為安置房、拆遷房,幾乎是最低價的一類,而當地經濟不發達,自然秉賦一般,人口又凈流出,房價自然就漲不起來。

  這讓我想起兩個事情。一個是,大概五年前,高中同學問我想不想在老家買個房,退休了可以回去住。當時縣城好點的房子要賣5000多,跟它所屬的地級市差不多。縣是農業縣,市是農業市,為啥縣城的房價跟市裡差不多?問了幾個當地朋友,也說不清楚。

  後來我自己琢磨了一下,應該主要是外地打工青年支撐起來的。據我了解,有些去南方打工的青年人,收入還不錯,有的一年能有十幾萬。過去都是在村裡建個大房子,平時都是老人帶孩子住。鄉村教育始終是個問題,我們縣城的教育質量倒是不賴,於是,乾脆,到縣城買套房子,至少解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縣城土地和商品房供應量都相當有限,每年有千兒八千人就把房價給抬上去了。

  然而我並沒有買。據說市裡的房價現在已經1萬多了,漲幅終於超過了縣城。這一波以東中部四五線城市為代表,漲幅少則2倍,多則3倍,購房者還是以外地投資者為主。一旦外來需求減緩或停滯,它們就漲不動了。畢竟其原生需求的增長非常有限。

  另一個是,在美國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的。他在美國南部某個人口很少大致相當於我們省轄市的城市,買了個獨棟別墅,不到10萬美元。同樣的房子,如果是在靠近紐約的地方,要賣100萬美元。他有一份薪水頗豐的工作,城市風景雖美,但友朋甚少,很孤獨。

  之所以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第一,決定房價的,不僅僅是人口、經濟體量,還有其他因素(比如教育)。第二,城市與城市之間,相差懸殊。美國南部城市與紐約的房價的差距,大致相當於我老家所在城市與上海的差距。

  即便如此,我很多同學親友寧願到上海打拚,也不願意回到安靜的四線城市老家。你選擇了一個城市,一種工作,就是選擇了與之相匹配的生活,以及壓力。這裡頭,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但共性是,很難回去。就如同很多朋友走出了老家,就很難回去一樣。

  正如人們為鶴崗「白菜價」房子而驚嘆時,一季度房地產數據公布了,似乎證實了樓市正在回暖的觀點。主要表現在兩項數據:一項是3月銷售比前兩個月明顯好轉;另一項是房地產投資增幅還在加快,甚至創下四年來新高。

  此前我已經說過,所謂3月樓市」小陽春「是個偽命題,不說全部至少也是絕大多數年份的3月樓市都要好於1-2月;而一季度房地產投資較快增長,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早在2月底就預告了,原因是去年四季度的新開工和在建項目較多。

  話又說回來,一季度的房地產數據和宏觀經濟數據都很漂亮,對地產界畢竟算是好消息。但跟房企人士接觸后發現,他們鮮少歡欣跳躍,而是出奇的理性。

  有個詞叫做分化,想必都不陌生。近兩年,城市之間、房企之間的分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轉變,甚至反轉。有的城市,2016-2017年,成交旺盛,價格勁升,但2018年就賣不動了,價格也停滯了,一批三四線城市就是如此。那麼,2017年進入這些城市的房企就比較被動。有的房企,2015-2017年,規模成長很迅猛,到了2018年下半年周轉率突然就不靈了,短時快速增加的土地投資沉澱為債務負擔。

  有時聽業內高管喜歡談到一個詞,叫做穿越周期。但我想說的是,周期就是周期,怎麼穿越?對房企來說,拉長周期來看待自己的投資卻是必要甚至必須的。項目固然要快周轉,在一兩年內就做到清盤,但企業發展卻需要用5年甚至更長時間來規劃。

  舉個例子。假如有兩年,樓市景氣爆棚,房企抓住機會實現了規模快速增長,但有兩年樓市交投清淡,房企被迫調整,有可能耽誤的時間長於兩年。倘若企業的規劃是5年周期,就會對冷和熱均有應對,不至於淡季驚慌失措,置於危險境地。

  回到前面。為何房企對3月以來的回暖更多是淡定?主要是,雖然各地經濟暫時都離不開房地產,總體上調控政策不會更嚴更緊,甚至會微調,但大環境也不允許全面放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既包括穩地價、穩房價,也包括穩預期。對這一點,我們要有清醒的認知。

  樓市的回暖,如果是交易量的增長,而不是價格的上漲,這是各個市場主體所樂於看到的;如果是價格的反彈,有關部門的容忍度就會下調。在一定時間段內,穩定主要表現為價格的穩定。而穩住房價,是為新體制新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爭取空間。如果你非要問這個時間有多長,我願意說,從2017年算起,大概是5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