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進!西進!

[複製鏈接]

200

主題

288

帖子

178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管理

Rank: 4

積分
17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狼牙月 發表於 2019-4-4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二世三年十月,盛極一時的秦帝國進入了它自己的最後一個年頭,而終結這個王朝的劉邦正帶著他不足萬人的隊伍經由碭郡向西進軍。
  此時秦帝國內部可以調動的野戰部隊幾乎都集中在了巨鹿,各地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守備兵力,但就是這樣劉邦的出征卻也非一帆風順。雖然一開始在友軍的配合下擊敗了成武縣外駐屯的秦軍,但一遇到有城牆保護的重鎮卻也是沒有辦法,比如劉邦一連數次進攻昌邑都沒有成功。但是,在楚懷王「先入關者為王」的方針指引下,劉邦西進的腳步卻沒有停下,他決定繞開昌邑繼續向最終的目標咸陽前進。
  這在其他人眼裡看來是一種很冒險的做法:劉邦帶領數千人的隊伍遠離根據地深入帝國腹地,既沒有援軍也沒有補給,一般情況下是很容易就會被對手集中兵力包餃子的。但劉邦之所以敢於繼續前進,是看準了當時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起義接連不斷,秦軍的情況是防守有餘而進取不足,在巨鹿的那場大戰結束之前朝廷並沒有足夠的兵力主動圍剿自己,所以儘管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他仍然堅定的西進,這不得不說劉邦的軍事眼光確實是高人一等。劉邦明白自己雖然孤軍深入,但只要不主動往對手槍口上撞,他的生命安全暫時還是有保障的,所以儘管開始的進軍並不順利,可他自己卻也沒有過分的擔心。劉邦自己每到一處不僅要向人打聽當地的風土人情,尋訪能人異士,行軍打仗之餘還不時在軍營里享受一些類似於足底按摩之類的保健活動,擺出一副戰略上重視對手,戰術上藐視對手的態勢。
  在這種看起來像半遊山玩水的進軍到了陳留郡的高陽縣附近時,劉邦有了收穫。他手下一個籍貫在高陽的騎兵進來向他推薦了一個同鄉,騎兵說他的這個同鄉為人很有意思,此人在陳留附近觀察各路的義軍已經很久了,對來來往往的義軍都是不屑一顧,唯獨這次是主動要求要見劉邦的。
  當時劉邦正在洗腳,窮極無聊之餘正好用此打發時間,於是就命人召見了騎士的這個同鄉。
  來的這個人叫酈食其,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頭,雖然一身儒生的打扮但平日里行為舉止狂盪不羈且經常是滿口的酒氣,在當地是有名的「狂生」。老頭酈食其進得帳來看見劉邦愜意的斜靠在床上岔開腳,身邊蹲著兩個小妹正在給他泡腳兼足底按摩,被熱騰騰的蒸汽一熏,劉邦黝黑的腿毛一根根服服帖帖的粘在小腿上。
  見到進來一老頭,劉邦既沒有起身歡迎也沒有請坐的意思,酈食其皺了下眉頭,也只是深深做了個揖便大聲問道:「足下是來幫助各路諸侯消滅秦國的嗎?我看是來幫秦國消滅各路諸侯的吧?」
  劉邦一聽這話立馬就跳起來大罵:「你個老小子一派胡言,老子我是來消滅秦國的,怎麼是來幫助秦國的呢!」
  酈食其不慌不忙的欠了欠身,挺直腰桿回答:「那你怎麼能用這種態度來見我老人家!」
  這一句話讓劉邦幡然醒悟,想來眼前這老頭可不是普通人物,立即喝退了洗腳的小妹,自己回到后室整理衣冠,重新恭恭敬敬的接見了酈食其。
  賓主重新坐定之後,酈食其先講了一番戰國七雄合縱連橫的古事,又為劉邦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指出劉邦以手下不滿萬人的烏合之眾就想擺平秦朝,簡直就是虎口拔牙的危險之舉。劉邦漫不經心的問,你說的都對,那該怎麼辦呢?酈食其只回答了三個字,直聽得劉邦是連連點頭——劉邦真正討厭的是那種一見面上來就是前三皇后五帝,薄古非今,嘴上似有千言胸中實無一計的迂腐儒生,他需要的是能真正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酈食其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的辦法是:「停止前進,拿下陳留。(止陳留)」。
  陳留也是當時的兵家必爭之地,酈食其告訴劉邦,他知道陳留城內囤積有非常多的糧草,陳留的縣令又是自己的好朋友,他可以利用這層關係說降他或者在城裡給劉邦做內應。
  劉邦聽了自然是很高興,馬上命令部隊收拾行裝偃旗息鼓秘密前進隱藏在陳留城外。
  酈食其隻身進了陳留縣城,見到老朋友也不客套,當場就對縣令進行一番口吐蓮花般的遊說。儘管酈食其說得天花亂墜,但投降這種事情對縣令來講是抄家滅門的大罪,縣令自然不會答應,他婉言拒絕了酈食其,並把他禮送出門——在當時「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的苛政背景下,酈食其的一通反動言論已經是大逆不道,按律應當抓起來砍頭,量刑的話死十次都有餘了,而把他當朋友的陳留縣令對他仍然禮送出門可以說已經是仁至義盡。不曾想賣友求榮心切的酈食其見遊說不成,乾脆趁縣令不備上去一劍將其殺死,然後馬上給早就埋伏在城外的劉邦發了信號。劉邦收到信號立即率兵攻城,還在城外嶺高林密處設了疑兵,又是搖旗又是擂鼓的故意把聲勢做得很大,讓人覺得來了十萬大軍一般。
  陳留城裡因為縣令被殺致使下面的官員已經亂作了一團,城外劉邦的部隊再一咋呼,很快城裡的秦軍就放棄了抵抗,劉邦幾乎不費一兵一卒順利拿下了陳留。
  事實證明,拿下陳留對劉邦意義重大,它使得劉邦不僅在部隊獲得了補充,還獲得了秦朝囤積在陳留的大量糧草,實力得到很大的擴充。手上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劉邦第一次感到底氣十足,各種行動再也不用斤斤計較畏首畏尾,平日里喝粥也可以要兩碗,喝一碗倒一碗。為了感謝酈食其,劉邦封他為廣野君,讓酈食其做了自己手下的謀士兼說客,又任命酈食其的弟弟酈商做了將軍,統領在陳留入編的新兵。
  順利拿下陳留後的一段時間裡,劉邦的軍事行動擺脫了西進後到處吃癟的局面,開始連續獲得勝利,並且與謀士張良重新合兵一處,攻下了原來地處韓國的十餘座城池。
  為什麼是「重新」呢?
  原來,復國主義者張良與劉邦共投項梁帳下之後,並沒有停止復國的決心,他主動遊說項梁希望找到原韓國的公子橫陽君韓成,將韓成立為韓王來恢復韓國。項梁同意了張良的提議,很快派人找到了韓成還派給張良一千多人的軍隊幫助韓成復國。
  從「一千多人」這個數字可以看出,項梁對張良並不重視,在歷史上一個人數動輒就是數以萬計械鬥的亂世,一千多人一般情況下干不出什麼事來。好在這是個不一般的亂世,兵力幾乎處處捉襟見肘的秦軍根本顧不上這麼一小撮亂黨,於是韓軍趁著亂渾水摸魚很快的也收復了幾座城池。
  要說張良是當時世上一等一的謀士自然不假,但謀士所長在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不是真刀真槍的在戰場中廝殺。所以要張良規劃戰略部署可以,一到具體的戰鬥指揮操作則並非其所長,而且韓成手下有沒有什麼像樣的將才,所以當他們的行動引起朝廷當局的重視派出軍隊鎮壓之後,韓軍戰鬥力不足的缺點馬上就暴露無遺,剛得到手的幾座城池很快的又被秦軍奪了回去。
  失去城池依託之後的張良等人的處境更為尷尬,書面上隱晦的說法叫「往來為游兵潁川」,說白了就是整天被秦軍追著屁股到處跑,在潁川地區東躲西藏的打游擊,一幫人到處鑽山溝蹲草坑提心弔膽,日子過得相當的苦悶。
  這段不愉快的經歷讓張良明白了自己的優劣之處,當劉邦在軍事上獲得節節勝利之時,張良帶著韓成和已經在在山裡當了幾個月野人的殘兵敗將再次投在了劉邦的帳下。
  這時已經是財大氣粗的劉邦看在張良的面子上出兵幫助韓成收復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但劉邦幫助韓成也不是星期天義務勞動,他在意的只是張良而已,根本看不上韓成這個窩囊廢。隨後劉邦便撇下韓成讓他帶著自己的那幾個手下守著這十幾座城,卻讓張良跟隨自己的大軍繼續西進。
  之後的劉邦仍然在軍事上仍然穩紮穩打,不僅粉碎了趙國的一支部隊企圖渡過黃河入關摘自己桃子的企圖,還開始在隊伍里組建了非正式的騎兵部隊,然後依靠機動性能極高的騎兵連連擊敗秦軍,並包圍了軍事重鎮宛城。
  宛城是經由南陽郡通往關內的必經之地,秦政府在此地還是囤有相當多兵力的。而這時候宛城的守將是南陽郡的郡守,這個人雖然沒什麼出眾的軍事才能,但好歹知道固守待援。
  秦軍死守宛城讓劉邦的多次攻城都徒勞無功,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邦逐漸變得焦躁起來,他時刻惦記著楚懷王那句「先入關者為王」的口頭約定,生怕被項羽搶了先。應該說這個時候的劉邦還是有些小家子氣,農民出身的娃子沒見過大世面,一天到晚就抱著「入關、稱王」這個熱火罐子,恨不得肋生雙翅飛進咸陽然後大聲宣布「我是秦王!」。所以當戰事順利時劉邦心裡還能平靜,知道步步為營,一旦戰事膠著不前內心就會變得急躁不安,在焦慮之下他乾脆命令部隊開拔繞開宛城繼續前進,反正他的目標只有咸陽。
  這個時候張良表示了強烈的反對,他一路上反覆勸阻劉邦;「雖然你很急著入關,但現在關中的秦軍力量依然強大,而且他們據險而守,如果現在你不先想辦法拿下宛城就直接攻擊關中,到時候一旦戰事不利就很容易落到被前後夾擊的境地。」
  劉邦是一個很會接受他人意見的領導,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都能虛心納諫(這讓他有別於當時的其他義軍領袖),急切的心情一旦緩解后他便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接納了張良的正確建議。於是劉邦連夜帶兵抄近路折返重新包圍了宛城。
  宛城裡的南陽郡守頭天好不容易盼到了劉邦撤軍,第二天黎明一上城頭又看到城外里三層外三層密密麻麻的全是「劉」字大旗,也是崩潰了,拔出劍來就要自行了斷。這時候郡守手下一個舍人叫陳恢的趕忙上前阻止,他勸郡守暫時不要尋死,不如等自己見劉邦一面后看看能不能投降保命,如果不能再死不遲。
  南陽郡守其實也捨不得自己這百八十斤為國盡忠,也沒猶豫就答應讓陳恢出城去遊說劉邦——為了防止劉邦的軍隊趁亂攻破城門,郡守沒敢讓陳恢從城門口大大方方的出城,而是讓人用籃子裝著把他從城牆上吊下來的。
  從土製升降梯里下來后陳恢見到了劉邦,他先是陳說了一番厲害:宛城是一座大城,兵多糧足,如果現在強攻宛城也許你能拿得下,但自己的損失必然也多,而且這樣會堅定其他城池死守的決心,增加你進軍的困難;如果放任宛城不管繼續西進,那就可能被前後夾擊。
  這和張良的見解是大體相同的,劉邦也表示贊同,但此時的劉邦對拿下宛城也是自信滿滿,他很得意的問陳恢,你說了這麼多,葫蘆里究竟買的是什麼葯?
  陳恢不慌不忙的把葫蘆里的葯倒出來給劉邦看。他告訴劉邦,不如你放死守宛城的軍民一馬,再給郡守封個職位穩定人心,那你不僅可以收編宛城的兵馬繼續西進,一路上其他沒有被攻克城池也會被你的寬宏大量感動,必然是早早的大開城門等著你的到來而不敢有絲毫的抵抗。
  陳恢的主意倒是很對劉邦的胃口,劉邦聽了很高興,立即同意開出封侯的條件約降南陽郡守。宛城投降后劉邦馬不停蹄迅速集結隊伍繼續西進,由宛城向武關逼近。
  之後的事情果然是如同陳恢所說,一路上秦軍望風披靡,劉邦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到了武關腳下。這當然與劉邦寬和的政策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在關中平原以外的廣袤地區,秦政府已經失去了軍事上的控制力,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因為北面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已經有了分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