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她是中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皇宮女傭,得到了破格的禮遇,活到九十多歲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259

帖子

156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shsrose 發表於 2019-3-29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年電視劇《康熙王朝》的熱播,讓人們記住了一個人––––蘇麻喇姑,觀眾對她很喜歡,電視劇播完了,人們依舊對她的命運關心著議論著。但是,人們又覺得,蘇麻喇姑這個人歷史上真實存在嗎?是不是作家虛構的?
其實蘇麻喇姑是一位真實的人物。
蘇麻喇姑是清初歷史上的一位很特殊的人物,她是孝庄太后的陪嫁侍女,從娘家帶過來的,她歷經四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曾親身參與過許多歷史事件。她雖身為侍女,卻與清室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是康熙帝的啟蒙教師,被皇室成員視為至親,當她以九旬高齡逝世時,整個皇室為之哀痛,可見其品德品格的高尚。
在康熙帝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中,有兩個女人對他至關重要,一個是他的祖母孝庄文太后;另一個是他的啟蒙老師,孝庄太后的侍女蘇麻喇姑。 歷史上蘇麻喇姑確有其人,不過她比康熙帝大了30多歲,作家們描寫的兩人的感情是子虛烏有。
蘇麻喇姑是後人對她的稱呼,她原名蘇末兒。蘇末兒是蘇麻喇姑蒙古語名字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及康熙年間,人們稱呼她的滿語名字「蘇麻喇」。她逝世后,人們尊稱她為蘇麻喇姑。她在世的時候,不同的人對她也有不同的稱呼。孝庄太后稱她為「格格」,即小姐,是對女子的尊稱;康熙帝玄燁稱她為「額涅」,即額娘、母親;康熙的皇子、公主們稱她為「媽媽」,「媽媽」在滿語中有「奶奶」、「祖母」之意,也可用來通稱年長的婦人。從皇室成員對蘇麻喇姑的稱呼中,可見他們對她懷著一種親人般的感情。 那麼蘇麻喇姑究竟做了什麼事贏得了皇室上上下下的尊重?這要從頭說起。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於科爾沁部的一個牧民家庭,從她作為孝庄太后的陪嫁侍女來推算,她的年齡應當與孝庄差不多。蘇麻喇姑大概是10歲左右的時候,被科爾沁貝勒府選中,進府成為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這個布木布泰不是別人,正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蘇麻喇姑口齒伶俐,辦事利索,為人又穩重,很快獲得了布木布泰的信任。
后金天命十年(1625),布木布泰在兄長吳克善的護送下,來到后金都城盛京,與皇太極成婚。蘇麻喇姑作為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隨主人也到了盛京,從此登上了屬於她的歷史舞台。
蘇麻喇姑非常聰慧,來到盛京后,很快學會了滿語和漢語,尤其一手漂亮的滿文書法當時贏得了全宮上下的交口稱讚。後來,她還教習年幼的康熙帝,成為康熙帝的滿文啟蒙老師。
崇德八年(1643),皇太極駕崩,年僅31歲的孝庄太后成為了寡婦,而幼子福臨才6歲,朝中大權全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的手中,孤兒寡母面臨險惡的政治環境。在這種處境下,蘇麻喇姑始終如一地陪在主人身邊,為她排憂解難,並擔當起孝庄與外界聯繫的橋樑。
順治九年(1652)三月,蘇麻喇姑奉命外出辦事,卻被內大臣納布庫毆打,孝庄憤怒不已,卻無能為力,為了掩飾尷尬,只能託言她是墜馬受傷。共患難的境遇使這對主僕的感情更加深厚。
蘇麻喇姑終生未嫁,在宮中生活了70多年。有電視劇說她曾愛上康熙帝的老師,才子伍次友,其實這又是小說家的創作虛構,且不說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就算有這個人,一個是舉子,一個是大內侍女,兩人也不可能相戀。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太皇太后病逝,蘇麻喇姑悲痛萬分。之後她篤信佛教,將對孝庄的感情全部轉移到康熙身上,每天吃齋念佛,祈求佛祖保佑皇帝長命百歲。 為了替七十多歲的蘇麻喇姑排解憂悶,康熙帝將定嬪萬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táo)交由蘇麻喇姑撫養。按清宮慣例,只有嬪以上的后妃才有資格撫養皇子。讓蘇麻喇姑撫養皇子,表明康熙帝對蘇麻喇姑的信任和重視。蘇麻喇姑對於康熙帝的安排,自然是非常感激,為了報答皇恩,她將全部精力都傾注到了胤祹身上。胤祹對她也十分孝順尊敬,稱她為「阿扎姑」,「阿扎」即母親,阿扎姑相當於「母姑」的意思。
康熙朝的皇子對帝位爭奪非常激烈,數名皇子被殺、被廢或被圈禁。那麼由蘇麻喇姑一手帶大的皇十二子胤祹又是怎樣的一個境遇呢? 胤祹的母親身份低下,沒有資格和其他皇子爭奪帝位,他自幼又受到蘇麻喇姑的教誨,因而表現得十分低調。在康熙末年,他深受玄燁的信任,因為他處世超然,沒有結黨謀位,也不受其他皇子拉攏,只是專心為皇帝辦事。 後來雍正帝繼位后,與他爭奪過皇位的兄弟不是被殺就是暴斃。胤祹起初被封為履郡王,後來遭到雍正帝的猜疑,被降為貝子,不久又降為鎮國公。因胤祹與世無爭,沒多久,他再度被封為履郡王。在雍正帝的諸多兄弟中,他的命運算是比較好的。乾隆帝繼位后,胤祹被晉封為履親王。一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胤祹去世,享年77歲,在康熙的所有皇子中,他是最長壽的一個,這與蘇麻喇姑的撫育教誨不無關係。
康熙四十四年(1705)八月,90多歲的蘇麻喇姑患了重病,腹內疼痛難忍。當時康熙帝正在塞外秋巡。蘇麻喇姑的病牽動了在京諸皇子的心,他們趕緊向康熙帝發急奏彙報。 聽到蘇麻喇姑不願服藥的消息后,康熙帝也慌了,下令讓蘇麻喇姑留在原住處療養。因為按照清宮規定,宮內服役者和下層嬪妃,凡患重病,一律移居他處,以保證不傳染給其他人,由此可見蘇麻喇姑的待遇非同一般。而且,他吩咐諸皇子將一種名為「西伯噶古納」的藥材混入雞湯中給蘇麻喇姑服用。康熙帝還指示諸位皇子對蘇麻喇姑說,這是他送來的一種草根,不是葯。 然而蘇麻喇姑還是堅持不肯服用,她對皇子們說:「我一生不服藥,這個雖然是草根,但也是葯。阿哥們把我的話回稟主子,他懂得我的心思。」無論皇子們怎麼勸說,她都不肯吃藥。蘇麻喇姑曾經撫養過的皇十二子胤祹心急如焚,他和福晉衣不解帶,日夜守候在蘇麻喇姑的病榻前,精心服侍。 同年九月,蘇麻喇姑終究抵擋不住衰老和疾病的襲擊,心臟停止了跳動。康熙帝得知她的死訊時,大感悲痛,下旨暫不下葬,等他回京見過遺容后再舉行葬禮。 皇室舉哀 康熙帝回京后,以嬪禮為蘇麻喇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對一位宮中服役者來說,這一規格是超常的。出殯那一天,幾乎所有的成年皇子都參加了。 蘇麻喇姑靈柩停入殯宮后,皇子們各自回府。皇十二子胤祹悲痛欲絕,久久不願離去,皇子們苦苦勸慰也無用,直到皇三子胤祉等人以兄長的身份出面才將他領回。胤祹仍然是不能釋懷,他提出要求:「阿扎姑自幼將我養育,我未能報答就出了此事,我願在此駐守數日,百日內供飯,三七誦經。」有清一代,為宮中服役者辦喪事,是沒有皇子供飯、誦經的先例的。但是康熙帝深知胤祹的心意,便允許了此事。 於是胤祹住在殯宮,為蘇麻喇姑守靈、供飯、誦經,其他皇子輪流陪伴胤祹。直到雍正年間,蘇麻喇姑死去20多年後,史書中仍然可見到胤祹拜祭她的記載,從中可看出胤祹對這位不是母親又勝似母親的老婦人的愛,也反映出了蘇麻喇姑的為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