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情誼真摯 習近平歐洲之行的五個小故事

[複製鏈接]

450

主題

451

帖子

290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編者按:3月21日至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義大利、摩納哥、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由此開啟2019年的首次出訪行程。「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會好好珍藏」……人民日報「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微鏡頭」欄目刊登了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之行的生動語言和幾個小故事。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根據人民日報內容整理習主席真實而真摯的話語,讓我們一起走近習主席的2019年首次出訪之旅。

  「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


  [場景回顧]

  臨近中午,義大利總統府鏡廳,結束了會談的兩位元首並肩走進來。記者席上,快門聲、播報聲此起彼伏。

  這是習近平主席2019年首次出訪。21日傍晚抵達羅馬,22日一早來到總統府,歡迎儀式、會談、共見記者……活動環環相扣。

  國旗前擺放了兩個高腳講台。兩位元首站定,按共見記者慣例,東道主——白髮蒼蒼的馬塔雷拉總統率先致辭。他望著身旁的習近平主席:

  「中國一個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我對遇難人員表示沉痛哀悼……」

  江蘇響水「3·21」爆炸事故震驚了中國,也讓中國的朋友們為之哀嘆。隨習近平主席專機一同「降落」羅馬的,還有他對這起事故第一時間作出的重要指示。義大利媒體評價道:「即使身在義大利訪問也關心這起事件」;「習近平主席要求盡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此刻,面對馬塔雷拉總統的關切,面對中外媒體的鏡頭,習近平主席語氣沉重:「感謝總統先生對在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事故中遇難人員的哀悼和對傷員的慰問,這體現了總統先生和義大利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我在飛機上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即指示國內儘快進行各種應急救援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翻開歷史的塵封,中國汶川地震,義大利拉奎拉、阿瑪特里切地震……廢墟救援、家園重建,中意同舟共濟的情誼,在時間長河裡積澱。

  羅馬街頭報刊亭,《晚郵報》上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大幅報道讓許多行人駐足。「中意友誼紮根在深厚的歷史積澱之中。」他引用了意作家莫拉維亞的一句話:「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

  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北京,習近平主席給羅馬師生回信的消息登上報紙頭版。這群選擇了學習中文的青年,也因此推開了人生一扇新的大門,他們的夢想里有了多彩的中國。習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勉勵他們,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

  出訪途中談及此事,習近平主席說,「我想當年的馬可·波羅,通過古絲綢之路促進中歐文明的溝通交流,意義是深遠的。一代代友好使者追隨他的足跡,做中意友好的橋樑。中意都是熱愛和平的國家,我們也肩負著賦予本國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我們要延續這份歷史的責任。」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場景回顧]

  「最後,我有一個很好奇的問題,不知能不能問一下?」

  22日下午,義大利眾議院,習近平主席同眾議長菲科舉行會見。臨近結束時,「70后」的菲科突然拋出了這句話。

  全場目光注視著他。

  「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聽到眾人的笑聲,菲科補充道:「因為我本人當選眾議長已經很激動了,而中國這麼大,您作為世界上如此重要國家的一位領袖,您是怎麼想的?」

  習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靜而充滿力量,他說,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稍作停頓,他繼續講道,一個舉重運動員,最開始只能舉起50公斤的杠鈴,經過訓練,最後可以舉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過我的努力、通過全中國13億多人民勠力同心來擔起這副重擔,把國家建設好。我有這份自信,中國人民有這份自信。

  「歡迎你到中國去!看看一個古老而現代的中國,看一看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邀請,菲科朗聲答道:「我一定會去的!」

  「700多件中國文物,是時候物歸原主了!」


  [場景回顧]

  時間:23日,在習近平主席同孔特總理舉行會談、出席簽字儀式之後

  地點:義大利羅馬

  孔特總理請習近平主席走到距離簽字廳不遠處的一個房間。

  推開門,歷史的滄桑撲面而來。

  「我們將一部分中國文物展示在這裡,是想請您提前一睹風采。」能夠幫助朋友,也是一件令人欣喜和自豪的事,孔特總理笑著抬高了嗓門:「700多件中國文物,是時候物歸原主了!」

  準確的數字,是796件。它們跨越了5000年歷史,沉澱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記憶;它們有著共同的多舛命運,流失出境、查獲封存。未來,它們會踏上「回家」的路。

  習近平主席頷首讚許:「我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這體現了兩國之間真摯的情誼。」

  文物展台前,習近平主席一件件仔細端詳。

  漢代彩繪繭形壺、漢代陶馬和陶俑、唐代陶駱駝……每個展台都擺放著一個標籤:「義大利文物憲兵在行動中解救了796件來自中國的考古發掘文物,很快這些文物將全部歸還中國,此為其中部分文物。」這份說明,也標註了它們的另一份獨特價值——中意關係的生動見證。

  孔特總理看到習近平主席專註的神情,他想到了一個問題:「這麼多的文物送回去要怎麼安置呢?」

  「我們要為這批文物辦一個展覽,並等文物鑒定之後再選擇方案、決定去向。好好宣傳,讓中國人民都知道這份情誼!」

  他們聊到了歷史、聊到了文明。孔特總理幽默地講,對我們兩國而言,「千年」可能並不古老。習近平主席說:「擁有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明,這是我們兩個國家的共通之處。我們對於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我們要發揚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傳承兩大文明的友好交往,在歷史的積澱中前行。」

  「對一個國家的評價,不能只看面積」


  [場景回顧]

  「我想一遍遍地重複,我想再一次表達今天的心情,您的到訪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地榮幸!」摩納哥王宮,阿爾貝二世親王陪同習近平主席走下長長的台階,一直將習近平主席送到上車處。

  離別時刻到了。阿爾貝二世親王有些動情,他握著習近平主席的手說:「祝願中國繁榮昌盛!」

  為了今天,摩納哥準備了許多個晝夜。訪問期間,不時有驚喜和感動。一群學中文的孩子,為習近平主席夫婦表演了唐詩朗誦《靜夜思》。還有阿爾貝二世親王,他將家人一一介紹給習近平主席,因為「您是摩納哥的尊貴朋友,也是我們全家的尊貴朋友。」

  國土面積2.02平方公里,摩納哥用腳步就可以丈量。作為地中海邊的璀璨明珠,它的獨特魅力和影響力不容忽視。習近平主席說:「對一個國家的評價,不能只看面積,也要看文化的影響力和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推動力。」

  「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會好好珍藏」


  [場景回顧]

  3月24日,這一天是周日。馬克龍總統夫婦專程從巴黎趕到了尼斯,熱情迎接「親愛的老朋友」——習近平主席夫婦。

  握手、寒暄,格外親切。

  馬克龍總統先邀請習近平主席來到會客廳,他精心準備了一份國禮。

  「這是法國的一位漢學家幫我們找到的。」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桌上一本書,翻開棕色封面,扉頁上有淡淡的鉛筆字跡。馬克龍總統的表情透著自豪:「這本書是1688年出版的,是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

  習近平主席輕輕接過書,仔細端詳:「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會好好珍藏。」

  時光駐足,墨跡記載了東西方文明在悠久歷史中的一次相遇。17世紀,這本書由法國人弗朗索瓦·貝尼耶翻譯,如同打開一扇思想大門,在歐洲大陸激蕩久遠。馬克龍總統向習近平主席講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孔子的思想深刻影響了伏爾泰等人,為法國的啟蒙運動提供了寶貴的思想啟迪。」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習近平主席上一次到訪法國是在5年前,他的演講闡釋了對文明互鑒的思考。千百年來,兩國文明在時間的長河裡奔涌交匯,在今天的「一帶一路」上,這樣的文明對話比比皆是。古絲綢之路的復興,也是文明的復興。習近平主席說,5年多前提出倡議,那時是「寫意畫」。這些年,國際社會應者雲集,共商、共建、共享,今天的「一帶一路」成為沿線國家共同描繪的「工筆畫」。

  他們走到海邊,眺望遠方。靜謐的夜,濤聲陣陣。習近平主席說:「兩國人民有著特殊友好感情,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繼承好、發揚好,使中法關係繼續走在時代發展前列。」

  共同追夢,共同圓夢。兩國元首夫婦還聊到了中法兩國一道命名的熊貓寶寶,彭麗媛教授用中文說出它的名字:「圓夢。」馬克龍總統夫人也嘗試著用中文念道:「圓夢……」

  韻味悠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