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雞蛋炒雞

[複製鏈接]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21 1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應吃人,不可吃男人,也不能吃女人。不過,這種禁忌並不妨礙我們借食物之名,一嘗吃人的滋味。在名義上經常被吃的,又以女性身體的若干部分為主。

福州長樂出產「西施舌」,據《閩小記》記載,其名系因此物的「水管特長而色白,常伸出殼外,其狀如舌。」南宋時代,即有人對此持有異議。呂本中詩云:「海上凡魚不識名,百千生命一杯羹,無端更號西施舌,重與兒童起妄情。」此種假借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的衛道之說,本質上與宋代的學術一樣虛偽。很顯然,「兒童」非但對於西施的認識有限,而且更無機會一嘗法國式接吻的滋味。梁實秋也持反對意見,不過他看來是站在捍衛意淫的純潔性的立場上,嫌其「不夠雅訓,未免唐突了美人」。事實上,「西施舌」之名非但不雅 ,簡直恐怖。你看:「水管特長而色白,常伸出殼外,其狀如舌。」舌頭長,是鬼,通常是弔死的厲鬼;色白,按照中醫(尤其是南方的中醫)的共識,乃濕熱所逼,虛火大旺之象;凡虛火上升者,無論男女,不分美醜,皆有口臭逼人。

在「文化」上的舌頭大受歡迎的同時,真正的舌頭卻又被嫌不雅。豬舌是中國人愛吃的肉食,北方人雅訓以「口條」,廣東人則嫌「舌」與「蝕本」的「蝕」字相諧,遂反其道而行之地生造了一個「 」字代之。

飲食的這種意識形態,基本上是舊式文人長期的集體性壓抑的結果。以下案例,可以體現性壓抑的嚴重程度:河豚宴上有一道名喚「楊妃乳」的壓軸之作,是取雄性河豚之睾丸而熬制的湯。睾丸是雄性的性徵,熬成湯后,卻以雌性動物性徵名之。此種性倒錯的類型,足 以令性學家激動不已。戀母是性壓抑的一種表現。Paul Simon的經典作品Mother And Child Reunion(母子重逢),歌名系一字不改地抄襲自紐約唐人街一家中國餐館的菜譜。怎麼個母子重逢法呢?端上來才知道:雞蛋炒雞。

中國菜在命名上向有以文字遊戲取巧的習慣,就飲食本身而言,把同類同種的動物屍體或其卵子共冶一爐,同樣是取巧的,而且是不好吃的。孔府菜里的「懷抱鯉」,無非就是大鯉魚燒小鯉魚罷了。玩弄這種「母子」要領的,還包括「母子龍蝦」:將以大龍蝦製成的「 西芹爆龍蝦球」與小龍蝦製成的「蒸釀龍蝦」兩餚合烹為一。不知道此處的小龍蝦是指體積相對略小的龍蝦,還是近年來流行的那種廉價的河溝「龍蝦」。若是第一種情況,則同類相煮,非無聊即欺詐;后一種更為不幸,小龍蝦那種揮之不去的泥腥,非以椒鹽或紅燒才能鎮 壓,以蒸之法炮製,結局肯定是兩敗俱傷。

「佛跳牆」這個有趣的菜名,目前被苟且地直譯為Monk jump

over the wall,過去也見過有譯Buddha jump

over the wall的。後者雖更為忠於原著,但可能是有不敬之嫌,故將跳牆者由Buddha置換為Monk。但是和尚並不是佛,至少在圓寂之前。此外,南方沿海一帶的僧人,向受南少林之習武風氣薰陶,個個武藝高強,跳起牆來並不會令人驚詫。而 菩薩是泥制的,靜止的,一旦跳躍起來,更富動感和魔幻色彩,這道昂貴的菜肴也因而更有賣點。不過,「佛跳牆」仍不能為中國菜譜的男性化提供佐證。僧人且不說,佛在中土的性別,也有女性化的傾向。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沙發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21 11:5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菜在命名上向有以文字遊戲取巧的習慣,就飲食本身而言,把同類同種的動物屍體或其卵子共冶一爐,同樣是取巧的,而且是不好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3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21 11:59 | 只看該作者
菜名沒必要取這麼恐怖,影響胃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