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食蛇者說

[複製鏈接]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19 1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淮南子》說:「越人得蚺它以為上餚,中國得之無用。」蘇東坡的妾侍,在惠州時將蛇羹誤做海鮮吃下,事後得知所吃為蛇,竟然於數月後死於非命。即使在今天,對於居住在「中國」的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廣東人的這種愛好,仍然是一種可怕的風俗。

不過,山東人偶爾也有吃蛇的。「聊齋」裡面有一則《蛇癖》說道:「予鄉王蒲令之仆呂奉寧,性嗜蛇。每得小蛇,則全吞之,如啖蔥狀。大者,以刀寸寸斷之,始掬以食。嚼之錚,血水沾頤。且善嗅,嘗隔牆聞蛇香,急奔牆外,果得蛇盈尺。時無佩刀,先噬其頭,尾 尚蜿蜒於口際。」

蒲松齡或許相信,廣東人吃起蛇來,與呂奉寧大同小異。但是在廣東人看來,這種吃法雖然生猛,卻未免過於浪費。不吃小蛇,不吃蛇頭,更不生吃,天生一隻能聞出「蛇香」之鼻的廣東人,非但善於不厭其煩地炮製蛇羹,還能炒蛇片,釀蛇脯,近年來又推陳出新,涮 蛇和「椒鹽蛇祿」風行廣州。廣州的連鎖食肆「惠食佳」,即以「椒鹽蛇祿」為招徠,並且在本地的高級雜誌上大做整版廣告。那廣告,黑底,襯著一盤金燦燦的「椒鹽蛇祿」,下書一行小字:「始創於1987年」,絕對不輸給同一本雜誌上矜貴的進口皮具廣告。

傳統蛇饌中的登峰造極的「龍虎鳳大會」,更是粵菜大系中的殿堂級力作。1965年初,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少校到訪廣州,主人就曾在歡迎晚宴上,一邊與切同志把臂暢談世界革命,交流游擊經驗,一邊將一大盆蛇、果子狸、雞相會而成的「龍虎鳳大會」徹底 殲滅。此前,「龍虎鳳大會」還曾以國饌的身分,招待過中國人民的貴賓伏羅希洛夫元帥。

格瓦拉少校和伏羅希洛夫元帥,皆為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之人,只有蛇怕他們,他們是不會怕蛇的,除此之外,均以實際行動表示了他們對廣東人民的這一習俗絕無偏見。然而,這並不表示吃蛇從此不再引起友邦驚詫。前幾年,太陽神的股票在海外上市,因標榜含有蛇 、雞等物之精華,上市當晚,美國一家電視台的兩個財經主持人,根本沒有把希臘概念的apollo當一回事,卻一口一個「snake stock(蛇股)」地侃了個沒完沒了。很早以前,就有中國人對此看不過去,林語堂曾經正告老外:「任何人都不能使我相信蛇 肉的鮮美不亞於雞肉這一說法。我在中國生活了40年,一條蛇也沒有吃過,也沒有見過我的任何親友吃過……吃蛇肉對中國人和西方人同樣是件稀罕事兒。」

不是林語堂從來就沒有把廣東人當成中國人,就是他在無知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地幹了一樁蠢事。事實上,老外的看法並不是沒有道理。亞當和夏娃之所以偷吃了伊甸園裡的禁果,乃是受了蛇的引誘。吃了蘋果又吃蛇,無異於吃過了基因西紅柿,再去吃研製基因食品的那 個科學怪人。其實,吃蛇算什麼?歐洲人一度還時興過吃木乃伊呢。

就連廣東人本身,對於吃蛇也有極深的誤解。他們無可救藥地堅信蛇肉之滋補壯陽遠勝於美味,奇腥的蛇鞭,更能收「以形補形」之奇效。要是真有「以形補形」,要壯陽,還不如乾脆學山東人呂奉寧,一條蛇完整地吞將下去。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沙發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19 12:49 | 只看該作者
1965年初,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少校到訪廣州,主人就曾在歡迎晚宴上,一邊與切同志把臂暢談世界革命,交流游擊經驗,一邊將一大盆蛇、果子狸、雞相會而成的「龍虎鳳大會」徹底 殲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3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19 12:50 | 只看該作者
格瓦拉少校和伏羅希洛夫元帥,皆為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之人,只有蛇怕他們,他們是不會怕蛇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8: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