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包子的挑逗性

[複製鏈接]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19 0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包子的挑逗性,來自於內容的暫時不可知,行為上的囊中探物之快,以及油然而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吃包子的過程充滿了樂趣性。許多人,尤其在他們過於飢餓的時候,常常錯過了這場好玩的遊戲。

包子安靜地在蒸籠內團身而坐,收口處有若干褶襇,外表憨厚敦實,甚至有點笨頭笨腦的。這個時候,肉眼是無法看穿包子內部的,但是想象和唾液分泌卻異常地活躍。其實包子內部無非是餡,餡則非菜即肉抑或菜肉混雜。這一點,我們在事前已經獲悉。不過,我們還是控制不住地要去想象:"這一隻"包子在熱力的作用下究竟會給我們的味覺帶來何種驚喜。就像一個景德鎮的工匠,臉上映著熊熊的火光,心馳神往地想象並且期待著一場驚世的窯變。

包子里的餡料其實也不複雜。菜、肉之外,不離姜、蔥、鹽、麻油或料酒。欲使餡料在蒸熟后產生濃郁且在分量上恰到好處的汁,關鍵在於拌餡時必須和入比例適當的肉皮凍。目前已遭濫用的"底蘊"一詞,用來形容肉皮凍與包子的內在關係,實在最適宜不過。此外,我個人並不喜歡任何一種單一餡料的包子,全肉或全菜的包子,味道略嫌單調,只能供嗜肉者或其對立面頻呼過癮而已;菜、肉的混編,不

僅豐富了質感上的層次,而且,我深信只有在肉、菜及麵粉這三種基本元素的交互作用下,才能使包子火熱的內籠中響徹一派雄渾的天籟。

包子既熟,只是完成了必要的一部分,吃包子是一個完全互動的過程,接下來,就要看我們的。我認為,要把一隻包子滿心歡喜地吃掉,應該嚴格遵循如下動作要領:

一、手心向上,食指、拇指、中指分別由包子底部按頂端及左、右三點持之,向嘴的一邊,留出充裕的可咬地帶;

二、咬開一處銅錢大的缺口(視包子尺碼而定,以8:1的比例為佳)之後,並不急於吞噬,而應先在水平方向對洞中之餡作一番近距離觀察,然後用舌尖輕點以便探測溫度,再張口作O形,上下唇密裹包子缺口處,此刻,宜合上雙眼,想象太空艙的對接;

三、調動丹田真氣,將包之餡汁源源不絕地吸入口中,任由其漫過舌面,再由口腔四壁細潤味蕾為了防止共同進退的餡團與餡汁被同時吸入,應於上下唇向下收縮的同時,順勢將舌尖前抵,既可送蠢蠢欲動的餡團回巢,又能於餡汁潺潺進入口腔之際,同步地享受到餡團的滋味和質感;

四、趁包子的餡汁尚未被完全吸盡,毫不猶豫地將包子一口(最多兩至三口)吃掉。整套動作,以貌似平常吃包,實則密吮其汁,大玩"太極推手"於舌尖而他人

皮和餡皆為預製,唯有餡汁天成。不過,一隻好的包子,不可能有太多的汁。像那種油汪汪的湯包,其實並不好吃,湯包的製作者看來並不能正確地認識湯和汁的區別。我曾在南京吃過一種淮揚湯包,皮薄"湯"大,包子之外,還發給吸管一根,俯首力啜之下,包子迅速萎縮,情狀殊為卡通。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沙發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19 08:30 | 只看該作者
一隻好的包子,不可能有太多的汁。像那種油汪汪的湯包,其實並不好吃,湯包的製作者看來並不能正確地認識湯和汁的區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3
 樓主| zxc2019 發表於 2019-3-19 08:31 | 只看該作者
目前已遭濫用的"底蘊"一詞,用來形容肉皮凍與包子的內在關係,實在最適宜不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