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可起誓的真正原因(一)

[複製鏈接]

1

主題

1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聖經當中,耶穌、雅各包括保羅其實都在講這個問題,就是關於不可起誓的問題,但是當你去看舊約先知的時候,或者偉大的亞伯拉罕啊、大衛啊、摩西啊,你會發現他們經常會向耶和華起誓,起誓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呢?

今天我們也會有醫治的服侍,我記得之前有一些人他們生病,然後來到我面前,我會為他們做服侍,希望能夠醫治他們,然後也是借著主的大能。在這個過程中呢,經常會有人向我表露出來這種態度,就是說,如果耶穌醫治我的話,我要給你奉獻多少錢。有的人有很大財物的問題,欠很多錢,然後到我這裡來,讓我幫他禱告。如果這個債務可以反轉的話,我以後不管賺多少錢,我要奉獻給教會一半。

親愛的們,我不是說這個不對,這個心主也紀念,非常好,這個是受聖靈的感動,愛的回應,非常的棒。但是請留意,如果你把它看做一個起誓的話,起誓就是發誓的意思,不是從神而來的啟示,如果把它看做是一個誓言的話,那麼你已經陷於到耶穌所說的這個,不可起誓的這一個囑託當中,它不是一個律法,而是一個囑託,祂為了能夠讓你明白救恩的問題。

我們直接進入到經文當中,馬太福音5章33-37節,我們看一下耶穌在講什麼?

5:33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

這個是指說什麼?什麼是吩咐古人的話?就是指舊約的話語。因為舊約的話語是指著古人說的。那麼這個概念是什麼?就是說,你願意向主許一個願,如果這個願要完成的話,那麼你要向主謹守你所起的誓。舉一個例子,如果你說:主啊,你賜給我一輛車,如果你賜給我這個車的話,我就要為你去傳十個福音。大概就是這種意思了,你想要一樣東西,或者是有什麼願望,你想向主要。當然起誓不僅僅是這一個含義,起誓有的時候也是為了用來作見證,沒有人為我作見證,那麼我要神為我作見證,所以我起誓,有的時候是這樣啊。但是我今天所講的起誓不是在講這個,我們留意看主耶穌在告訴我們什麼?

5:34隻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

5:35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5:36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

思考這一段話,耶穌這段話很奧秘,很有意思。過去人們認為起誓是一種敬虔的表現,意思是我向神說好了。可是今天耶穌說什麼?不要起誓。不要起誓的原因是什麼?36節,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也就是說,人們在起誓的時候,人們有一種幻覺,就是人們認為,人可以做到。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陷於到這一個怪圈當中,很奇妙的。

過去的那種認罪悔改的教導,不要誤會,聖經中有認罪,聖經中也有悔改,但是聖經中從來沒有認罪悔改,這是宗教發明出來的一個詞。所以人們認為認罪悔改是什麼?當你犯了一個錯誤的時候,你認為這個得罪神了,要向神說,噢,我認罪,願主再一次潔凈我,求你赦免我。然後呢,悔改是什麼?人們認為悔改就是我再也不犯了。親愛的,你有沒有意識到,在這一刻,他正在起誓。他說,我再也不犯了;神哪,我說了一個謊,我再也不犯了;我剛才腦子裡有一個污穢的思想,我再也不要這樣想了,你正在起誓。而耶穌說什麼?你不能。

有人說我能啊,你能的話為什麼還有下一次的認罪,就證明你上一次的悔改是說謊。如果你真的可以行為悔改,就不再犯了呀,你不用再認嘛?所以耶穌說,你們不要這樣說,因為你做不到。

5:37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注:或作「是從惡里出來的」)。

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用行為去成全律法?是還是不是?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耶穌曾經對法利賽人說:你們的父是魔鬼,因為牠是一切說謊之人的父。可是那些妓女、稅吏,我相信他們也都是會說謊的,為什麼耶穌在指著宗教領袖,說他們說謊?因為這是不同的概念。因為他們在教導律法的時候,他們在說我們可以做到,而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沒有一個站在講台上的人可以做到,他們在教導的律法,從來沒有做到!所耶穌說:你們的父是魔鬼。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起誓的思維是什麼?耶穌來帶來的是恩典,恩典就是耶穌自己。所以耶穌要讓人認識到你如何能夠進入到恩典的邏輯當中,人類的思維原來是律法的思維,在世界的律當中。所以人的思維就是律法,這是人一直以來的思維。所以耶穌要否定做工得工價的思維,用許多的比喻,許多的話語,可是人們當時很難明白,因為人的邏輯就是做工得工價。後來在耶穌上十字架之前,耶穌說:直到真理的聖靈來,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我說的話還不是完全的真理,因為你們現在還領受不了(參約16:13)。說你們尚且領受不了,但是真理的聖靈來能使你們認識到一切的真理,而那個就是在書信當中。

所以當你在福音書裡邊,你感覺到很困難的時候,你回到書信里,你會找到答案。保羅在羅馬書里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啟示,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羅4:4-5)。所以這裡邊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門,你一定要從這個門進到恩典當中,其它的門是不可以的。而我們面前有許多許多的門,這些門全都是一個思維就是做工的得工價,但是它不算恩典。

好了,回到起誓當中,起誓到底是什麼?我給你一個答案:起誓會讓人陷於到律法當中,他使人完全脫離了恩典的律。因為起誓的本質是,看一下羅馬書4章4節:

4:4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

而起誓是什麼?先得工價,后做工。有沒有意識到這個奧秘?當我們在禱告的時候,我們用起誓的心態去禱告的時候,我們會講什麼?願你成就這件事情,如果你成就的話,我要怎麼樣。在這一刻,你把耶穌當成什麼?當耶穌站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向耶穌要的時候,你說,求你幫我做這件事,如果你做了的話,我就要怎麼樣做。那麼這種思維你等於是在告訴耶穌,因為你知道我會這樣做,所以你才會給我。交換的思維,因為我們希望去交換。這個是完全錯誤,因為人們在交換的時候,已經把福音的概念忽略了。所以一個人如果他不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做成了一切工作的話,那麼他一定會想要交換。因為他覺得沒有白白的,這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嘛。

所以當一個人他去祈求醫治的時候,他的內心可能會在想:如果你醫治我的話,我要為你做什麼。我不是說這個錯誤,親愛的,你去做工,這是對的。你去傳福音這是對的,你去奉獻這也是對的,你去服侍這也是對的,但是,這不是交換的條件。因為你能夠得著一切的恩典,在你的生命中彰顯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耶穌已經付上了代價,而不是因為你將要付代價,所以神才給你。完全的思維的轉變。所以人類活在這種起誓的思維當中的時候,這種整體的思維,完全打破了恩典的原則。耶穌來的時候,耶穌帶來的是一個嶄新的邏輯,完全不是做工得工價。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他到你面前來,他說,如果主醫治你的話,你要給主獻上什麼,你可以告訴他,耶穌已經為我獻上了,不需要我獻上。但是你會不會獻上?你會獻上。可是你的獻上不是要作交換,是因為你領受了這一份的愛,是因為你感恩的緣故,而不是必要條件。不是說,你一定要這樣做,才能夠有這個果效,完全不同的,思維的轉變。

我們進入到下邊的經文,雅各書5章12節,雅各書在這裡邊同樣講到,我相信耶穌在馬太福音的那一段信息,雅各弟兄應該就在旁邊聽著,所以他說的和耶穌講的幾乎是一樣的。

5:12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為什麼?起誓代表著你正在陷於律法思維,起誓代表著你要為一個神的工作付上代價,或者說一個神的恩典,你要去做補償,說白了就是你認為你欠神的。人們為什麼會起誓?因為他覺得他欠神的,他要還上。所以耶穌在說什麼?你們聽到古人說的,要還你們的願。而今天耶穌已經替我們還完了。哈利路亞!

如果你在心裡邊,你仍然覺得我還在虧欠神,我需要還上的話。親愛的!福音在哪裡?耶穌並他釘十字架在哪裡?保羅在加拉太書上說,有人把耶穌並他釘十字架活畫在你們眼前的這個畫面,拿走了,是誰迷惑了你們,把它拿走了(加3:1)。所以當你覺得,你要為神的恩典付上代價的時候,你正在忘記福音,因為耶穌已經付了代價,而神今天要你相信的是這個。不要你付了,你只要安息,你只要領受,你不需要,你也沒有資格去付任何的代價。因為神唯一要的是聖潔的祭物,而這世上聖潔的祭物只有耶穌。哈利路亞!所以叫你把一切榮耀完全歸給耶穌,能讓你完全的行在恩典的邏輯當中。

所以雅各在講,不能夠在起誓,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留意,這一段話是在對信徒講,我在今天要再一次解釋關於審判的很重要的信息,我們今天不會再有審判,因為我們的審判已經審判在耶穌的身上。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你明白福音,明白恩典的話,你首先要確認的是你已經罪得赦免,因為審判已經審判在耶穌的身上。

那麼為何聖經中有的時候會講到,我們也會在審判之下?我希望你留意,在羅馬書8章1節裡邊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定罪了。這個「不定罪」的希臘原文和與哥林多書信裡邊的「與世人一同定罪」,這兩個定罪不是一個含義。在羅馬書裡邊這個定罪指的是完全的隔絕,所以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可能進入到與神完全隔絕的狀態,因為我們已經與主永遠聯合,永遠和好了,藉著基督的死,所以我們已經進入到至聖所。

所有的經文告訴我們,我們不會和主完全隔絕。但是在加拉太書裡邊,保羅說那些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這裡邊提到了隔絕,但不是羅馬書里的那個隔絕,而是在指隔置。就是說,你有一個手機,這個手機屬於你,但是你把它放在一邊他與你隔置了,但是它仍然屬於你,你隨時可以拿到它。但是當你不要拿到它的時候,它與你是隔絕的狀態,也就是說它對你沒有功效。所以這是在講一個基督徒在恩典中和在律法中的差別,如果你是信徒的話,那麼你永遠不會與主隔絕。可是當你選擇活在律法當中的時候,你正在活在一個耶穌的功效對你沒有用的這個狀態,永遠的隔絕和隔置,不是同一個詞,是不一樣的。所以這裡用中文比較難解釋出來,你可以去查考希臘文的原文。

那麼我在講關於審判,審判同樣也是具有兩個含義,第一種審判指的是神在末日的時候,對於所有的受造物的一次性判決,也就是啟示錄當中所說的白色大寶座,那個是對罪的審判。但是神不同的審判,另一個審判什麼?是神要給你發獎賞。這叫做什麼?基督的審判台,基督台,也叫做領賞台。因為我們做罪人習慣了,之前我們的思維是罪人的思維。所以每當提到審判,我們就想到的是做了什麼壞事神要審判我。神的意思是,你在我裡面所有的善行,你為主所做的工,你那些存在永恆的,我要記念你給你發獎賞。這個也需要審判,主要來判斷。哈利路亞!

保羅在哥林多書信里也講到同樣的問題,有的人工程是草木禾秸,有的是金銀。所以當火來的時候,草木禾秸都燒沒了。那個指的是什麼?就是如果你做的工,是出於肉體的話,那麼在領賞台前判斷的時候,那些肉體的就化成灰,因為神不紀念出於肉體的善行,所謂的善行,其實沒有用的。但是如果是借著耶穌的義,所賜之義所行出來的,也就是獻的燔祭,那些指的是什麼?就是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神所喜悅的,這指的是燔祭的層面。而燔祭的根源一定是借著所賜之義行出來,而不是借著肉體行出來。也就是說,他的本質是在關注福音狀態,你正在關注著福音而自然而然所有了的善行,這個是聖靈在借著你所做工,他們是金銀的事工。

而如果你是借著肉體,專註你的做工而做出來的行為,專註律法和行為本身而有的行為,不是因為專註福音而有的行為,這個是草木禾秸,而這些會化成灰。但是不代表你會受懲罰,你不會再受懲罰,因為懲罰在耶穌的身上。阿們!

所以你心裡知道,你在耶穌面前同樣會有一個審判,但是那個審判是對於你的善行的判斷,判斷他是否是出於神,還是出於你的污穢的肉體,所以是在判斷這個。這個同樣是指審判,審判不同的。

同樣聖經中還講到,另外的一種審判,因為第一次的審判,神在世界當中直接審判的當時的亞當,亞當吃了分別善惡樹之後,神一次判決,這個一次主動性的審判,它的判決效果,持續在整個的時間當中。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的肉體正在承受著當初神對亞當的判決所帶來的結果。

所以耶穌在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們身上(約3:36)。這個震怒不是說神一直在打擊他,而是神一次的判決,世界已經進入到一個被動的審判當中,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神聖的裁決。從此世界進入到律法的律當中,也就是使人死的律。而這個審判就像是一個電網一樣,它不是神的主動審判,而是當你碰觸的時候,這個電網會審判你,這個就是律法所帶來的審判。所以它同樣也有一個審判,這個指被動的判決。


-----美食家CY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6: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