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識

[複製鏈接]

141

主題

318

帖子

105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ngbaba 發表於 2019-3-3 1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如果炸傷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亂沖洗,最多滴入適量消炎眼藥水,並平躺,撥打120或急送有條件的醫院。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傷流血,應迅速用雙手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雲南白藥粉或三七粉可以灑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則應用橡皮帶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醫院清創處理。但捆紮帶每15分鐘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壞死。 手指切傷 1、如果出血較少且傷勢並不嚴重,可在清洗之後,以創可貼覆於傷口。不主張在傷口上塗抹紅藥水或止血粉之類的藥物,只要保持傷口乾凈即可。 2、若傷口大且出血不止,應先止住流血,然後立刻趕往醫院。具體止血方法是:傷口處用乾淨紗布包紮,捏住手指根部兩側並且高舉過心臟,因為此處的血管是分佈在左右兩側的,採取這種手勢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帶效果會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鐘必須將止血帶放鬆幾分鐘,否則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壞死。腦溢血 ★急救口訣:頭向側轉 ★典型癥狀: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由於氣溫驟降或情緒激動,突然發生口齒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屬要剋制感情,切勿為了弄醒病人而大聲叫喊或猛烈搖動昏迷者,否則只會使病情迅速惡化。 2、將病人平卧於床,由於腦壓升高,此類患者極易發生噴射性嘔吐,如不及時清除嘔吐物,可能導致腦溢血昏迷者因嘔吐物堵塞氣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頭必須轉向一側,這樣嘔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屬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腦壓。 酒精中毒 1、對於昏迷者,確保氣道通暢。 2、如果患者出現嘔吐,立刻將其置於穩定性側卧位,讓嘔吐物流出。 3、保持患者溫暖,尤其是在潮濕和寒冷的情況下。 4、檢查呼吸、脈搏及反應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復甦術。 5、將患者置於穩定性側卧位,密切監視病情,每10分鐘檢查並記錄呼吸、脈搏和反應程度。 失血性休克 ★急救口訣:嚴密觀察,防止失血。 ★典型癥狀:因意外事故而導致大量失血,血壓為零。 1、對於休克病人一定要注意,在用擔架抬往救治處時,病人的頭部應靠近後面的抬擔架者,這樣便於對休克者隨時密切觀察,以應對病情惡化。 2、在將病人送往醫院的途中,病人頭部的朝嚮應與載他的交通工具(救護車、飛機等等)前進的方向相反,以免由於加速作用導致病人腦部進一步失血。 3、如休克者是大月份孕婦,應讓她取側卧位,否則胎兒以及巨大的子宮會壓迫血管,致使回心血量減少,加重休克。 燙傷 1、用冷水局部降溫10分鐘。 2、用一塊乾淨、潮濕的敷料覆蓋。 3、傷處腫脹時,去掉手錶、手鐲、戒指等,將敷料輕輕固定包紮,注意不要太緊。 4、於傷處對側系往繃帶。 燒傷處理 1、若燒燒處皮膚尚完整,應儘快局部降溫。如將其置於水龍頭下沖洗約10分鐘。這樣會帶走局部組織熱量並減少一步損害。 2、用一塊鬆軟潮濕、最好是消毒的墊子包紮傷處。注意不要太緊。 3、若皮膚已被燒壞,用一塊乾淨的墊子覆蓋其上以保護傷處,減少感染危險。 胃穿孔 ★急救口訣:朝左側卧。 ★典型癥狀:胃潰瘍患者,突然發生無法忍受的劇烈腹痛,且腹部發硬發脹,即極有可能突發胃穿孔。 春節期間由於情緒波動或暴飲暴食之後,胃潰瘍患者很容易併發胃穿孔,一旦發生上述癥狀,應立即考慮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護車到達之前,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捂著肚子亂打滾,應朝左側卧於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於胃部右側。朝左卧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進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劇。 2、如果醫護人員無法及時到達,但現場又有些簡單醫療設備,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具體方法:將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嚨處,邊哈氣邊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後用針筒抽出胃裡的東西,這樣能減輕腹腔的感染程度,為病人贏得治療時間,記住此時病人也必須朝左側卧。 魚刺卡嗓 1、實行腹部擠壓(如病人懷孕或過肥胖,則實施胸部壓擠)。如患者無法站立,將其平放在堅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擠五次,再檢查有無將異物咳出。 3、如用手指掏挖異物時,只在看得到異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