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鍛煉身體,怡然身心

[複製鏈接]

32

主題

523

帖子

310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3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ike05 發表於 2019-2-21 2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然武學之道德
自然武學以自然門內圈手開端,歸根於無極道功。概括自然武學的精義,道德二字盡矣。
自然武學的拳法程序
自然武學的拳法程序,是循序漸進地逐步解決五個差別。
「幾無為,神變化」:
一、身體各部位之間的速度差別
解決的要訣為「萬形歸一」
二、萬形歸一與第一意識的差別
解決的要訣為「超聲柔音」
「神乎神乎至於無形,飄忽渺乎至於無聲」:
三、主觀選擇與如實反應的差別
解決的要訣為常意識之「神彌一悚」,是合拍搶拍的「視覺反應」之能。
四、預動截穴與隨性而為的差別
解決的要訣為潛意識之「神藏一悚」,是前知預見的「觸覺感應」之能。
「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
五、潛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差別
解決的要訣為無意識之「環中要妙」,拳法可成就為玲瓏合道的「自動反映」。
自然武學的四元道功
道立於一、真空妙有,萬法歸一、一歸於道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有之以為利」:
動功起始為識神「真一之形」;
靜功起始為元神「真一之氣」;
皆是萬法歸一。
由靜至動。「緣中一而二」,一動無有不動之動功的真一之形,是為形之「一橫」。
由動至靜。「緣中二而一」,一靜無有不靜之靜功的真一之氣,是為氣之「一豎」。
一動無有不動,風馳電掣天地眼是「地元」;
一靜無有不靜,回光蘊身天地心是「天元」;
天地眼者是一橫,天地心者是一豎。天元高於地元,故天地心高於天地眼。
以上在拳法為「有思至潛意識」之境界,在道功為「一重天、二陰陽」的萬法歸一之境界。功成之元神還只是先天陰神,所得為道德之「德」!
有而化無無中生有,「無之以為用」: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一歸於道!行、站、坐、卧,由有思過渡到無思,其方便之門為中軸空明站無極至無思睡圈。
道功無思睡圈雖然無心無眼,但小我的先天無極之根、十萬八千毛孔,與宇宙這個大我合一,至此方可「人元與道元」無不涵攝而生生不已。
以上在拳法為「潛意識至無思」之境界,在道功為「二重天、四陰陽」的一歸於道之境界。到此之元神成就為先天陽神,所歸為道德之「道」!
虛寂恆誠:
文天祥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愛因斯坦說「個人的生命,只有當它用來使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優美時才有意義」。
虛寂者,修鍊道功之法訣也。有也可,無也可,無可無不可,一歸於道則有無皆可。
道德經,南華經,周易參同契,儒釋道醫武取其精華,虔誠以敬而繼往開來行大同。
自然武學之道德,是「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持之以恆地使之成為有益於人類身心修養的一門專項學術。
                     杜心五自然門武術第三代傳承人
                        曾小平2019年2月21日

曾小平,字涵映。男,1958年5月出生,湖南省長沙市人,杜心五自然門武術第三代傳承人。年滿60歲開始,系統面授自然門武術。上午撰著書籍,下午3點到晚上9點回復諮詢並接待來訪者,非誠勿擾!聯繫電話:1354968025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1: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