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正在抓緊辦的這件大事 讓世界直呼:破天荒

[複製鏈接]

264

主題

264

帖子

168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清氣正 發表於 2019-2-1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破天荒速度!」

  中國的辦事效率,再次引發外媒驚嘆。

  1月29日下午,外商投資法草案再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是繼去年12月下旬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該法律草案后的第二次審議。

▲1月29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國人大網)  ▲1月29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國人大網)
  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內連續進行兩次審議,中國為外商投資立法按下「加速鍵」,這一信號迅速被外媒捕捉,並傳導至全球。

  在當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下,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

  擴大開放,中國是認真的。

  「一部專為改革開放開路的法律」

  「一部專為改革開放開路的法律」。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關於外商投資法草案的專題界面上,收錄了以此為題的一篇媒體評論。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形成了以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三部法律為主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體系。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外資三法」已經難以適應現實需要。

  「需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外商投資基礎性法律。」新加坡《聯合早報》發出如是建議。

  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再出發之際,外商投資法可謂生逢其時。

  據新華社報道,此次二審稿有關條款的變化更加突出「依法依規」、更加強調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並對涉及外商投資徵收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二審外商投資法的會議,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加開的。

▲1月29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國人大網)▲1月29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國人大網)
  依據相關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召開一次,一般在雙月的下旬舉行,不過有特殊需要時,可臨時召開會議。

  「專門加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足見這個議題意義重大。」新華社在報道中指出。

  同樣認為會議「意義重大」的,還有密切關注此事進展的各國商界領袖。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外商投資法草案目前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在中國的各國商會都受邀提出意見,他們也普遍對該法表示歡迎。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進展,並歡迎中方在投資轉型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表示。

  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的一位官員也稱讚說,「制定新法絕對是一個進步」。

  中國行動讓「強制技術轉讓」謠言不攻自破

  雖是「大踏步而來」,但這個進步卻到得並不突然。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小銳,雖然外商投資法草案兩次審議節奏很快,但在此之前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綜合各方意見,找出最大公約數,「實際上已經下了好幾年功夫」。

  外商投資法草案中,有一個條款格外受到外媒關注。

  去年12月一審的草案第22條規定:外商投資過程中技術合作的條件由投資各方協商確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

  「外商投資法草案擬禁止強制技術轉讓,強調互惠」,在草案一審后,路透社便以此為題進行了報道。

  報道指出,草案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力度明顯增強。

▲2018年12月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表年度報告稱,2017年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全球第一,有力推動了全球知識產權申請的增長。(新華社)  ▲2018年12月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表年度報告稱,2017年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全球第一,有力推動了全球知識產權申請的增長。(新華社)
  一段時間以來,有的國家以所謂「強制技術轉讓」為由,多次對中國發出指責。

  美國《洛杉磯時報》援引專家觀點分析稱,外商投資法將為外國企業提供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我們現在越來越尊重知識產權,」白明說,「所謂『強制技術轉讓』,純屬無稽之談。」

  白明指出,中國從來沒有強迫外國企業把技術轉讓給中國企業,技術轉讓是企業行為,政府無需干涉,但既然一些西方國家總是對此加以渲染,中國也不會迴避。

  「中國仍然並將長期是外商投資的一片熱土」

  不僅是抓緊審議外商投資法,中國也在用其他實際行動擴大開放。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注意到,中國正在繼續兌現關於在金融和汽車等特定行業放開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承諾。本周早些時候,標普獲准對中國國內債務進行評級,惠譽、穆迪、Visa和萬事達卡等其他一些美國公司也在等待獲准進入金融服務市場。

  在29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稱,中國的汽車行業也制定了時間表,最遲到2022年實現全面對外資開放。

  今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建設,成為中國對外進一步開放的首批直接受益者。

▲1月7日,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圖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中)在奠基儀式上。(新華社)  ▲1月7日,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圖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中)在奠基儀式上。(新華社)
  當時,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專程來到中國,他表示「很難想象一個汽車廠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工和開業」,對中國發展的速度和效率印象深刻。

  「我愛中國,並希望更頻繁地來到這裡。」馬斯克激動地說。

廣告
  他的這番話,無疑同時戳破了西方一些國家為自身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所找的借口。

  去年6月,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回應美方發布的所謂《中國的經濟侵略威脅美國及世界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報告時就表示:「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通過不斷推進市場經濟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政府治理和法治建設,為中國企業和所有在華的外資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制度條件,這也是中國成為多年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目的地之一的根本原因。」

  「中國將按照既定的改革開放節奏,繼續支持和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歡迎全世界投資者來華投資,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高峰說。

  而這也正是「馬斯克們」所樂見的,29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達到了41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2.9%。

  「總體上,中國仍然並將長期是外商投資的一片熱土。」苗圩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08: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