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借花獻佛」借的什麼花?獻給哪位佛?

[複製鏈接]

100

主題

106

帖子

756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緣來是您 發表於 2018-12-28 1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人對「借花獻佛」的理解是,拿別人的東西來做順水人情,饋贈並不發自本心,這個成語的現代解釋與它的內涵恰恰相反。

「借花獻佛」是佛教辭彙,講了釋迦牟尼佛在修成正果前與妻子夙世姻緣的一個緣起。

在修成正果前,釋迦牟尼經歷了多世輪迴。其中一世他是個婆羅門的修行者,叫善惠。有一次,十六歲的善惠參加僧侶辯論大會後,得到了一些供養,準備回雪山供養師父。

途中,他經過了一個叫蓮花城的地方。城內布置得異常莊嚴殊勝,原來燃燈佛要來此地說法教化了。善惠想,諸佛不希求錢財供養,最喜歡以法供養,可我還沒得法,就買花供佛吧。但是他找了所有的花店,也沒有買到一朵花。原來國王已包下所有花店,他要拿花供佛,下令不許再賣花給其他人。

善惠到處尋求,碰到了一個打水的青衣女子,發現她偷偷藏了七枝優缽羅花在瓶中。善惠特別高興,想要拿五百金買花。

青衣女子說,「我要用這花供奉佛陀的。」善惠問,「那你能否賣我五枝,你留著兩枝?」女子問他買花做什麼,善惠回答:「我想買花供燃燈佛,以求未來成就無上佛果。」

女子仔細觀察他,然後說:「我看你發心勇猛,求法精進,將來會成大果位。你如果答應我,在你沒得道之前,生生世世娶我為妻,在你得道后,允許我出家做你的弟子,我就將花給你。」

善惠說,「為了得道,我會捨棄一切榮華富貴,包括妻兒,你願意嗎?而且,倘若因為你的情愛,障礙我修道,你的罪業就大了。如果你能發願,將來絕不阻礙我所做的一切布施,我就答應來生娶你做妻。」

這對少男少女都有堅定的求道之心,於是互相應允承諾。女子將七枝花都給了善惠,其中兩枝讓他代為獻給佛陀。

當時國王與大眾都出城迎接燃燈佛,善惠也迅速趕到城門口,凌空將七枝優缽羅花拋向燃燈佛,五朵花花瓣朝下,像金色傘蓋一樣護住了佛陀頭頂,另兩朵青衣女子供奉的也綻放在佛陀的兩肩。

當時地面濁濕,還有一水溝,為了避免污水濺臟佛足,善惠脫下自己的鹿皮衣,平鋪在地,又將自己的頭髮也鋪上去,臉向下趴在泥濘之處,讓佛陀踩踏自己的身體而過。

燃燈佛感念到善惠內心的虔敬,於是為他授記,說:「在無量劫后,你必成佛,號釋迦牟尼。」這便是「借花獻佛」的來歷。
「借花獻佛」的「獻」,不只是表面的供奉,更象徵一種捨身求佛的虔誠。「花」,即「優缽羅花」(Utpala), 是梵語音譯,意為青色的蓮花。

青衣女子後來成為釋迦牟尼得道之前的妻子,即太子妃耶輸陀羅,皈依佛門后,她成為最早的比丘尼,證悟了阿羅漢果。
國王買花供養燃燈佛,當然也是真心,通過供佛脫離塵世苦海,建立自己的功德。但他不許他人買花供佛,所以他對佛的信是為私的、功利的;青衣女子供養佛是無私的,她能夠放下獨享,願意與他人分享功德。善惠和青衣女子,供佛都不是為求福報,只為真正的得道。

為了敬佛,善惠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所以「借花獻佛」,關鍵不在「花」,而是捨棄一切的至誠之心。

參考文獻:

    1.《過去現在因果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2.《佛本行集經·受決定品記第二》,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3.《成語大辭典》,石光中編著,西北國際,2009。
    4.《敦煌變文:石窟里的老傳說》,羅宗濤著,(台灣)時報文化,198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