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層開的重磅會議上 李克強有個新頭銜

[複製鏈接]

450

主題

451

帖子

290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今天來說國務院最近召開的一次會議。

  12月6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促進創新開放合作,推動落實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政策。

  成立四個月後的首次會議

  新華社的報道中,李克強的身份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之外,還有一個,即「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


  這個小組也是今年才有的。

  今年7月28日,國辦發布通知,國務院決定將「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調整為「國家科技領導小組」。

  新華社對此評論,這一變動「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重視和提升創新能力的決心,是聚焦爭創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更高起點上優化頂層設計、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聚焦。

  「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是1998年成立的。朱鎔基在作1999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曾提到,「國務院成立了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加強對科技教育工作的指導,中央財政較多地增加了對科教的投入。」

  這次調整不僅僅是名字的變化。

  「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是由國辦承擔的,調整后的小組辦公室設在科技部,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兼任。

  在人員配置方面,國務院總理擔任組長,國務院原副總理劉延東曾任副組長。調整后,組長仍由總理擔任,副組長換成了劉鶴,成員共14人,他們分別是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相關部委的一把手。


  新小組職責有三:

  研究、審議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及重大政策;討論、審議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重大項目;協調國務院各部門之間及部門與地方之間涉及科技的重大事項。

  政知君注意到,小組成立後人員曾調整,國務院副秘書長陸俊華取代高雨,成為新成員,但第一次全體會議一直沒開,直到4個多月後。

  「事關國家前途命運」

  這次開會的內容也值得關注。

  在會議上,李克強在提到創新的重要性時,提到「創新事關國家前途命運」: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形勢逼人,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機遇、困難和挑戰,要立足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發揮我國人力人才資源豐富、國內應用市場巨大等優勢,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划重點,國家的前途命運,形勢逼人,關鍵時期。

  會議提到的幾個點值得關註:

  其一,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其二,對基礎研究加大長期穩定支持,突出「硬科技」研究。

  其三,支持龍頭企業牽頭重大科技項目。

  其四,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

  其五,避免浮躁,嚴肅查處違背科研道德和倫理的不端行為。

  點兩個事兒。

  這場會議召開的同一天,華為公司確認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

  在孟晚舟事件發酵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刷屏。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認為「此次事件性質極其惡劣,嚴重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形象和利益」。

  據新華社稱,中國科協將以「零容忍」的態度處置嚴重違背科研道德和倫理的不端行為,取消賀建奎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參評資格。

  當然,一些關鍵舉措也在有序推進。在這次會議召開前(12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召開。

  李克強說,「要更大力度支持創新發展,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決破除制約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的不合理束縛。」

  那次會議指出,京津冀、上海、廣東等8個區域對促進創新的改革舉措開展了先行先試,去年第一批13項改革舉措已推向全國。

  會議決定再將新一批23項改革舉措向更大範圍複製推廣。


  集體學習

  十八大后,高層對科技的重視有目共睹,隨著國內國外形勢的變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愈來愈重要的位置。

  2013年9月30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那次集體學習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主題便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那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就提出了,「關鍵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中,至少兩次與前沿科技有關。

  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集體學習。2018年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集體學習。

  最後來看一下最近召開的兩次兩院院士大會。

  2016年5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這場會議規格頗高,共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


  在這場會議上,習近平說,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當前,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黨中央已經確定了我國科技面向2030年的長遠戰略,決定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兩年後的2018年5月,兩院院士大會召開。



  李克強作了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報告:

  「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外部環境錯綜複雜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國內長期積累的矛盾和新挑戰也很突出。我們既要對中國發展充滿信心,又不能急於求成,還是要埋頭苦幹。」

  也是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到,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他說,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