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與許定波聊習特會晤:繼續貿易戰,美國會比我們更難受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2-4 08: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眉山劍客  翻萬卷書,游千里路,會百家才。昨天 11:48

  12月1日,中美兩國首腦會晤,就貿易戰達成休戰共識,更為深入和細緻的談判將在接下來90天內進行。

  

  如何解讀這次會談成果?我的朋友,擁有美國經濟學和會計學雙料博士學位,現任中歐商學院會計學教授的許定波和我對此有一番探討。

  現將我倆討論放上來,請各位讀者朋友指教

  ————————————————————————————————————

  許定波:

  在剛結束的習特會談中,中方的讓步主要是立刻購買美國農產品和更有效地幫助美國控制毒品走私;美方的讓步是叫停增加關稅。其他問題都將在未來90天內爭取通過談判解決。

  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奇怪的分析,我也來說幾句,希望能幫朋友們增加一點信心。

  首先,這是一場中美兩國相對經濟結構和體量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以後的調整。

  調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戰爭,二是通過雙方都會感覺痛苦的談判。為了中美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和世界和平,談判的方式要遠遠優於戰爭,這也是中方在耐心推進的方向。

  第二,中國進入這場爭端並不代表中國經濟的失敗,也不代表自由貿易的失敗。

  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是開放和貿易。而美國也從貿易中獲益,這從跨國公司的巨額利潤和美國消費品價格的長期低廉中就可以看出來。

  美國的問題之一是國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還一個問題涉及人的妒忌天性。這與有些人看到一個比自己窮很多的鄰居收入快速上升而感覺到的難受完全一樣。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通過時間來適應,同時咱們建好圍牆。

  第三,中美貿易戰繼續下去不僅是我們難受,美國也同樣難受,甚至比我們更難受。

  在美國向中國徵收關稅的第一批500億美元產品中,中國產品超過美國進口市場份額50%的只有22%;第二批徵稅的2000億美元出口商品中,市場份額超過50%的有45%;剩下的2760億美元中國向美出口產品超過美國進口市場份額50%以上的佔69%,其中超過市場份額75%的更是佔比52%,而且這2760億美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消費品。

  因此,美國在中短期內很難找到其他國家來替代中國,限制中國這部分產品的進口更多是削弱美國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

  總之,貿易戰最終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結束是大概率事件,因為拖得太久會從根本上降低我們的優勢,現在吃點小虧把問題解決是長遠的佔大便宜。

  

  我的回復:

  你提到的幾個數據,我第一次看到。這些數據說明特朗普團隊選擇徵稅的產品對象,還是做了調查的。第一批徵稅產品,是要打擊中國出口,結果未必是減少美國進口,而是把市場份額轉給其他低成本國家,例如越南。第二、三批徵稅產品尋找替代國家越來越難,如果美國自己不能搞進口替代,就只能讓美國的消費者買單。

  那關鍵問題就是,這些加稅的產品,美國有多大的可能搞進口替代? 我猜一個估計方法是用這些產品所在的產業成本和利潤率與國外競爭者比較。

  如果美國加稅以後,能刺激美國的進口替代,美國會繼續打貿易戰;如果結果相反,美國企業將因為供應鏈的中斷而面臨更大的困境,並導致經濟大面積下滑,這樣才有可能放緩或停止貿易戰。

  估計要到明年中期才能看到美國第一階段加稅的影響。這裡討論的是單純經濟利益,還未考慮地緣政治和外交戰略的影響。

  據我觀察,習特會晤只是放緩了特朗普用加稅手段打貿易戰的升級步伐,同時埋下下一輪施壓的伏筆。

  中國的要求,如放開技術管制和給中國投資平等地位,並未寫入公報,突顯中國在貿易戰初期的弱勢地位。中國顯然是在爭取時間,以彌補核心技術的短板。

  至於控制毒品生產,從來都是中國的國策,寫到公報里是美方在玩弄話語權的雕蟲小技。這顯然是納瓦羅的傑作,他把中國的進口貨說成是毒品,卻不提美國的社會問題——即美國已成為世界毒品的最大市場。

  許定波:

  你說得有道理,關鍵就是看美國多大程度上願意打一場政治仗。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