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棣為何要冤殺大明神斷周新

[複製鏈接]

24

主題

38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冷風葉 發表於 2018-12-3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周新,廣東人,原名周志新,因為朱棣老是喊他「周新」,於是大家都這麼叫著,而他的原名反倒被人忘了。

周新最初在國子監學習,畢業后在大理寺任評事,因善於「決獄」被人稱頌。朱棣登基后聽說了周新的美名,就將他從大理寺調走,改任監察御史,專門從事監察工作。周新也不含糊,膽子特別大,無論什麼官員只要有違法亂紀的,他就敢於向皇帝直言彈劾,因此功勛貴戚見了周新,沒有不害怕的,便得外號「冷麵寒鐵」。

永樂元年,周新到浙江任職,「怨民系久,聞新至,喜曰:『我得生矣』。」

浙江人正翹首以盼好官的到來,可周新的浙江之行並不一般,因為他一踏入浙江地界,一樁人命案正等著他。

當周新走在浙江山路上時,首先迎接他的不是地方官民,而是令人討厭的一群蒼蠅,周新心想:不好,這蒼蠅在山裡扎堆,必有情況。於是他邊觀察邊跟著蒼蠅走,在半道上發現了一具屍體,周新仔細勘察了現場,除了死屍身上用布條系著一個小木印外,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他收了小木印,繼續趕赴杭州。

周新走馬上任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手下拿了自己撿到的印章蓋出來的字樣,到市場去買與此匹配的布匹,很快就逮住了「賣布人」。

周新馬上升堂,審訊此人,經不住周新嚴密訊問,此人很快交代了罪行:他見財起意,殺人拋屍。

一個無頭案沒怎麼折騰就給破了,受害人家屬甚至在接到破案通知時還不知家人已死。浙江任上一炮打響,周新「神斷」名聲不脛而走,積壓多年的陳案被周新一一破解。要說周新破案最有傳奇色彩的就是他與眾不同的破案思路與方法。

有一天,甲乙兩人爭一把雨傘,爭來爭去,鬧到了按察使大堂,周新接案后,讓兩人各自說出雨傘的特徵,誰知二人都說的很清楚。周新便宣布將雨傘一分為二,一人一半,讓他們回去。周新派人在路上跟蹤他們,便聽到某人說:「你這人太小氣了,你把傘給我不得了,這下可好,誰也用不了了」,案件已然清楚了,便捕來問罪。

還有一件奇案,有個浙江商人常年在外做生意,生意做的很好,後來想起要回家一趟,與許久未見的妻子溫馨溫馨,便日夜兼程往家走,一天晚上,商人心裡犯嘀咕,這一路上黑乎乎的,碰上劫匪怎麼辦,倒不如找個地方,將錢先藏起來,便安全了。想到這裡,商人就在附近一個祠堂停下,把錢藏在一塊石頭底下,然後回到了老家,將自己藏錢的事告訴了妻子。第二天一大早,商人趕緊去拿祠堂拿錢,可怎麼也找不到,沒辦法,便告到了按察使衙門。

周新聽完商人的陳述,問道:「你在外做生意長期不回家?」商人一聽官老爺這樣問話,心裡不高興,自己的錢丟了,他不查錢的下落,反問我的家事,但出於禮貌,還是回答了:「是啊」,剛說完,周新馬上就講:「這錢是偷你老婆的漢子偷的,不信馬上傳你老婆來問問」。一會兒,商人老婆被帶到大堂,面對赫赫有名的斷案高手,偷漢子心虛的老婆只好招認了,原來是躲在商人家裡的野漢子偷聽了商人說話,乘著黑夜迅速趕到祠堂把錢偷了。

根據大明律:商人妻子通姦,野漢子偷錢,兩人一同被判死刑。

周新除了做好按察使工作外,還經常微服私訪,監察浙江境內地方官的貪廉問題,還真別說,周新這一手特別有效。有一次,周新穿上下人的衣服,走到了一個縣裡,一到那裡,就聽當地的老百姓講,他們的知縣如何貪婪如何狠毒,周新留心了,在那個縣多逗留了幾天。有一天終於聽人說縣老爺出來了,只見那縣衙里出來一棒子人,耀武揚威的護著一個當官的,橫衝直撞地闖到大街上,周新來不及躲閃,當即被那縣官以「不敬」之罪逮捕入獄。

到了縣衙大牢,那縣令本來想好好教訓教訓這個不懂規矩的「下人」,但因聽說有個叫周新的大清官、老百姓喊他「周青天」的按察使馬上要到縣裡來,所以他不敢馬上用刑,就將那「下人」先關了起來。這下可便利了周新了解該縣知縣的情況,獄中被關押的許多罪犯都是被誣陷的,他們對知縣貪污之事十分了解,聊來聊去,便掌握了很多事實。隨後告訴獄吏,「我叫周新,就是你們縣老爺經常講起的馬上來這裡巡查的浙江按察使,趕緊把我放出去。」

獄吏不敢輕易放人,前去請示縣老爺,縣老爺一聽,頭「嗡」一響,完了完了,這下可栽了。趕緊奔向大牢,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訴自己不是東西,有眼不識泰山,邊說邊恭恭敬敬地將周新請出來。周新倒不是計較自己遭的罪,而是痛恨這個縣官的貪婪,他一出獄就給皇帝上書,將該縣令的罪行原原本本地報給朱棣,最終該知縣被查辦。

從周新的仕途生涯來看,他的官運不錯,節節高升,高升的原因似乎是由於他的耿直。說實話,歷代像周新這樣的直臣不乏其人,但他們的命運似乎都不好,這當然跟皇帝的昏聵有關。

耿直的周新漸漸被死神盯上了。

永樂十六年,「錦衣衛指揮紀綱使千戶緝事浙江,攫賄作威福。」錦衣衛頭子紀綱派人到浙江辦事,作威作福,周新要法辦他,被他跑了,告訴了紀綱,「綱誣奏新罪」,紀綱向朱棣誣陷周新,周新對朱棣說:「臣奉詔擒奸惡,奈何罪臣?」朱棣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就「命戮之」,殺了周新。臨死前,周新大呼:「生為直臣,死當為直鬼。」

直臣周新可能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為何而死,就連當時的許多大臣都不明白事情真相,大家紛紛為周新喊冤,就被判與周新同罪,這場風波才算壓住了。

其實周新悲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自己的「直」無意識地觸犯了皇帝的隱痛,他始終沒明白自己的監察是有限度的,皇權和皇權的變異體錦衣衛是根本不可能也不能被監察的,哪怕一點點的冒犯都會召開殺身之禍。

周新的悲劇大家有目共睹,大明官場上從此形成一種風氣,一旦大臣與錦衣衛勢力發生衝突,幾乎無一例外地以大臣「繳械投降」而收場,這一切都是由朱棣冤殺周新開始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7: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