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量子信息勿過分炒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1-23 0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11月22日 10:02 新浪科技綜合

  新浪財經APP縮小字體放大字體收藏微博微信分享84

  來源:中國科學報

  「有人宣傳說量子什麼技術馬上可以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不對的,量子技術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早。」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顛覆性創新技術主題論壇」上就量子計算機相關主題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近幾年量子信息「炒作太過分」。

  「量子世界確實神奇,但經過某些媒體、個別學者炒作以後,把量子信息弄得非常火,什麼靈魂、宗教這些自然界搞不清的都可以歸結於量子糾纏,這是不對的。」事後,郭光燦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後來有媒體採訪我,我當時講得不多,但我想強調的主要觀點是,量子信息是科學,不是玄學!科普不應當是科幻。」

  「超光速信息傳輸」和「瞬移」

  量子技術做不到

  「從經典工具邁進到量子工具新時代,這是量子信息誕生的重大意義。但是,儘管量子時代的前景非常輝煌,但是它的路很漫長。」郭光燦說,「量子技術可以給人類帶來什麼?有哪些潛在的應用?不能做什麼?哪些是非科學的玄學?必須講清楚。隨著人們研究的不斷深入,可用的量子技術會不斷開拓出來。」

  在可用的量子技術中,量子計算機是「最重要的」。但是,郭光燦強調,量子技術有兩點「肯定做不到」:第一,量子世界不存在「超光速的信息傳輸」;第二,量子信息不可能把人瞬時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

  人們對「超光速的信息傳輸」的誤導,源於量子糾纏。「量子糾纏非常奇異:A、B兩個糾纏粒子,對其中一個粒子的『測量』便瞬時引起另一個粒子的狀態發生變化——這種瞬時的變化被認為是超光速的通信、『幽靈般的超距效應』。」郭光燦說,其實,和經典世界一樣,量子世界並不存在超光速的信息傳輸。

  「那麼『幽靈』究竟是什麼?事實是,兩個糾纏粒子之間的瞬時變化無需(未發生)任何信息的傳遞,真實的物理原因是它們的『量子關聯』。」他說,量子關聯是產生這個現象的本質因素。

  而所謂量子信息技術可以把人瞬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只存在於科幻電影里。

  「可以負責任地說,量子技術肯定做不到瞬移,這不是技術達不到,而是原理不通。」郭光燦說,「把科學幻想和神話當成科學知識來傳播,是將量子力學妖魔化。」

  量子計算機最大的不同:并行運算能力

  談到量子計算機,郭光燦院士首先提到了「摩爾定律的終結」。

  「一旦摩爾定律終結了,什麼技術能繼續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量子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機與經典計算機的最大不同,是來自於量子世界特性的并行運算能力——量子計算機就是靠并行運算能力來加速運算速度的。」

  美國數學家Peter Shor提出了一種可以求解大數質因子分解的演演算法——「Shor演演算法」,這種方法可以破解當前已被廣泛使用的公開密鑰加密方法(RSA加密)。但是,這種演演算法要想分解一個位數較多的大數也是非常困難的。

  郭光燦舉例說,比如要分解一個129位大數的質因數,有科學家曾用1600台計算機花了8個月的時間才分解成功——這也正是這一加密方法被廣泛應用的原因。然而,一旦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幾秒鐘就能破解。

  也就是說,一旦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現在廣泛使用的公開密碼體系將會瓦解。郭光燦說,最近美國已經宣布要把現有的公開密鑰分期分批淘汰,這也是因為「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已不再是遙遙無期了」。

  「經典計算機跟量子計算機相比,就好像算盤跟經典電子計算機相比一樣。因此,一旦通用的量子計算機問世,人類社會將會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郭光燦表示。

  中國量子晶元「超導路線」遠遠落後

  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就布局了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如今逐步聚焦到半導體量子晶元和超導固態體系。郭光燦介紹說,目前這兩個領域的進展各有千秋。

  超導體系方面,郭光燦說:「超導固態體系的好處是可擴展,缺點是量子相干性非常脆弱——如果量子計算機還沒來得及解決問題(量子相干性)就被破壞掉,那麼運算就失敗了。因此,(對於超導路線)量子容錯是一個關鍵問題。」

  對於半導體量子晶元,郭光燦說,國際上目前已製備出三個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元;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目前也已經做到三個量子比特,基本上達到國際水平。

  但郭光燦表示:「半導體路線雖然有進展,但是離終點還很遠。」他還提到,在超導量子晶元方面,國際上比較領先,相干時間已經延長到100微秒,量子比特數做到了十幾個,而國內在超導路線上遠遠落後。

  「量子計算機的主要困難,除了量子晶元的量子比特數要達到一定數量(可實用的量子計算機可能至少需要1000個物理量子比特)之外,還要求量子相干時間足夠長,這需要採用量子糾錯和容錯技術,然而這兩項技術都很難實現。」郭光燦說,雖然理論上能夠解決,但做起來極其困難。

  「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問題。」郭光燦介紹說,其所涉及的硬體問題包括量子晶元、操控系統、測量系統等的研發以及用於製備量子晶元的材料等;軟體包括量子編碼、量子軟體、量子系統的結構等。

  「量子計算器」可能先出現

  關於「量子計算機何時能夠實現」這一問題,美國總統科學技術辦公室曾於2017年7月發文稱:「預計幾十個量子比特、可供早期量子計算機科學研究的系統可望在5年內實現。」歐盟委員會則在2017年5月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歐洲量子會議上發布《量子宣言》,計劃「5年內發展量子計算機新演演算法,5~10年用大於100物理量子比特、有特定用途的量子計算機解決化學和材料科學難題」。

  加州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學家John Preskill曾提出「quantum supremacy」(被譯作「量子霸權」),用以表達一旦研製成功,「量子計算機將擁有傳統超級計算機所不具備的能力」。

  對此,郭光燦表示,要實現quantum supremacy,量子晶元的量子比特數起碼要達到100個左右,「也就是說做到經典計算機沒有辦法超越的水平可能要到100個邏輯比特左右」。

  不過,郭光燦認為,即使實現了「量子霸權」,其應用也非常有限,「只能用於功能比較低級的應用,而且是專用機不是通用機」。

  專用機是指在相干時間內處理特定任務的機器。不過,專用機儘管低級,其五臟俱全。「就像電子計算機普及以前,電子計算器先普及一樣,雖然功能很差,但它數據運算很全。將來很有可能是量子計算器產品率先上市。」郭光燦認為。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