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能力之間的正相關意味著,假如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如數學能力)超過平均水平,那麼她在另一個領域(如語言能力)也更可能超過平均水平。所以,我們可以用一種有價值且靠譜的方式去「壓縮」認知能力。只需要把一個人的智力表現投影到主成分軸上,就能得到一個智力量化后的簡單的數字值:普適因子g。良好的IQ測試,就是對g值進行估計。
g值,預測你是不是天才
g值能夠預測出天才嗎?
有一個例子是「數學早慧少年研究」。這項縱向研究的對象是在13歲之前被認定為有數學天賦的少年,他們的數學能力是人群中的前1%。而在這組裡處於top 20%,他們的數學能力可以算是萬里挑一!
調查發現:即使這組人都擁有數學天賦,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有驚人差距。在中年時期,居於top 20%的人被授予專利的可能性是bottom 20%的6倍。獲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等領域博士學位的可能性是後者的18倍還多。在排名前50位的研究性大學獲得相應領域終身教授的可能性是後者的8倍多。

圖 | 《模擬遊戲》
因此,可得出這樣一個較合理的結論,g值可以作為個人智力的衡量標準,雖然粗糙,但可以用它作為同一基準進行有效的橫向比較。
無與倫比的g值,能遺傳不?
智商可達1000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假設是:人的認知能力強烈受遺傳學影響,即g值是可遺傳的。
這個假設是有足夠證據支持的。事實上,行為遺傳學家和雙生子研究者羅伯特·普羅明(Robert Plomin)指出:「g值受到遺傳的強烈影響,二者相關的證據強度要比任何其他人類特徵都更強。」
2對家庭雙胞胎及收養孩子的研究表明,兩個被研究者智商的相關性與其相互之間的親緣關係的遠近(即基因的相似性)呈正相關。研究者發現家庭環境只會對結果造成很小的影響:在同一個家庭撫養的無親緣關係的兄弟姐妹,在認知能力上的相關性幾乎為零。在不同地區及不同國家所做出的大量研究,這一結論都是一致的。
不考慮物質條件制約,遺傳因素似乎會決定個體認知能力的上限。但是研究中由於對象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如貧困、營養不良或者缺乏教育的影響,估計出來的遺傳性可能會小很多。當處於環境不利的條件下時,個人是不能發揮自己全部的潛能的。
超級智能,
是造福後代還是催生極度不平等?
超級智力可能是一個遙遠的遐想,但有一些微小卻有重要意義的進展卻有可能在近期實現。大量的人類基因組數據以及與之相應的表現型(個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會大大加深我們對人類遺傳密碼的認識能力——特別是預測認知水平的能力。
詳細計算預示,需要對數百萬對表現型-基因型同時進行統計學檢驗才能將相關的遺傳位點定位出來。考慮到基因分型成本的快速降低,這種分析很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如果現有的遺傳預估可用於智商預測的話,基於基因組的智商預測的精度將要高於目前智商在人群中的標準差的一半(亦即正負誤差在10個IQ值以下)。

adaderana.lk
一旦有好的預測模型,它們即可在生殖領域得到應用。從胚胎的選擇(選擇哪個體外受精卵進行植入)延伸到基因編輯(例如,使用CRISPR技術)。在前者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在10個左右的不同的受精卵中選擇那個IQ高15分或更多的進行植入,以提升後代智商。
這個智商區別可能決定這個孩子將來是在學業上有困難,還是能夠取得好的大學學位。單細胞基因組提取和測型技術目前已經很成熟,唯一剩下的挑戰則是如何基於基因型對複雜表型進行預測,進而用於指導胚胎選擇。這些技術實施過程中的費用將低於許多私立幼兒園的學費,並且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更長遠。
與之相關的道德倫理問題十分複雜,值得我們現在就開始認真思考和對待,因為以上情況可能會在短期之內變成現實。每個國家都會相應制定出關於人類遺傳工程的法律法規,但我們可以預計不同國家的制度將會有所不同。幾乎可以肯定,一些國家將允許人類遺傳工程技術的實施,因而為能承擔起輔助生殖技術費用的全球精英們敞開大門。和眾多技術一樣,技術實施最先的受益者往往都是有錢和有權的人。
但我相信,最後許多國家不僅會將人類遺傳工程合法化,而且還會將其作為國家醫療保健系統的一部分供人們自願選擇。如若不然,它就將帶來一種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不平等。
作者:徐道輝
翻譯:曹凝萍
編輯:Ent,Iris
參考資料
1.Hsu, S.D.H. On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ce and other quantitative traits. Preprint arXiv:1408.3421 (2014).
2.Plomin, R. IQ and human intellig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65, 1476-1477 (1999).
3.Zuidhof, M.J., Schneider, B.L., Carney, V.L., Korver, D.R., & Robinson, F.E. Growth,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commercial broilers from 1957, 1978, and 2005. Poultry Science 93, 1-13 (2014).
一個AI
倘若胚胎選擇了,不健全的孩子會不會都被拋棄……
本文來自果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