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越來越像微信的WhatsApp,能成功變現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1-22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11-22 09:52公司/Instagram/Facebook

  在2018年之前,WhatsApp是全球唯一一款月活用戶超10億人的即時通訊應用。中國的社交之王騰訊,其微信與 Wechat 的合併月活用戶,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才首度突破這個數。

  但WhatsApp到如今還沒有真正變現。

  

  在普通P2P消息傳遞中,在聊天對話之間添加廣告會讓人感覺是垃圾郵件。WhatsApp是一家高度關注用戶的公司,似乎不太可能通過在那裡引入廣告來損害P2P消息傳遞體驗。

  一切皆有可能。

  今年8月,WhatsApp宣布,它將通過WhatsApp Status在其平台上發布廣告,WhatsApp Status是一種用戶發布的內容在24小時後會消失的應用程序,類似於Instagram、Facebook或Snapchat Stories。WhatsApp還表示,它將推出企業API賬戶,幫助企業在WhatsApp上接觸客戶,並允許企業在Facebook上發布的廣告能夠接觸到WhatsApp上的客戶。該公司希望憑藉這三項舉措推動變現。

  然而,WhatsApp變現的故事並不僅僅是發布廣告那麼簡單。這款應用被認為是一款反廣告應用,並且正在取代簡訊,全球智能手機用戶都可以使用它來與他人交流。

  當Facebook在2014年收購WhatsApp時,它承諾WhatsApp完全獨立。早期,WhatsApp在平台上啟動了端到端加密,這堵死了WhatsApp上的任何形式的廣告,因為當時該應用沒有也無法捕獲任何有意義的數據來推送定向廣告。

  但是,之後Facebook強迫WhatsApp和Facebook的其他產品共享數據。這沖淡了WhatsApp的反廣告立場,讓該公司的創始人失望和痛苦,並就此退出。WhatsApp也逐漸成了假新聞的溫床,通過分享錯誤信息,製造了私刑暴民而奪走無辜者的生命。

  尊重用戶隱私與分發廣告獲得收益的對立,以及讓企業連接用戶與控制垃圾郵件的矛盾,仍然是WhatsApp面臨的未決問題,這可能是它尚未在平台上公開變現的原因。WhatsApp所宣布的變現計劃可能會如何展開?成功的機會何在?對應用用戶又有哪些潛在影響?

  WhatsApp的反廣告初心

  自成立之日起,WhatsApp就以反對廣告的公開立場著稱。聯合創始人Brian Acton從內心痛恨廣告,並在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簡·庫姆(Jan Koum)的辦公桌上貼了一張「沒有廣告,沒有遊戲,沒有噱頭」的便條,作為WhatsApp的指導原則。

  在創立WhatsApp之前,這兩位創始人都曾在雅虎工作,雅虎是當時領先的一家科技公司,幾乎所有的錢都來自廣告。Acton曾表示:「我在雅虎工作過,那裡總是有在頁面上放更多購物廣告的爭論。那段回憶並不美好。"

  

  布萊恩·阿克頓放在簡·庫姆桌上的便條

  WhatsApp最初在iOS之外的所有平台上都是免費的,iOS的終身費用為1美元(後來改為每年1美元訂閱費)。被Facebook收購后,WhatsApp在所有平台上都變為免費。

  在2014年2月被Facebook收購后,WhatsApp創始人也自豪地展示了「沒有廣告,沒有遊戲,沒有噱頭」的紙條,並表達了他們對廣告商業模式的蔑視,和對用戶隱私的尊重。

  至於變現,Koum在WhatsApp博客上寫了一篇探索非廣告收入模式的文章:

  「人們可能會想知道我們如何在不收訂閱費的情況下保持WhatsApp的運營。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測試用WhatsApp訂閱你想收聽的企業和組織。這包括就最近的交易與你的銀行溝通,或者就航班延誤與航空公司溝通。我們此前通過簡訊和電話獲得這些信息,我們想讓WhatsApp更便捷地做到這一點,同時還能給你沒有第三方廣告和垃圾郵件的體驗。"

  基於對隱私的重視,WhatsApp甚至於2016年4月在平台上推出了端到端加密。

  另一種消息和社交應用的變現模式,主要是由騰訊建立的。騰訊通過微信建立了一個由計程車、支付、電商等組成的超級應用生態系統。在消息傳遞之外,騰訊也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它將通訊作為社交層,幫助用戶發現朋友和社區,一起玩遊戲。

  但是到目前為止,WhatsApp從未表現出建立這樣一個超級應用生態系統或遊戲平台的絲毫傾向。

  WhatsApp是如何向廣告敞開懷抱的?

  當WhatsApp被出售給Facebook時,兩家公司都聲稱不會共享任何數據,它們將繼續完全獨立運行。

  就連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也說過,「我個人認為廣告不是賺錢的方式。「

  然而,2017年4月,也就是WhatsApp實施端到端加密之後不久,Facebook改變了立場,迫使WhatsApp用戶要麼與Facebook分享部分個人數據,要麼完全停止使用WhatsApp。

  數據共享包括手機號碼的關鍵數據點和某些其他特徵,例如讀取最近瀏覽、設備標識符、操作系統,以及可能正在聊天的人的手機號碼等。這導致了WhatsApp的兩位聯合創始人Koum和Acton離開。

  Facebook聲稱這樣做是為了減少WhatsApp上的垃圾郵件,並通過在Facebook上提供更好的朋友建議和發布更好的廣告來改善用戶體驗。

  一種可能是,如果A經常在WhatsApp上與B聊天,但A在Facebook上不是B的朋友,那麼A現在可能會在Facebook上以朋友身份出現。當然,也可以通過優先考慮WhatsApp上好友的內容來改善Facebook的新聞,因為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大多數P2P對話實際上發生在WhatsApp上,而非Facebook Messenger上。因此,Facebook可能會使用WhatsApp對話來改善朋友建議和新聞反饋體驗。

  由於Facebook在收購WhatsApp時沒有披露這種數據共享的可能性,歐盟對Facebook罰款1.22億美元。但從此刻起,Facebook和WhatsApp成為了改進廣告的同謀。

  收購時,Koum在公司的博客上寫道,「……仍然不會有廣告打斷你( WhatsApp用戶)的交流。「因為在WhatsApp Status上投放廣告不會中斷兩個用戶之間的通信。

  在2018年4月與WhatsApp和Facebook員工的一次全體會議上,一名員工問及WhatsApp的廣告計劃,Koum首先表達了他對廣告的反感。但他補充說,如果廣告不可避免,將它們放在「狀態」中是最不具侵擾性的方式。

  

  但最終違背Facebook收購WhatsApp時所做承諾的,不是在WhatsApp狀態上發布廣告,而是Facebook通過強制數據共享來損害WhatsApp用戶隱私的核心價值。強迫數據共享對於Facebook從WhatsApp賺更多錢至關重要,但也帶來了其他影響。Facebook現在對大多數WhatsApp用戶都了如指掌,在WhatsApp狀態下向他們展示目標明確的廣告,這侵犯了用戶隱私。

  沒有有效的用戶數據廣告目標如何在WhatsApp上運行?

  WhatsApp推出廣告的難點,是它是一個端到端加密平台。它對對話消息的內容一無所知,包括語音和視頻呼叫、實時位置或WhatsApp狀態。因此,除了用戶的手機號碼、姓名(可選)、上次瀏覽的時間以及與之聊天的人的手機號碼等基本細節之外,它什麼都不知道。此外它主動選擇了不收集GPS位置。

  雖然WhatsApp月活用戶超過15億,但在其平台上推出廣告需要它解決廣告運作的基本問題。 WhatsApp沒有任何定向信息,如年齡、性別、興趣、行為數據等。沒有任何目標的廣告會損害WhatsApp用戶的體驗,也會浪費廣告客戶的營銷資金。例如,向有嬰幼兒的父母展示尿布廣告會帶來轉換,但同樣的廣告也可能會浪費在單身漢或老年人身上。

  在沒有任何有效的定位數據的情況下,WhatsApp別無選擇,只能依靠Facebook或Instagram提取用戶的目標數據,來進行廣告投放。用戶可能在WhatsApp、Facebook和Instagram上使用同一手機號碼,WhatsApp可以從后兩者中獲取目標數據,這兩者都有足夠的數據用戶來運行高質量的營銷活動。在數字廣告方面,Facebook Inc.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

  然而,由於這種策略依賴於電話號碼,因此想要避免在WhatsApp上接收廣告的用戶,可以選擇從Facebook和Instagram上刪除他們的電話號碼,或者為他們的Facebook和Instagram添加不同的手機號碼(在人們經常使用雙卡手機的印度等國家/地區很容易做到)。

  另一種選擇可以是使用廣告ID。這是每個移動設備獨有的標識符,並且由移動操作系統提供給網際網路廣告播放器,作為Facebook系列應用之間的公共標識符。由於WhatsApp是一個移動消息應用程序(訪問網路版需要WhatsApp移動應用程序處於活動狀態並連接到網際網路),並且大部分Facebook和Instagram用戶都可以通過手機訪問這些服務,因此常見的廣告ID會更容易識別Facebook應用程序系列中的同一用戶。

  10月17日, 在WhatsApp測試版中,用戶被要求將他們的WhatsApp帳戶鏈接到Instagram或Facebook帳戶。預計新功能可以通過WhatsApp恢復一個人的Facebook帳戶或自動分享WhatsApp狀態更新到Instagram和Facebook。後者消除了創建內容並手動發布到多個Facebook系列應用程序的痛點。它還有助於向Facebook的核心產品發布內容,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放棄了Facebook。

  但同時,WhatsApp和Facebook / Instagram帳戶之間的聯繫也有助於解決廣告用戶定位的問題。

  WhatsApp廣告的利好與利空

  好消息是,WhatsApp Status的用戶數量一直在增加。在所有Facebook應用中,WhatsApp版本的Stories功能擁有最高的日活用戶。由於Facebook預計Stories很快將超過Feed分享,這預示了WhatsApp的變現。

  

  谷歌趨勢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

  WhatsApp版的Stories功能擁有非常好的使用和參與度。然而,目前Stories廣告可以跳過。TechCrunch的Josh Constine就希望Facebook的應用程序在Stories中實現不可跳轉的廣告,並以高價變現。著名的技術和戰略作家Ben Thompson曾建議,由於Stories導致更高的視頻內容消費,因此它實際上是品牌廣告的理想選擇,因此它更適合Facebook的變現。

  此外,WhatsApp用戶的主要基礎是新興市場,如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西班牙等。這些市場的廣告收入會低於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市場。儘管WhatsApp Status上的廣告可能成為長期贏家,但短期內的絕對收入量可能會更低。

  其他變現領域

  WhatsApp的另一種獲利方式是企業API帳戶。企業在WhatsApp上向用戶發送消息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些消息也是端到端加密的。與SMS成本相比,這些消息的定價非常貴。

  以WhatsApp的最大市場印度為例,它在那裡擁有2億月活用戶,企業在WhatsApp上發送消息的典型成本幾乎是常規SMS成本(0.1盧比與0.7盧比)的7倍。儘管如此,企業仍然選擇WhatsApp,因為與SMS相比,WhatsApp的發送成功率很高。

  在印度,由於號碼不正確,簡訊通常會有50%的失敗率。此外印度用戶經常更改號碼。為了讓交易更加愉快,WhatsApp計劃更快地響應企業客戶,提供更低的信息傳遞成本。

  每當用戶在外部服務上進行交易時,例如在MakeMyTrip上預訂票證或在BookMyShow上預訂電影,在購買之後,用戶通過「默認選擇加入」選項來接收預訂相關的提醒。(可以選擇退出,但大多數用戶通常都會使用默認選項。)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好處是通過更豐富的媒體格式(例如圖像而不是普通的SMS文本)獲取票證或預訂細節。

  但是,採用這種方法的風險在於,最終它可能會為用戶帶來類似垃圾郵件的體驗。目前,WhatsApp僅為企業帳戶API開放了一組有限的業務,而且目前只對印度約90至100家企業開放,如MakeMyTrip、BookMyShow等。

  但是,由於它可以擴展到Facebook頁面,或者類似Twitter賬戶自助服務模式的自助廣告模式,因此WhatsApp用戶遭受垃圾郵件的風險很大。在獲取用戶同意接收企業消息時,WhatsApp並未進行真正的驗證,垃圾郵件發送者和不道德的企業可以繼續創建新的WhatsApp企業API帳戶,在WhatsApp上發送垃圾郵件,在被舉報后則再次創建新帳戶。 WhatsApp上的垃圾郵件甚至比Facebook或Instagram更嚴重,因為每條WhatsApp消息都作為通知推動,這會破壞用戶的注意力。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WhatsApp只能手動批准企業API帳戶給高質量的企業。但這也可能限制變現的規模。

  在Facebook的另一消息應用Messenger上,企業只能向在Messenger上跟蹤他們的用戶發送消息。從技術上而言,這裡沒有「垃圾郵件」。如果一個商業賬戶向用戶發送了過多的消息,它很可能會被忽略。

  微信則創建了兩類商業賬戶:訂閱賬戶和服務賬戶。訂閱帳戶每天可以向用戶發送一條消息,來自訂閱帳戶的所有消息都進入一個特定的子類,該子類從不向用戶發送任何通知或提醒。如果用戶明確對某個業務感興趣,他/她可以進入該子類,然後消費該企業發送的內容。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1-22 10:47 | 只看該作者
微信上的服務賬戶每周只能發送一條消息,這些消息會出現在主消息部分。服務賬戶的數量非常有限,內容必須是純粹交易性質的。在訂閱和服務賬戶中,如果用戶回復了企業的信息,企業可以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無限次回復用戶。然而一旦用戶投訴,該賬戶很快會被屏蔽。在這兩種情況下,微信都不會對向用戶發送信息的商家收費,因此這對它的變現並不重要。

  為了控制用戶收件箱中雜亂的企業信息,人們可能會期待WhatsApp在企業賬戶中採用類似模式,將商業信息推送至後台。但這也會讓企業質疑,為什麼他們要向WhatsApp支付額外費用來傳遞信息。

  如果WhatsApp能夠像印度的一些應用程序一樣,建立管理簡訊收件箱的功能(例如:微軟簡訊管理器、TrueCaller、PayTM、Hummer等),或許它能提供更好的體驗。

  WhatsApp的第三項變現舉措,是允許企業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發布廣告,在WhatsApp上與客戶展開對話。Messenger上的商業通信一開始並不成功,Facebook為此推出了額外的聊天功能。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種從廣告或公司網站開始與企業對話的功能理論上很有用,但這一舉措的收入,歸根結底應該歸屬於Facebook,因為廣告是在Facebook或Instagram新聞源上運行的。

  這種模式的問題在於,它有破壞Facebook廣告模式的風險。一旦消費者點擊Facebook廣告,開始與WhatsApp上的一家企業對話,該企業將來可能不會在Facebook上做廣告。

  作者:王倩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7: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