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菲特投資法則: 利用「人性的弱點」來賺錢, 看懂少奮鬥十年彎路

[複製鏈接]

120

主題

332

帖子

43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ishanluo17 發表於 2018-11-22 0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其收益率除了在2001年和2008年為-6.5%和-9.6%之外,其餘均為正收益。截至去年年底,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資產已經增長了10880倍,每年的增長率為19.1%。

這一數字不說後無來者了,但前無古人是肯定的了。

如何成為巴菲特那樣的投資者?

為什麼他的那些投資理論看起來很簡單,實際做起來卻是很難?

想要成為巴菲特那樣的傳奇,需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首先,你得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投胎技能「,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好的年代。二戰之後,美國全面崛起,開始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國內經濟蒸蒸日上,國內企業盈利不斷,所謂個人命運即國家命運的縮影,巴菲特的成功和他所處的歷史背景有著必然的關係。

其 次,你需要懂得如何投資自己。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談到過:「沒有人能拿走你自身學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投資潛力,只是他們不知道去做罷了。 「在剛成年的還是,巴菲特就知道如何去投資自己,當時他用了100美元去上了一節卡內基的公開課,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同時,你還需要具備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巴菲特的搭檔芒格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價值投資就好比賭馬,如果你總是選擇賠率最高的那匹馬,那麼你永遠沒機會賺大錢,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別人把賠率標錯的時候下個重注。現在有許多人都會投資,在這裡介紹《投資的邏輯》,這本書能夠讓大家更加了解投資,大家可以看看。

巴菲特和芒格的能力就是在這駁雜的世界里,找到那匹被標錯賠率的好馬。這就需要非常好的判斷力以及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就這一點,很多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堅持和自律同樣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巴菲特在二十歲之前就把奧馬哈圖書館內全部關於投資的書讀完了,二十歲之後,他遇上了本.格雷姆,從那至今的幾十年,巴菲特都在這一條路上銜枚疾走。這樣的堅持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同時,他總能堅守自己的底限和信念,只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錢。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界限,對於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機會,他會心甘情願的走開。

對於如何培養成功的基本素養,巴菲特常說:「現在雖然我已經八十多歲了,但我每天都會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因為我非常喜愛我的工作。「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之所以做投資不能取得成功,原因就在於缺乏成功的基本素養,比如勤奮、努力、激情、樂觀……除了吃飯睡覺和一點點的娛樂時間,你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吸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過程中。




拿起相關書籍一看就是幾小時,孜孜不倦的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從這萬千條複雜的資訊中,吸取其中那對自己有用的幾縷信息,再做出勝率最高的決策。

俗話說得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如果你做投資沒有成功,那麼很可能你做其他行業也不會成功。雖然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但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功,都不會脫離它所需要的基本準則。

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讓雪球滾得足夠大。如果你每天吃的都是炸雞可樂之類的垃圾食品,經常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整天,缺乏運動,那你覺得自己能夠蹦蹦跳跳的活到80多歲嗎?不論是投資還是長壽都需要保持理性的生活方式,巴菲特不抽煙、不喝酒,每周最大的滿足可能就是去牛排館吃一頓牛排,唯一奢侈的開銷就是私人飛機了。

現在,你還覺得巴菲特的投資方法簡單嗎?

如何才能遠離虧損?

世人皆為漲跌苦,唯有線圖最清楚。




在股票市場里,風險是要自己承擔,而獲利當然也是自己享受。如何享受獲利?如何承擔風險?只在買賣之間。買進然後持有,似乎是獲利的不二法門。當然,買到下跌股或者是不漲股者除外。

買賣之間其實平淡無奇,打通電話或者滑鼠一按就解決了,問題是決定做上面的動作之前,你的決策過程,恐怕不是平淡無奇的,它是你對公司基本面的了解,它包括你對股價的預期,它當然也需要很多技術面的佐證,然後,在你認為最適當的時刻按下快門。

什麼時候是最適當的時刻?不計較最低點,不計較最高點,重要的是安不安全。可以防守的點,看得見就是安全,看不見就是危險。不信,一樣的磚頭擺在地上和擺在懸崖邊,你站在上面看看,這樣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危險。

現 在的盤,安不安全?分線級數的下殺對短線客來說可能是重挫,分線級數的上漲也可能是噴出,但是對長期投資的人來說呢,也不過是小小的漣漪。所以安不安全完 全在你的機制和你的認知。以 的方法來看,短、中、長都還沒有立即的危險,但是要我買進,現在...還不夠安全。買賣之間真的很難拿捏嗎,也未必,專心看圖,時間到了它自然會告訴你。

彼得林奇曾說,如果能找到預測上漲的線圖,那我就能找到更多相同的線圖,但他的發展卻是往相反方向。線圖只是輔助工具,不是全部。說得甚是,如果線圖就是全部,那股票就一點也不好玩了。

套進公式就可以了,不是嗎?線圖是人類交易該商品的心理狀況、資金狀況等等的累積。但是顯現出來的是價格、成交量、k線、各種指針,而在這些信息裡面,決定你的動作的只有兩個..買進或者賣出。

線圖的右邊是最迷人的;線圖的左邊是最清楚的。會漲的股票的條件都一樣,但是一樣條件的股票未必會漲。買賣之間,需要一點看圖的實力,買賣之間,也需要一點運氣。

有人說,如果每一波都讓你抓對了,那股票有什麼樂趣可言?好奇怪的一句話,我們操作股票不就是希望每一波都做對的方向?不就是追求可以低買高賣的轉折點嗎?每一波都抓對有什麼不好?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

看對了,高興一下,看錯了,檢討一番。對對錯錯之間,如何讓對的時候多賺一點,錯的時候少虧一點,年終結算的時候,盈餘多一點,也就對了,如果每年都能夠盈餘,那不就是對了嗎?

回檔是好事不是壞事,讓有獲利的人跑一趟,讓空手的人有機會買,不是皆大歡喜嗎?過高回測頸線不是很正常嗎?你是不是磨拳擦掌準備承接了呢?承接點還沒到,請耐心等待,這是比忍功的時候。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一波上漲會創造很多贏家,但是一個500點的回檔,會讓很多贏家變輸家。差別在哪裡?真正的贏家知道要跑,假的贏家只會享受帳面上的利潤,空歡喜而已。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

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布局靠忍耐。

指數和個股的操作哪一個比較好?我想多頭格局和盤整格局裡面可能個股操作會比較吃香,因為我們有特別的尋找穩定獲利的選股方式,可以選擇股票操作,而期指有如鎖股操作,你只能在這唯一的商品上跟著節奏走,碰到盤整或者關卡也只有乾瞪眼的份了。但是在空頭的時候,期指就比較吃香了,因為空頭時買多必套,放空不易,期指的操作就比較簡單。

有些股票是買了就上,有些是要慢慢布局等待發動,想要買到買了就上的股票,要等待回檔的好時機,要買到長線安穩的股票,就要買瞭然後忍耐。有些股票長期處於低檔,這些股票遲早要發動的。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 操作法屬於後者。◆能賺能守,才是贏家。大多數的投資人, 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為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獲 利,甚至反勝為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 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 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 留住大部份的資金才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將是箇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股市,大盤也好,個股也罷,常常超漲超跌,超漲時,固然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但股價一旦反轉,沒有適時的避開,也會讓人剝掉好幾層皮,好幾年翻不了身。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

做 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著青山在,不怕沒 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為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 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而個股,若股價在高擋,18日均價走平時,股價若是有兩 次跌破6日均線,大概高點也不多了。該是出場休息的時候。能閃過下跌,才可確保獲利,成為贏家。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回檔就是找買點。多 頭回檔就是買點加碼?看到這兩天這種跌法你真的敢買?還是奪門而出?人性如此,有時候,真的會讓你買到手軟,跌到你不敢買。會看18日線的知道18日線總 有一定的支撐力道。k線就是路旁的路標,你可以忽略路標,也可以重視路標,只要不是飆過頭之後才想到,剛剛明明有警告標示就好了。當市場的成交量搶搶滾的 時候,往往也是主力大戶最好偷溜的時機。

多空一線間,上漲就是看支撐。任何技術分析都是一種規律統計。我們從大量股價運動現象中用統計的方 法,總結出一些規律,以此來幫助自己判斷價格趨勢的方向是改變還是繼續。但是大多數人卻忽略了這個關鍵,轉而把技術分析當成預測價格會波動到某個具體位置 的武器,並且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進入這個市場,就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 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調整持股,已經轉弱的要先調節,仍在強勢的續留,隨時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彈性。太貪,不好,太怕,也不必。低檔區能買 到,高檔區能賣掉,人生一大樂事。 說股票下跌看壓力,上漲看支撐,只要認得兩種操作方法就可以輕輕鬆鬆獲利。多頭回檔漲買點,空頭反彈找空點。目前的18日量價是多頭格局,你該如何操作 呢,到18日線轉強,你買進去就對了。看圖來期待、預測是可以,一廂情願就太固執,我們還是照著方法做比較妥當。多空總在一線間。高檔大量總非福,黑k吞 噬更是禍。

贏家,就是多想半步的人

猶太人有這樣一個習俗: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就會把「聖經」翻開,在上面滴上蜂蜜,讓孩子去舔。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猶太人的商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圈裡。」

窮人讚羨富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富人通達財路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的環境,環境和命運之間多數時候是互為因果的。窮人大多生活在窮人中間,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

一個生活在窮人堆中的窮人,要想成為富人,很多時候必須和自己這個階層說拜拜。這絕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改造。

由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只能是聊以自慰的幻想。

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圈裡,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所謂命運的圈子定律,就是要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按不同的貧富貴賤劃定人類的不同圈子。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窮人有窮人的圈子,有貴族圈子就有平民圈子,三六九等無窮無盡,並且往往按圈子獲得不同的恩惠。

因此,你想富貴,就要想辦法與富貴之人接觸交往,以便有機會進入他們的圈子裡;你本來在富貴的圈子裡,而整日與雞鳴狗盜者混在一起,放蕩不羈,就會使你散盡祖業,一貧如洗,落入貧窮的圈子。

不僅命運按圈子施報,而且生靈均按此行道。

從我們生活的圈子來看,如第一圈是你,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第五圈本地人,第六圈本省人,第七圈本國人,第八圈人類,第九圈哺乳類,第十圈動物類......人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當自我被侵害時,也會六親不認;當鄰里欺負兄弟,又會先站在兄弟這邊;當外地人欺負本鄉人,你會站在本鄉這邊;當其他動物欺負人類,你又會站在人類這邊,不管他們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例如你觀看足球比賽,中國隊與日本隊踢球,你是中國人就會為中國隊喝彩;而當日本隊與美國隊比賽,你同日本隊都屬於亞洲人,又可能會為日本隊助威。

狼群之間為爭食會打鬥,一旦整個狼群受到老虎威脅時,又會群起攻之。可見圈子定律在大自然中的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當你進入富人的圈子,在你與這個圈子之外其他人發生爭執時,你現在的富人圈子會在冥冥之中資助你,因你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了求。財者與富人多交,升遷者與官相隨,嫖者與妓相伴,盜者與賊為友,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為什麼?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良者德,近愚者暗,近小人者也必為小人。『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可見其理解相當深刻。

在 股市中必須學會進入富人,主力的圈子,如何進入,必須學會早於別人半步早於別人一步,因為你來自圈子之外,會被拒之圈外;如與別人同步,蜂擁而上,圈子也 不會對外開啟。就像在大劇場里看了一場非常好的戲之後,要想快速地順利離開劇場,必須在精彩演出快要結束時,你就起身先退場,這樣才能避免結束時退場的麻 煩。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老師讓每個學生從0〜100中任選一個數字,然後老師進行匯總並取出平均數。誰選的數字最接近全體平均數的 1/2,誰就會成為贏家。一般情況,從0〜100中隨機選取若干個數,其平均值最接近50,那麼其1/2就是25,因而一般同學會選擇25.如果再多想一 步,假如每個同學都這麼想,也就是說每個同學都照著25去選,那麼平均數就是25,而其1/2是12或13,所以,聰明些的人就會選擇12或13。

但是,更聰明的人又會想,如果大多數人都想到了上面的邏輯並選擇12或13,而選擇6或7的贏面也許就很大了。

當然,還有更為聰明的人。一個人如果按照上述的邏輯推理下去,認為最終所有同學都會選擇0,這最後的答案就是0。

那 么,誰是贏家?答案揭曉了,老師認為選擇0的學生是最聰明的,但贏家卻不是他們。因為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12或13中,只有少數幾個選擇6或7的學生獲得 了最後勝利,成為贏家。最終獲勝的,是比群體中大多數人多想了半步的人,而比別人多想了若干步的學生卻沒有贏得比賽。因此,太聰明也不行。

在股票交易中,也是這樣。一隻股票你介入過早,主力資金就會發現散戶與 自己的想法竟然一致,因此他不會讓大家與此同步,可能一段時間后才上漲。此時主力資金也不會現在拉升,這樣你就會因為別的股票猛漲,從而亂了方寸。介入過 遲,又會在大幅拉升時錯過賺錢機會,所以最好是在剛好啟動之時介入當然。掌握這種時機還需要過硬的本領。但是,無論買入或賣出,必須對主力投資者的動向進 行預測。

例如,若從100名參賽者中選出最漂亮的5名女孩,若你選的結果與最後得票結果一致,可獲得高額獎勵。這時,你一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審美眼光去選擇,如果那樣做的話,往往你的選擇與結果完全不一致。

為 了勝出,必須預測出絕大多數人眼中的美女標準。也就是對他人的預測結果進行預測。因此,無論選擇什麼板塊或什麼股票,必須是下一步的炒作熱點,也就是近一 年,最多近兩年發展較快的行業。你若研究選擇幾年後的事情,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認可。無論股票價值怎麼樣,有多好,得不到主流資金認可的股票就不是好股票。

120

主題

332

帖子

43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5
沙發
 樓主| zishanluo17 發表於 2018-11-22 08:17 | 只看該作者
必須點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4: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