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右三)、國防部長魏鳳和(右二)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左二)、國防部長馬蒂斯(左一)在華盛頓出席中美外交安全對話。(法新社)
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美國優先」民族主義背後的戰略家在謀求與中國建立公平互惠的經濟關係的同時,也試圖孤立中國,阻礙其通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道路。這種做法是一個歷史性錯誤,將導致不可挽回的衝突。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16日載文《以遏制中國為目標將是歷史性錯誤》,文章說,中國領導人在考慮未來時從來不會忘記過去。他們最關注的是再也不要在技術上落後於西方。
前財政部長漢克•保爾森非常擔心美中關係迅速下滑,他最近在新加坡的一個論壇上警告說,世界有可能面臨「全面冷戰」和「經濟鐵幕」。他驚恐地評述道:「我完全看不出在……這兩個國家反向而行,企圖使兩個經濟體脫節,幷動輒質疑基於規則的秩序的基礎時,國際體系怎能持久。」
最明智的做法不是遏制中國,而是維持該地區的均勢。
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回顧了近代的經歷。他寫道:「我們需要的無非是一個重新定義這種關係實質的新戰略概念。」
艾利森問道:「美國和中國能找到一種和平競爭的途徑嗎?我們能否發明一種新的理念,把某些領域的殘酷競爭與其他領域的深度合作結合起來?」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喬納森•希爾曼指出了美國短視政策的危險。他說美國的短視政策正在推動中國和俄羅斯走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