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世紀以來的語言生活

[複製鏈接]

242

主題

242

帖子

149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q2018 發表於 2018-11-19 17: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語言風貌不斷變化

  我國是一個語言擁有大國,語言種類多而複雜,還有各種各樣的方言,呈現出獨特的語言風貌。新世紀以來,隨著各方面的發展,我國的語言生活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1998年,我們曾這樣描述當時的語言生活:「大量超規範現象步入大眾傳媒,一些南方有影響的方言向北挺進,外來語直接進入了漢語交際圈。」這一描述從側面概括了上個世紀後期我國語言生活發生的一些變化。

光明日報語言文字版:新世紀以來的語言生活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到了新世紀的2004年,我們又根據語言生活的發展重新進行了描述:「新的語言現象大量湧現;大量『超規範』現象步入大眾傳媒;普通話快速推展,南方一些有影響的方言向北『挺進』;外來語直接進入漢語交際圈。」

  2006年,首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對2005年的總結是:「語言生活朝著主體化和多樣性發展;新的語言現象大量湧現;民族語言受到國家的保護,同時也面臨著挑戰;普通話和方言互動加快,強勢方言對弱勢方言形成了一定的衝擊;外語學習受到關注」。

  這幾個不同時間點語言生活的描述排列起來,可以看出先後的發展和變化。

光明日報語言文字版:新世紀以來的語言生活

  2017年12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十九大」「新時代」等詞上榜。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目前,我國的語言生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它空前活躍,多姿多彩,健康和諧,熱點紛呈。其中最重要的是,國家通用語言逐步普及並不斷得到提高,全民語言意識不斷增強,語言和方言的傳承與保護受到廣泛關注,並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開始落實。一個主體多元的語言生活新局面已經形成。

  2.語言領域擴大豐富

  社會語言生活的變化帶來了語言領域的擴容,而不同領域的語言生活的形式和內容都不斷得到豐富。除了傳統的語文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戲劇、影視藝術等語言使用重點領域外,科技、交通、醫藥、司法、民政、體育等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重視語言問題。語言生活已經無處不在,語言逐漸成為社會各行各業都關心的話題。

  世紀之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通用規範漢字表》;中央部門到地方相關機構的文件中,涉及語言文字的內容越來越多,包括各種語言文字標準、語言文明、語言扶貧、語言安全、語言傳承,不勝枚舉;而漢字審音、漢語盤點、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不斷引起社會對語言文字問題的關注。此外,舊地名恢復、地名用字讀音、奧運會上的中國話、古詩文熱、「語保」工程、字母詞使用、方言進課堂、語言識別、中藥名稱規範、外語教育等,有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的則引發各種爭議,形成一個又一個熱點,在中國語言生活中盪起層層浪花;而世界漢語大會、世界華文教育大會、華文媒體大會等等為漢語的國際傳播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現代化傳媒也在為語言傳播提速。我國網際網路用戶已突破8億,普及率近6成,融媒體發展迅速。在新媒體助力下,新的語言現象活力四射,讓人目不暇接。各種來源的新詞語,各種新的表達方式,既出現於網路,也出現在大眾口中,更出現在各種官媒上;而各種新呈現體式也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出現,除「淘寶體」類的語言,近來更流行起非詩的分句階梯式文章,與智能手機閱讀的適應性相配。

  語言生活也帶來了語言要素自身的一些微妙變化。除了新詞、熱詞不斷出現外,還有一些詞語隨著隱性的詞義變化而被「毀掉」,如「小姐」「老闆」;有的詞語或將慢慢貶值,如「震撼」「重磅」;而「是中國人就轉」等幾乎成了微信判斷謠言的標識詞語。

  同時,各地華語正在互相滲透,一些方言詞語或語法形式進入普通話,有些方言詞語甚至成為熱詞,例如時下微信群里對「懟」的熱烈討論。普通話語法方面,副詞「相當」和「很」的程度換位都在我們的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3.語言觀念與時俱進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語言生活變化,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新世紀以來空前活躍的語言生活背後,更是涌動著思想深處的變化。

  從把語言的多樣性看作問題,到把它看作資源進行監測、開發和保護;從把語言看作純交際工具,到認識到語言對認同的建構功能;從重視個人語言能力的培養,到提出國家語言能力的提升;從國家層面的語言文字規範化,到意識到地方、社區、企業和家庭的語言規劃,這一系列的語言新觀念逐步演化為社會共識,影響著當今的中國。另一方面,在從社會的角度觀察語言的同時,人們也開始從語言的角度觀察社會。

  本世紀初以立法的方式把普通話定位為「國家通用語言」,它突出了普通話的國家性,在我國推普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中央提出在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更是一個歷史性突破。這些對中國語言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的發生,不是某人某時的突然「頓悟」,它們凝結著中國語言文字工作者長期的艱苦探索。語言觀念的更新,比如對語言功能乃至對語言功能規劃的新認識來之不易。國家目前投入大量經費保護方言和瀕危語言,對各地華語多樣性以及語言規範化等的認識也都在發生變化。

  為了提升語言文字研究服務國家建設意識,更新語言觀念,國家語委舉辦了四期中青年語言文字骨幹培訓班。今天,語文工作者不再只是所謂「語言警察」,而是放眼全球、服務國家的學術取向的語言實踐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見證了語言生活皮書系列的誕生和發展。從單一的綠皮書發展到白、藍、黃多色皮書——《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發展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相繼誕生;還出版了地方皮書《北京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廣州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這些報告是當今語言生活的記錄,為人類文明史留下了寶貴的資料,也從不同層面反映著編寫者語言觀念的不斷更新、變化,以及試圖對社會語言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的學術理念。

  4.語言未來面臨挑戰

  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語言生活,帶來了新的語言觀念。可以預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我們還得接受一些新的挑戰,對此應有足夠準備。

  一是重視影響語言生活的背後因素。既要考慮社會發展,也要考慮社會傳統。中國語言國情複雜,有自己的語言傳統,例如重視語言一統,重視書面語,重視漢字的統一作用,輕視口語等等,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情況各不同。今天,原有的語言地圖和方言版圖正在改寫,外語的影響不斷加大,媒體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口語開始受到重視。這些都會影響未來的語言生活,也決定了我們的語言生活需要按照一體化、多樣性的道路發展。

  二是繼續提升全民的語言意識。語言既是交際工具,也是意識形態。要重視語言的建構功能,重視通過語言建構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等。「國家通用語言」的定位,「神舟」系列、墨子號等新的科技產品的命名,已經在這方面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值得各界學習。那些熱衷於起洋名、洋號者應該深思。而如何給PPT、APP、FAST等起個合適的中文名字,則需要引起社會重視。

  三是語言文字應用無小事。外事活動常說「外事無小事」,在當今的語言文化生態下,語言文字的使用也是如此。讀錯一個字,誤用一個詞,都可能引起軒然大波;而近年發生的姓名個性化問題,則驚動了相關部門出面釋法。當前,我國語言生活中新語言現象層出不窮,但其中良莠不齊,低俗現象屢禁不止,腐朽文風不時沉渣泛起,語言暴力充斥網路空間,需要努力防範控制。

  四是重視語言和諧在社會和諧中的作用。語言焦慮似乎已經社會化。母語焦慮、方言焦慮、外語焦慮,不一而足。這些焦慮背後的因素,值得關注。例如,「姥姥」「外婆」之爭表現為方言焦慮,其深處則涉及對普通話與方言之間關係的認識,而那些借保方言而挖苦貶低普通話的高分貝呼喊背後,似乎還有更複雜的因素。

  五是積極適應新時代的語言生活。新媒體、微生活對語言生活的影響已初露端倪;而語言智能技術對語言教育和學習、語言傳播和傳輸等的影響也正在迫近;隨著中國語言走出去,海外華人的語言生活、世界範圍的中文語言生活,也都會對我們產生新的影響。我們應該有所準備。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時代。語言生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部分。我們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自然,這也包括未來的語言生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