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常人一天應該排幾次便?

[複製鏈接]

26

主題

65

帖子

2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西塘孔雀城 發表於 2018-11-14 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排便,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活動。我們吃的食物經過胃和小腸消化、吸收后,其殘滓成為糞便,貯存於結腸(大腸)內,通過正常的結腸運動與排便反射,將糞便排出體外。正常排便有助於調節人體的消化系統,清理腸胃的有害物質,避免消化系統的損傷。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少數人每2天1次,大多數人為每天排便1次。且順暢規律、狀如香蕉。

  當便便不能順暢且規律地排出體外時,於是便形成了——「便秘。

  「便秘」一詞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擁擠到一起」「緊緊地包裹」,這些「擁擠到一起」的便便「緊緊地包裹」甚至「填滿」你的身體——這感覺?那是非常難受且鬧心的!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達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會就診。便秘可以影響各年齡段的人。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因便秘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惱,便秘嚴重時會影響生活質量。

  自查一下,便秘的癥狀你中了幾個?

  1.等得心急!

  便意少,不想排便,或者是有便意卻排不出。排便次數明顯減少。

  2.咬牙切齒!
排便是個「力氣活」,從蹲下的那一刻起,就知道這將是一場硬戰,大便乾結、變硬,排便時感覺費勁、不順暢。

  3.意猶未盡

  排便總有一種沒排乾淨的感覺。

  4.「堵」在心理

  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

  那是不是意味著有以上表現就一定是便秘了呢?當然不是啦!

  醫生提醒:便秘不能輕易下定論!
 1.每天1次也可能是便秘

  有些人雖然每天都排便,但卻有排便費力、糞便呈團塊或硬結、有排便不盡感、排便時肛門有阻塞感、排便需用手法協助、排便后仍有殘便感或伴有腹脹,這是患了便秘。因此,即使每天都有排便,也不能排除便秘。

  2.每周2次未必是便秘

  對於便秘的診斷,目前國際上多採用羅馬標準,根據這個標準,每周排便次數2~11次均屬於正常。如果單純是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排出還算暢通,這就不屬於便秘。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由於生理變化,飲食量逐漸減少,胃腸蠕動功能也逐漸減緩,因此而導改的排便次數減少屬於生理現象。如果除了大便間隔時間長外,還伴有大便乾燥或排便困難,或排便有不盡感、下墜感等,那就真的是患便秘了。

  3.短暫性排便不暢並非便秘

  不少人一旦發現排便不規律就以為自己患上了便秘,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對於正常人來說,食物進入胃腸,經過消化、吸收最終將食物殘渣變成糞便排出體外需要24~48小時,兩次間隔一般是1~2天。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排便習慣可明顯不同,有人每天或2~3天大便一次,也有人一天2~3次,雖然大便間隔時間不同,但是只要大便不稀、不幹燥硬結、排便時不費力,都屬於正常狀態。

  只有在不使用瀉劑的情況下,每周內自發性排空糞便不超過2次或長期無便意。並伴有大便量少、質硬、排出困難;或伴有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法幫助排便時,才能稱之為便秘。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

  長期便秘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由於便秘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癥狀,癥狀輕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會,認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療,但實際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看起來是小事兒,但是日積月累,就會變成大事兒。

26

主題

65

帖子

2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1
沙發
 樓主| 西塘孔雀城 發表於 2018-11-14 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