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康熙與乾隆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3

帖子

8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純味野貓 發表於 2018-11-9 0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康熙六十一年,愛新覺羅家族中兩個最偉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圓明園首次見面了。不過弘曆當時年僅十二歲,他不可能了解這次偶然的會面對自己乃至對國家將會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後一個春天,圓明園牡丹台前數百本牡丹開得正艷。雍親王提出請父皇來家中賞牡丹,老皇帝欣然應允。

  老皇帝願意到胤禛家裡來坐坐,因為在十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當中,只有這個四阿哥從來沒有表現出對皇位的特別渴望,也似乎沒有參與任何與競爭儲位有關的陰謀。這個貌不驚人的老四,擅長草書,精研佛法,在別的皇子為皇位打破頭的時候,他卻坐在書齋中修身養性,一派閑雲野鶴之姿。不過,四十四歲的雍親王也並非平庸之輩。皇帝偶爾交給他一些臨時任務,比如安排太后喪事,清查倉米發放弊端等,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給皇帝留下了頗深的印象。(馮爾康《雍正傳》)

  康熙晚年,經常到四阿哥的賜園中去散心遊玩。據《清聖祖實錄》統計,皇帝晚年共幸臨胤禛的賜園圓明園十一次。除了胤祉外,其他皇子從來沒有享受到過這樣的恩榮。這當然是因為四阿哥的家讓他感到安全和放鬆。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駕臨牡丹台,把酒臨風,心情愉快。

  很多歷史學家都說,把弘曆介紹給康熙,是雍親王精心策劃的一個步驟。不過康熙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在父子閑聊之際,胤禛閑閑地提起:「您的兩個孫子打生下來還沒機會見到聖顏呢。」

  老皇帝隨口答道:「好啊!上次我聽侍衛說你有個兒子書讀得很好。把他們倆叫出來我看看。」

  長到十多歲,孫子才有機會見到祖父,這在愛新覺羅家中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為康熙皇帝的孫子實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務纏身的老皇帝只見過不到其中的一半。

  一見到這兩個孩子,老皇帝不覺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晝沒有給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曆卻讓康熙過目難忘。這孩子相當與眾不同。他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特別是兩隻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動著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剛才行禮的時候,皇帝注意到他一舉一動既敏捷得體,又不慌不忙,一點也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常有的緊張局促。跟在他身後的同歲的弟弟弘晝就明顯拘束很多。

  憑著豐富的閱人經驗,老皇帝確信這個孩子與眾不同。他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面前,詢問起他的功課。弘曆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從頭到尾清晰地講解了一遍。

  一陣喜悅攫住了康熙的心臟。他見過的所有孫子當中,這一個無疑是最出色的。

  過了幾天,老皇帝派太監來到圓明園,命雍親王寫下弘曆的「八字」,呈皇帝親閱。

  又過了幾天,康熙再次駕臨圓明園,吃了一頓飯後,宣布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要將弘曆帶回宮中養育。(《清聖祖實錄》、《樂善堂全集定本》)



  二

  在康熙眾多的孫子中,弘曆本來是極不起眼的一個。他於康熙五十年(1711)誕生於北京城內的雍親王府。母親是二十歲的普通格格鈕祜魯氏。

  曾經有許多歷史學家誤以為乾隆的生母是大家閨秀,是因為她姓「鈕祜魯氏」。確實,有清一代「鈕祜魯氏」被列為「八大家」,是最有名的姓氏之一。這個姓氏名臣輩出,也出過許多后妃。

  然而,「八大家」之中的「鈕祜魯氏」,確切地說,是指開國元勛額亦都一支。而乾隆的母親之先祖,只是額亦都的一個命運平庸的叔伯兄弟,叫額亦騰。這一支開國以來沒出過什麼大人物,到了乾隆母親的祖父一代,甚至淪落成了一介白丁。乾隆的外祖父凌柱,最高官職也不過是"四品典儀",估計是父隨女貴而取得的閑職。

  從種種跡象推斷,十三歲的鈕祜魯氏進入雍親王府時,只是一個普通的丫頭,幹些端茶倒水之類的雜活。直到康熙四十九年的某一天,精力十足而又無所事事的雍親王不經意間發現這個入府六年的丫頭已經長大成人--十九歲的她高大健壯,雖然面貌不過中人以上,但是身材異常豐腴飽滿,青春光彩難以掩抑。三十二歲的親王感覺自己身體里突然騰起一股犀利的慾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