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美食

[複製鏈接]

2

主題

2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徐小小 發表於 2018-11-7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講的是適應。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豐富的飲食習俗。如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藏、哈薩克等族的牧民,食肉飲乳;赫哲族生活在黑龍江三江水鄉,魚是最主要的食物;而生活在興安嶺密林中的鄂倫春人,食必鳥獸肉……這在交通運輸不發達的時代,更是不可改變的飲食模式。南方適於種水稻,故南方人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多種小麥、雜糧,故北方人民以面、雜糧為主食;青藏高原宜種青棵,故生活在這裡的各族農民主食青稞。蜀湘濕氣重,人多食辣;晉、陝、甘、湘、貴及許多山區,或因水土矣系,或因歷史上長期缺鹽,人喜食酸……飲食上的這些地方特色使中國飲食文化展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
      
       《美食中國》以時間順序為經,以各個民族及地方特色為緯。詳細講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各民族、各階層的飲食狀況和飲食習俗,並附有許多飲食小知識,可以讓我們詳盡了解祖先以及各個地方的飲食,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精髓。書中豐富精美的插圖更是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
        「民以食為天」,吃是實現生存目標的首要手段。因此,生命誕生之時,便是吃的活動開始之日,但吃的活動在其初始階段是沒有器具的。在學會用火之前,人類吃的內容、吃的方式與動物界並無兩樣,即直接食用植物果實和動物血肉,這種「茹毛飲血」的飲食方式不存在也不需要什麼飲食具。這一階段稱為原始生食階段。掌握了用火之後,人們先將食物放在火中燒烤,然後再食用。或將石頭燒熱而後將食品放在石頭上焙熟而食,由此進入原始熟食階段。但此時仍未產生真正意義上的飲食具。在長達數百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尚處於童豐的人類就是依靠燒烤和焙熟這兩種原始的方式而生存繁衍下來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它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國疆域遼闊,氣候多樣,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兼而有之;地形多樣,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無一不備,這樣就為中國的飲食與烹調提供了不同種類、不同品質的魚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豐富的動植物原料、調料。數千年來,中餐積累了多樣的烹調技藝,僅烹調的操作方法就有:燒、炸、烤、燴、熘、敦、爆、煸、熏、鹵、煎、氽、貼、蒸等近百種,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千差萬別、風味各異的菜系和品種。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各式菜肴一萬多種。著名的清宮廷宴席菜肴「滿漢全席」,僅此一桌的冷熱大菜就有120餘種。以這種大菜為代表的中國食文化,顯示出華麗、氣派的「天朝」和「帝王」心態,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遍特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