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源上將去了「小延安」

[複製鏈接]

264

主題

264

帖子

168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清氣正 發表於 2018-11-6 2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駐馬店日報》消息,11月3日至4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解放軍原總後勤部政委劉源上將帶領「追尋偉人足跡 繼承紅色傳統」學習訪問團一行蒞臨駐馬店,瞻仰竹溝革命紀念館,看望革命老戰士,向中共中央中原局五位委員群雕塑像、竹溝革命紀念碑和革命烈士公墓敬獻花籃。

劉源看望革命老戰士 來源:大河客戶端劉源看望革命老戰士 來源:大河客戶端
  劉源一行還出席了中原局在竹溝設立80周年座談會,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共同追憶那段光輝的革命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確山竹溝與劉源的父親劉少奇頗有淵源。抗戰時期,確山竹溝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工作和戰鬥過。當時,竹溝被譽為革命的「小延安」,在中國革命鬥爭史上譜寫下光輝的篇章。

  劉源在講話中說,在那段艱苦卓絕的鬥爭年代,中原局堅決貫徹黨中央指示,團結帶領億萬中原兒女浴血奮戰、屢立奇功,創造了不朽的歷史功勛。特別是我們黨在這裡培養出4000多名黨政軍幹部,組建了上萬人的新四軍基幹隊伍,走出了2位國家主席、10位黨和國家領導人、80多位省部級幹部和100多位將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毛澤東外孫王效芝,朱德外孫、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也隨行參加了調研。

  今年是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8月,劉源撰寫的《夢回萬里 衛黃保華——漫憶父親劉少奇與國防、軍事、軍隊》一書出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宋平為其作序。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有幸獲得了劉源將軍親筆題字的贈書。


  在書中,劉源圍繞劉少奇在國防、軍事和軍隊建設方面的豐功偉績,從子女、軍隊領導的獨特角度,以簡潔、濃情且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對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以及劉少奇同毛澤東、彭德懷、胡志明等老戰友的關係,作了精彩梳理。

  在《寫在前面的話》中,劉源表示:「身為國之干城一將軍、人民養育一小兵,軍人的責任和兒子的義務,都決定我必須寫這本書。本人獨家掌握的史料和補白新解,或許可為史實增添點新內容?講述予眾,共享與眾,評判於眾,我自負責。」

書中插圖書中插圖

  對於書名為何要叫作《夢回萬里 衛黃保華》,劉源在書中也給出了答案。

  在第一章《衛黃保華 武裝工農》中,劉源寫道:不滿17周歲,他(劉少奇)就領頭參加「內除國賊、外抗強權」「毋忘國恥」「不當亡國奴」的抗議遊行,並給自己改名「劉衛黃」,意為「保衛黃種人」,捍衛炎黃子孫。他給第一個兒子起名叫「保華」,同樣是保衛國家、保中華民族之意。衛黃保華,是他畢生的追求,也是對後輩的重託。

  在最後一章《不忘初心 死而不亡》中,劉源表示:「父親的一生與軍隊、軍事、國防確實有不解之緣,緊密相連。那個時代,決定了他必須為保衛炎黃子孫而拼搏,必然為振興中華而革命;那個時代,決定了他的理想信念、文武兼備,造就了他的卓越卓犖、文武殊榮。他披肝瀝膽,乘勢順民,披荊斬棘,衛黃保華,將永昭史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