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顏寧:無法找到比生命科學更活躍的領域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8-11-6 0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11月05日 15:09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11月5日下午消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在微博發表評論稱,她發覺很多同學對科學、科研本身並不是很有興趣,都是被大勢裹挾著進實驗室、考研、發SCI論文,對自己未來的路並沒有明確的想法。

  顏寧認為,這個世界發展變化非常快,文化越來越多元、包容性也越來越高,一個人的選擇可以有很多種。關鍵是看自己有沒有想法、有沒有目標。Diversity(編者註:多樣化)是生物圈繁榮的基礎,與眾不同也將會是一個人最佳的競爭力。否則,想象一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景就不寒而慄啊。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是被「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這句話帶進了「坑」,對此,顏寧認為,雖然自己也是被這句話帶進來的,但她認為無法找到一個比生命科學更活躍的科學領域。她認為,醫、葯、糧食、環保、能源,都可以與生物掛鉤,甚至人工智慧領域也在積極關注神經科學。

  

  進入生命科學領域難道只是保研讀博做科研么?對此,顏寧這麼回復:「我們現在找人做科普視頻,一秒鐘要付多少錢么?知道請人做一個期刊的封面圖要付多高的費用么?知道找能把科學用人話講清楚的科普作者有多難么?我在好多次交流的時候,如果有人讓我說幾句話,我通常說的第一句都是「認識你自己」(借用蘇格拉底他老人家的話)。這些真不是雞湯,而是我覺得應對現實最重要的第一步。」

  在文末,顏寧以自己的師兄為例,她師兄當年曾沉迷電腦遊戲導致多門掛科,但後來卻被挖到日本讀相關專業的碩士,現在也成為了一方領域的大佬。

  「想想自己的長處,稍微了解一下社會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對未來有一點朦朧的判斷。每天睡前花一丟丟心思分析下自己,努力去做個與眾不同的個體,也許未來的路壓根就不像想象的那麼艱難。」顏寧如是說。(趙河雨)

  以下為顏寧微博全文:

  在前幾次zqsg與大家交流經驗的時候,發覺很多同學其實是被大勢裹挾著進實驗室、考研、發SCI,而對於科學本身、科研本身似乎並不是那麼有興趣,對自己的路也沒有特別明確的想法。也許我有點食肉糜,但心裡不是不遺憾的。我不止一次說過,這個世界發展變化那麼快,文化越來越多元、包容性也越來越高,一個人的選擇可以有很多種,關鍵是你有沒有想法、有沒有目標。diversity是生物圈繁榮的基礎,與眾不同也將會是一個人最佳的競爭力。否則,想象一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景就不寒而慄啊。

  很多人都抱怨被「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這句話帶進了「坑」(其實我也是被這句話拉進來的),可是仔細想一想,你能找到一個比生命科學更活躍的科學領域么?醫、葯、糧食、環保、能源,似乎什麼都可以與生物掛鉤吧?就算IT行業的人工智慧方向也在積極關注神經科學不是?但是,進入生命科學領域難道只是是保研讀博做科研么?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找人做科普視頻,一秒鐘要付多少錢么?知道請人做一個期刊的封面圖要付多高的費用么?知道找能把科學用人話講清楚的科普作者有多難么?我在好多次交流的時候,如果有人讓我說幾句話,我通常說的第一句都是「認識你自己」(借用蘇格拉底他老人家的話)。這些真不是雞湯,而是我覺得應對現實最重要的第一步。

  十年前你打遊戲那叫不務正業,今天就可以成為電競冠軍收穫真心的讚美;我一個生物系的師兄曾經沉迷電腦遊戲多門掛科,後來卻被人挖到日本讀相關專業的碩士,估計現在也成了一方大佬。想想自己的長處,稍微了解一下社會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對未來有一點朦朧的判斷。每天睡前花一丟丟心思分析下自己,努力去做個與眾不同的個體,也許未來的路壓根就不像想象的那麼艱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