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複製鏈接]

336

主題

337

帖子

214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南潯,現在無疑是旅遊熱點了,它如一副水墨畫卷般展開在煙雨迷濛的水鄉,將江南的山水意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你在她的面前流連忘返,不知家在何方。
人傑地靈相依相附,這裡是「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不說古代有多少著名人物,即使是今天,在全國有影響的專家學者,作家文人就多達八十多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這裡還出了一位著名人物。他就是被孫中山稱為「中華第一奇人」的張靜江。
知道這個名字那是很早很早了,幾乎在我沒認識幾個字的時候。那個時候除了《毛選》已沒書可讀了,我是在《毛選》第一卷中一篇文章下面的註釋里,看見了這個名字,從此便沒忘記過,這並不是我從小便有歷史方面的天賦,而是這是一個和我祖父同名同姓,一字不差的名字。註釋字小亦很簡單,大致記得說的是此人是個大財閥,支持蔣介石反共,其它還有什麼內容就不記得了。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張靜江,名人傑,浙江湖州南潯鎮人,出身江南絲商巨賈之家。二十世紀初江浙財團的四大亨之一、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陳果夫稱他為「黨國理財第一人」。
張靜江家資產巨大,家財達千萬兩以上。他從小最敬佩的人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尤其喜歡李清照那首頗有氣質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因此,他有意將名字取為「人傑」自勉。
他應該是個做生意的天才,在他21歲時,其父以銀十萬兩為他捐得二品候補道銜。1902年任一等參贊,隨駐法公使孫寶琦出國。但他從小因病腳跛,行走不甚方便,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他的照片,十有八九是坐著的。作為一名殘疾人當外交官可能不會有大的發展。當他看到法國市場上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珠寶等商品非常暢銷,便棄官從商做起了生意。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他先是在巴黎創辦了通運公司,後來又經營中國的綢緞、茶葉、瓷器、珠寶、書畫等商品。搞起了進出口貿易。由於經營有方,賺了不少錢,成為中國人大賺法國錢的第一人,「獲利之巨,無法估計」。
年輕的張靜江,雖然人在生意場上,但心中卻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的理想。尤其是他看到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與西方列強和沙俄、日本帝國主義簽訂了《北京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后,他對清政府非常失望與痛恨,希望能找到一條救國的新道路。
說起來他同孫中山的交際還真有點奇遇的意味。1905年,孫中山到歐美籌集革命經費,在英國開往法國的船上,遇到了張靜江。張靜江當時是狂熱的革命分子,認識孫中山後,主動表示願意出資贊助他鬧革命。孫中山以二人初次相識,沒有深談,二人遂約定:今後凡用款,以電報聯絡,用西文字母作為款額代號:A為法郎1萬元,B為2萬元,C為3萬元,D為4萬元,E為5萬元。一次邂逅,孫中山並不相信自己得到了一個真正的"提款機",很快便把這事給忘了。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此後,孫中山發動的起義連續失敗,經濟陷入困境。他想起人在巴黎的張靜江,便試探性地給這位「提款機」拍去一個「C」字。不久張靜江匯出的3萬法郎就到賬了。此後,這位提款機大顯神通,孫中山策劃欽州起義,拍個「A」字,張即匯到1萬法郎;河口起義前,拍個「E」字,很快就到賬5萬法郎。後來,孫中山稱這位「提款機」為「革命聖人」及「中華第一奇人」。
每遇革命款項不濟,孫中山便想到了張靜江,而張每次均能按時如數將經費寄到。他為革命連續支出巨款,使他經營的公司周轉不靈,以致停業,但他一面設法維持經營,一面繼續盡其所能資助革命事業。甚至有一次由於款項不支,反清起義無法舉行,張靜江將他在巴黎經營的一個茶店賣掉以資起義。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張靜江家境富裕,生活殷實,本不需要「革命」。但為了革命的理想,他可以傾囊相助。這樣的人真了不起。孫中山對於張靜江資助革命的義舉十分感激,曾讓胡漢民寫信以示謝意。張靜江答道:「余深信君必能實行革命,故願儘力助君成此大業。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實無報告事實之必要;若因報告事實而為敵人所知,殊於事實進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進,即勝於作長信多多。」
由此不難看出,張靜江對於反清革命充滿著必勝的信心與滿腔的愛國熱情,已經將個人的一切置之度外了。
張靜江不僅長期追隨和資助孫中山開展反清革命,而且也積極參加反清革命活動。他不僅自己加入了同盟會,成為孫中山革命陣營中的重要一員。還將其親屬介紹進來,可以說全家都上陣了。國民政府成立之前,浙江南潯加入革命隊伍者大多數為家產豐厚的「四象八牛」成員,有力保證了孫中山開展革命活動的經費來源。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時,任命張靜江為中華革命黨財政部長。對此,孫中山曾作了如此說明:「張原屬富豪出身,黨內財務,唯張所為。」可見張靜江在孫中山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孫中山曾經感嘆「自同盟會成立之後,始有向外籌資之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名者,張靜江也」。
由於張靜江對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他高票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此後在大革命時期,張靜江一度在中國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躍,成為顯赫一時的國民黨重要人物。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張靜江與孫中山之間還有一段同病相憐的故事:那是張靜江因骨痛病複發回到南潯家中休養,孫中山聞訊后急忙請留德名醫李其芳為其做電療。並說治好張靜江的病「不止是你一人之幸,實為國民黨之大幸」,並親書「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的一副對聯讓人送到浙江南潯張靜江府上,張在孫中山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由於張靜江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從經濟上無償捐助革命,默默無聞,為革命盡心儘力,孫中山便稱張靜江為「革命聖人」,並手書「丹心俠骨」四字相贈,「革命聖人」的雅號便因此而來。
孫中山逝世后,張靜江把自己的命運沉浮與盟弟蔣介石牢牢地綁在了一起,任浙江省主席和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委員長。他全盤負責國家建設,支持蔣介石政權,被蔣介石稱為「革命導師」。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當然,依照現在的觀念來看,張靜江雖然後期的政治立場有問題,但他前期全力支持孫中山革命所作出的擔當,是值得肯定的。這點在全國上下都是被認可和崇敬的;即使我黨領袖毛主席對他也是讚賞有加,雖然不能從政治的角度來對其進行評價,但還是讚揚了他的經濟能力,「有經濟眼光,經濟頭腦活絡!」 這也算毛主席在很少有的欣賞之人中,有這一號人物了哈
孫中山病重之時,張靜江和宋慶齡等親友一直守護在孫中山身邊。當孫中山預感到自己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便在事先準備好的兩份遺囑上簽字。按照孫中山的意願,張靜江首先簽字,依次是吳稚暉、汪精衛、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等12人簽名作證。
孫中山與世長辭后,張靜江悲痛欲絕。後來孫中山的靈柩由中央公園移至西山碧雲寺安放。石龕內懸掛著至今鮮為人知的,由張靜江書寫的長聯,這是他對孫中山這位革命者深切的悼念。張靜江:孫中山革命的「提款機」
功高華盛頓,德蓋中華間,行易知難,並有名言傳海內;
骨痊紫金山,靈棲碧雲寺,地維天柱,永留浩氣在人間。
在蔣介石當政期間,他被推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每每遇到眾叛親離的時候,張靜江都站在他這邊,給了他莫大的鼓勵和支持。可是,之後的他倆也產生了矛盾,蔣介石手握重權堅決不放手,而張靜初卻覺得應該建設國家。
張靜江以元老自居,我行我素,即使是蔣介石的意見有時也不放在眼裡。後來因為與蔣政見不同,加之在蔣家王朝的權利再分配中,由於宋、孔家族地位的上升,張靜江的地位日趨下降。於是他逐漸淡出政治,轉而信佛,故又名卧禪。1950年病逝於紐約,終年73歲。
蔣介石得知后十分悲痛,一夜蒼老。國民黨中央黨部在台北特設靈堂公祭,蔣介石於靈堂之上親書「痛失導師」的輓詞表達惋惜之情,並臂佩黑紗親自主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