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沒有誰不能被替代

[複製鏈接]

436

主題

436

帖子

280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著名作家王蒙80年那年,人民出版社特推出《王蒙八十自述》,在書里,王蒙首次提到了他的「新夫人」——《光明日報》資深知名記者、「美麗秀雅的單三婭女士」。

王蒙對這位新夫人充滿感激,「三婭的到來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結局了。」因為她把「懷念著也苦想著瑞芳、萬念俱灰的我」從痛苦中拯救出來,「她是我的安慰,她是我的生機的復活。」

王蒙提到的瑞芳是他的原配夫人——崔瑞芳。身邊人都習慣稱她崔老師,她搞了一輩子的教育工作,為人溫和善良,深受朋友、後輩們的愛戴。2012年3月去世的時候,很多文藝界的知名人士都來送行,「並不完全因為王蒙。來的是她幾十年交往的朋友,各個方面的都有。大家都很愛她。」女作家張抗抗認為崔老師一個完美的女人。

崔瑞芳和王蒙相濡以沫60年,在文壇堪稱一代佳話。當年王蒙被打成右派,發配到新疆伊犁的巴彥岱公社時,崔瑞芳義無反顧地隨他而去,相伴16年。她曾用筆名出版了《我的丈夫王蒙》,在序言中說:「我們是世上最平常的一對。天塌地陷了,我們過著我們平常的日子。風風火火了,我們還是過著我們平常的日子。」

告別相伴60年的愛妻,王蒙悲痛欲絕,在靈柩前哭到幾近癱軟。他的痛苦不僅在於失去了一個自己深愛的女人,還在於失掉了生活的拐棍,「我必須承認,瑞芳給了我太多的溫暖與支撐,我習慣了,我只會,我也必須愛一個女人,守著一個女人,永遠通連著一個這樣的人。我完全沒有可能獨自生活下去。」

所以王蒙在80高齡又結婚了,新夫人就是面前提到的單三婭。單女士的到來激活了王蒙的生活熱情,讓他發出「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的感嘆。

有人說王蒙再婚屬於晚節不保,損害了一段完美愛情的結局。這大概屬於女性視角。女性通常對妻子過世不久就再娶的男人抱有敵意,她們覺得王蒙去年還為一個女人而哭泣,今年就大讚「美麗秀雅的單三婭女士」很諷刺,男人的現實容易讓女人心生悲涼。

生活中,那些鰥夫再婚的速度總是比喪夫的女人再婚的速度快得多。某些年齡段——四五十歲,年富力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男人,甚至還挺搶手,常常是剛辦完喪事就有人來提親。那邊剛剛擦完眼淚,這邊就帶著笑去相親,三五個月就娶進門,絕對不耽誤時間。

男人都是頑強的現實主義者。而女人總是更戀舊,更長情。

我有個好朋友,二十幾歲丈夫因病去世,這十幾年一直一個人。經歷過最初的悲痛期,她看起來完全痊癒了,看不到一點傷,但和我們聊天的時候提起他,她的語氣就好像他還活著一樣。這是更叫人不安的一種狀態。

她永不說告別。他就永遠占著那個位置。作為她的朋友,我真希望她能放下包袱,開始新的生活。我希望能有一個男人來好好的愛她。她還那麼年輕,那麼美,這是她應得的。

只有真心替一個人考慮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幸福壓倒一切,別人的看法,世俗的輿論,那都不重要,沒有什麼能比幸福更可貴。

所以王蒙又有什麼錯呢。他和崔老師是初戀,少年夫妻,相伴60年,已經足夠完美。活著的時候,他一心一意的和他過,她不在了,他依然需要活下去,她留下的那個空位,註定要有人填上去。

我媽在婚姻中含辛茹苦半生,她最好的補償就是驕傲自己「拯救」了一個沒有她活不下去的男人。她經常對我們說,「你爸要沒我伺候,都得餓死。」多好笑的成就感,能餓死嗎,會餓死嗎?她還經常說,「等我死了,讓他和別人過幾天日子,他就知道我多好了。」言外之意,她的賢惠是宇宙頭一份,無人能敵,等他開始受苦,他就會後悔自己曾經不知道珍惜她心疼她,就像她整天抱怨的那樣。

每次聽到這話,我都會無情的撕碎她的幻想,「你少來了,沒準那時候我爸天天伺候人家也不覺得累。」這很可能啊,有的男人就是在老婆面前當大爺,但換了個新人,他反過來倒願意當孫子了。

我親愛的媽媽,我不是想讓你傷心,而是要你懂得對自己好點。誰都可以被替代,別幻想著你對誰是唯一重要的。我們是如此的獨一無二,又是如此的類似。

過好自己這一生,我們只有這一生。

身前不知身後事。當我們不在了,我們所愛的人會得到懲罰還是補償,那都是我們再也不能知道的事情。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盡量讓自己幸福。

幸福是滋養,也是能量。更是所愛的人彼此之間的回報。生活不是誰對誰的犧牲,也不能指望誰感激。我們都只管讓自己幸福。

崔老師活著的時候,作家張賢亮曾羨慕的說,「王蒙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了」。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不止一個,如果運氣夠,可以再找到一個。她不在了,天也沒塌地也沒陷,他換了一個愛人,照樣過著自己平常的日子。

沒有誰不能被替代。這是情感生活的鐵論。我們不是因為對別人很重要而存在,我們是因為對自己更重要而存在。因為別人有可能會從我們的人生中剝落,而自我將永恆。

這也是個叫人傷懷的結論,但想到這一點,反倒更知道該如何去生活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