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倍訪華,到底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複製鏈接]

242

主題

242

帖子

149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q2018 發表於 2018-10-29 09: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訪華,25日終於成行。伴隨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中日關係從2011年以來的低迷狀態重新「步入正常軌道」。重溫和平友好條約,中日關係能否進入 「新時代」?確認過眼神,我們期待安倍首相帶來什麼?(新聞晨報記者顧文俊)
 《顧問》本期訪談嘉賓:亞洲通訊社社長 徐靜波

四十年來 風霜 雨露

  顧問:40年前締結的和平友好條約是中日兩國關係發展史上的里程碑,40年來,日本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起到了多大作用?日本自身收穫幾何?
  徐靜波:在過去40年的39年裡,日本通過ODA(政府開發援助)給中國提供了3.56萬億日元(約255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這種援助直到今年為止才宣告結束。即便當前的中日經濟力量對比已和過去大不同,但日本依然對中國的環境保護採取無償援助。
  雖然我們常說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桶金」來自華僑,但是,第一桶「技術金」應該說來自日本,從上海寶鋼到首都機場、浦東機場以及北京與上海的地鐵建設等,日本不僅提供資金投入,也提供了技術援助。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日本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另一方面,在外交上當中國處於孤立的時候,日本天皇1992年訪問中國,打破了西方國家當時對中國的外交封鎖。日本企業大規模對華投資是在1990年代之後,無論是鋼鐵行業還是家電行業,我們當時還是空白,日資的進入助推了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剛好當時日本經濟也處在一個瀕於崩潰的狀態,通過對華投資,日本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此,中日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同步進行。日本的產業給中國帶來了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豐富,中國的市場則給日本企業帶來了很好的商機。
  我們需要注意到,日本在海外投資企業總共有7萬家,其中有一半企業在華投資。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期待很高,中日兩國的產業合作與緊密度也相當好。西方單個國家對華投資額度最大的就是日本,投資企業最多的也是日本。

時隔七年 共識 亮點

  顧問:安倍首相提及訪華時強調 「將在所有層面飛躍性地增進交流,使日中關係提升至新階段」。怎麼客觀地來看這個「新階段」?中日關係會否只是回歸到2012年釣魚島「國有化」鬧劇之前,抑或更進一步?
  徐靜波:中日關係要回到1980年代的「蜜月期」不太可能。因為歷史問題和購島問題,兩國國民之間感情的對立目前還沒有消除,最新數據顯示,日本將近90%的國民對華沒有好感,相較之下,中國人對日好感度則達到60%左右,比去年上升10幾個百分點。日本來華遊客現已跌破200萬,最高峰時是400萬人。相較之下,中國赴日遊客今年可能會達到900萬人,而且以每年平均20%的增長率增加,日本來華遊客則是逐年減少,因此,兩國國民的感情不可能回到80年代和90年代的「蜜月期」。
  但我們也需樂觀地看到,通過李総理今年五月訪日及此次安倍首相來訪,兩國在經濟領域可以結束相互競爭和對立的狀態,開始進入一個全面合作的新時代,這是通過首腦互訪兩國政府之間達成的一個很重要的共識,而這個「新時代」不是1980年代那種感情上的合作,也不是單方面的援助,而是兩國各施所長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這是安倍此訪最大的亮點,也是中方最大的期待。
  當前兩國在國際市場最大競爭就是基礎設施建設,雙方都看到了這種競爭會造成的兩敗俱傷,為此,兩國將成立一個投資協商委員會,協調兩國在海外的重大投資項目。另外,過去兩年,迫於美國壓力,日本不敢公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但與中國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就等於間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個戰略意義很重要。

今後三年 利益 機制

  顧問:有評論說,今後三年,除非美國極力慫恿,否則安倍政權不大可能做出破壞中日關係穩定之舉。您對此也抱類似的樂觀態度嗎?
  徐靜波:我贊同這種預測。經過過去幾年的對立,中日雙方的政治家和民眾都認識到,這種對立對兩國的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都沒有好處,而且對立所圍繞的問題恰恰又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了歷史遺留問題,雙方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民意等領域全面對立,只會讓雙方品嘗苦果。在釣魚島問題相對平穩的情況下,李総理訪日與日簽署海空緊急聯絡機制,防止兩國在東海等海域擦槍走火,同時也有利於建立兩國之間的軍事互信,假使這種軍事互信有所延伸,可能會建立安保互信,為中日兩國甚至整個東亞地區建立一個安保合作機制奠定很好的基礎,也為中國海軍和空軍進入太平洋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此次安倍來訪,如果雙方能在本幣互換方面達成很好的意見,將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國現在給日本安排2000億人民幣本幣兌換的額度,就意味著日本央行需正式承認人民幣為國際貨幣,也意味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國家以後在結算中可以繞過美元,用人民幣結算,等於架空了美元的存在,這是中日兩國為維護貿易自由化採取的重要措施,也是安倍此訪帶來的一份厚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