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無知裹脅輿論,真相就成為稀缺品

[複製鏈接]

126

主題

206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kinshop 發表於 2018-10-28 07: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交媒體的「現實扭曲力場」正在製造新的笑料。但如果深思一下,你就笑不出來了。

10月25日,一則「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事件起因是,近日有人在抖音上發布視頻,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並喊話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此後,「溫主編」這個話題就在抖音上火了。

10月24日,溫儒敏教授在微博上公開回應稱:chua的對應有「欻」,擬聲詞,形容動作迅捷。如「欻的一下就把那張紙撕了」,「那輛車在他身邊欻就過去了」。ne則對應「哪吒」的「哪」。這些順手就可以從網上查到。

一群人等著看溫主編被打臉的場面,結果巴掌狠狠地落在自己的臉上。這景象怎一個火辣辣了得?

所以說這是一個笑話,但為什麼又說笑不出來?正如溫儒敏教授所言,真相順手就能查到,其實不用特意查,用拼音輸入法輕鬆就能打出了「欻」這個字。但這些質疑者沒人去查,也沒人嘗試拼音輸入法,而是互相鼓動著去質疑一個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

前些天網上還有一出十分相似的鬧劇。有人發帖說,「打聽一下,中國漢字這些年,是不是偷偷改革過?我上學的時候明明記得玩具的『具』,裡面是兩橫!值日的『值』,裡面也是兩橫!為什麼現在是三橫了?」評論區一大堆人附和,彷彿發現了什麼天大的陰謀。更有知乎網友將這件事列為「細思極恐的事」。

實情是,「具」字自古以來裡面都是三橫,從來沒改成過兩橫,寫兩橫的都是文盲。文盲不可怕,可怕的是文盲在網際網路上抱團之後就有了迷之自信,敢於拿著自己的錯誤就質疑正確、叫板正確。

無知者的自信很大程度是社交媒體賦予的。社交媒體使人們很容易發現同類,當人以群分之後,錯誤信息就會在小圈子內部產生正反饋,不斷放大,他們反而更聽不見外部的聲音。無知者的小圈子就像從水底歡快上升的氣泡一樣,沿路吸收同類氣泡,直到升到水面才會破裂。傳播理論把這個叫做「迴音壁效應」:你在自媒體上能聽到和想聽到的,往往就是你自己說出的話。

而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認知與周遭世界不一樣,他不會輕易懷疑世界出了錯;可是如果他發現周圍人都跟自己一樣,那麼他對世界的懷疑就會不斷強化。

胡適有句名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這些人總是大膽假設,卻從不求證。今天他們懷疑小學課本錯了,不知道哪天會不會懷疑地球不是圓的。所以說面對這種指鹿為馬的笑話,還真笑不出來。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每個人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傳播責任,否則當無知裹脅輿論,真相就會成為稀缺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