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宇宙壽命至少還有1400億年?宇宙的終極命運將會怎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8-10-27 0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10月26日 10:36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科技日報

  有媒體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發表論文稱,他們從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角度分析后得出結論,宇宙的壽命至少還有1400億年。目前,宇宙起源已經有公認的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隨後開始膨脹演化。但關於宇宙如何走向終結,理論假說卻多種多樣。

  正如有人說:「我不想知道我是怎麼來的,我就想知道我是怎麼沒的。」對於宇宙究竟會怎麼走向終結,科學家們苦苦探尋,提出了「大坍縮」「大撕裂」「大凍結」「大吞噬」等各種假說。

  「大撕裂」假說

  暗能量不斷增加使宇宙分崩離析

  「宇宙的最終命運(或稱為宇宙終極命運)是物理宇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看來它主要依賴於宇宙的空間幾何結構以及暗能量的性質,宇宙終極命運的假說主要包括『大撕裂』『大凍結』和『大坍縮』。」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陳雲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說起宇宙的空間結構,陳雲介紹,其包括平直、閉合和開放3種可能性,可以分別類比於平面、球面和馬鞍面。而暗能量則是宇宙中均勻瀰漫的一種克服物質(包括普通物質和暗物質)所產生引力的「負引力」。暗能量的性質通常用它的狀態方程(就是壓強與密度之比)來刻畫。不同的暗能量模型下暗能量的狀態方程不同。有些模型下暗能量的狀態方程是不隨時間變化的常數,而這個常數可能等於-1,也可能大於或小於-1;還有些模型下暗能量狀態方程是隨時間變化的,就是說狀態方程可能由大於-1隨時間演變為小於-1,也有可能由小於-1變為大於-1。暗能量狀態方程等於-1時它的密度是不隨時間演化的常數,大於-1時密度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小,而小於-1時密度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大。

  由此,陳雲表示,「大撕裂」假說認為如果暗能量是狀態方程小於-1的「幽靈暗能量」,那麼它的密度就會隨著時間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宇宙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甚至時空本身)最終都會被逐漸撕碎,瓦解為不受束縛的基本粒子和輻射。

  暗能量的確是宇宙間最神秘、最豐富的能量形式之一,約佔宇宙68.3%的質能,但物理學家真的對它了解不多。上世紀90年代發現暗能量之前,物理學家認為因大爆炸而產生的宇宙膨脹正在減緩甚至停止。此後,通過對超新星的觀測,天體物理學家們才意識到其實宇宙膨脹正在加速,並且有研究人員對110億年前形成的星系進行測繪,發現宇宙正以過山車的速度膨脹。

  朴茨茅斯大學的馬特·皮爾博士解釋說,年輕時期宇宙的生長因引力的影響變緩,但在過去50億年時間裡,宇宙卻開始快速膨脹,原因就在於一種神秘的力——暗能量。如果暗能量不斷增強且持續擴散,就會推動星系相互分離,緊接著推動行星遠離恆星,並造成一系列類似變化。最終,暗能量會強大到把原子核從原子中撕扯出來,並撕裂宇宙間存在的一切,使宇宙分崩離析。

  「大凍結」假說

  宇宙溫度趨近絕對零度生命不復存在

  另一種比較典型的宇宙終結假說就是「大凍結」了。

  陳雲指出,「大凍結」也被稱為「熱寂」(heat death)。這種假說認為宇宙最終會演化到一種沒有熱力學自由能的狀態,也就是說宇宙達到一種熱力學平衡(即具有最大熵)的狀態,同時宇宙溫度也趨近(但並未達到)絕對零度,從而任何宏觀物理過程和生命都不復存在。在暗能量存在的情況下,不管宇宙空間幾何結構是什麼樣的,「大凍結」都有可能發生。就算沒有暗能量,如果宇宙空間幾何結構是平直或開放的,「大凍結」也可能出現。

  「大凍結」假說認為在宇宙年齡為1萬億至100萬億年期間恆星會正常形成,但隨後恆星形成所需的氣體逐漸被消耗殆盡,從而使恆星停止發光,整個宇宙將逐漸陷入黑暗之中,隨後黑洞將主導整個宇宙, 但是接下來黑洞自身也會因為霍金輻射(指來自黑洞的光和粒子輻射)而消失,然而再接下來宇宙是一直處於這種「大凍結」的狀態,還是走向其他狀態,還不得而知。

  有科學家表示,人們在煎蛋時,將一枚雞蛋打碎放入煎鍋,雞蛋將無法恢復之前的形狀。同樣宇宙也是這樣,伴隨著不斷進化——熾熱氣體逐漸形成恆星、行星,孕育人類和各種生命,熵(物理概念,用於度量無序程度)也在逐漸增加。而且一旦宇宙走向無序,就很難停止或反轉,就如食物會腐爛、金屬會生鏽、人類會消亡一樣。熵不斷地增加,當宇宙中的紊亂達到最大程度時,「大凍結」就會來臨。一旦熵達到它的最大值,所有能量將被均勻地分佈在整個宇宙內,但任何可重複使用的能量或熱量將不復存在,這意味著消耗能量的過程將不再繼續。從根本上說,宇宙間的一切終將停止運轉。

  陳雲說:「由於暗能量的本質屬性尚且不知,因此,宇宙未來的命運可能是『大撕裂』,也可能是『大凍結』,同時也有可能是先發生『大凍結』再進入『大撕裂』。」

  「大坍縮」假說

  宇宙膨脹速度不斷變慢從而發生坍縮

  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宇宙內的物質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減少,大坍縮便會出現,導致引力成為佔據支配地位的力。引力導致宇宙收縮,其結果是恆星、星系和行星相互撞擊,宇宙發生塌陷,這就是「大坍縮」假說。理論物理學家表示,宇宙內的一些區域已開始塌陷,這種塌陷將最終吞噬宇宙其他區域。

  在陳雲看來,「大坍縮」假說認為由於物質的引力作用宇宙的膨脹速度會不斷變慢,從而終將停止膨脹併發生坍縮。然而在坍縮之後又將發生什麼,尚不能確定;其中一種可能性就是宇宙坍縮到它的初始狀態並再次發生大爆炸,從而使得宇宙處於「大爆炸」到「大坍縮」再到「大爆炸」這樣一種循環的狀態。不過最近的宇宙學觀測都表明宇宙的膨脹速度不僅不會變慢,而且由於暗能量的作用膨脹速度在不斷加快。簡而言之,目前的觀測數據不支持「大坍縮」假說。

  「此外,關於宇宙終結還有『大吞噬』假說,我認為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純假想。」陳雲說,「大吞噬」假說認為宇宙中的黑洞會逐漸吞噬掉所有天體和物質,併發生大黑洞吞噬小黑洞,最終整個宇宙只剩下一個超級大黑洞。這種假想不可信的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3條:一黑洞只會吞噬掉進它視界內的物質,視界外的物質是不會被吞噬掉的;二黑洞並不是只進不出的,比如,星系中心的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通常也會產生沿轉軸方向向外的噴流,噴出來的物質又為產生新的恆星和星系提供了原料;三在暗能量主導的時期,由於暗能量的負壓作用,相距較遠的黑洞是不會發生碰撞的,也就是不會出現互相吞噬的情況。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