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一個自律的孩子,都有一個能「忍」的媽媽

[複製鏈接]

36

主題

43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imow90 發表於 2018-10-26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媽媽,您並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茲心

  01

  

  

  被催急了,小朋友悠悠地吐出一句:「我們小朋友啊,做事就是慢吞吞的,你越催,我們就越慢。」

  弄得她哭笑不得。

  後來,她檢討自己,覺得這樣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跟孩子談判:「以後我們早上7:10出門,你需要自己安排時間,媽媽只會提醒你,不會催你,如果你做不到,後果自己承擔哦。」

  

  放學后,小朋友滿臉委屈,怪媽媽送她晚了。接下來的幾天,鬧鐘響后,小朋友依舊翻身睡過去了,依舊遲到。

  

  慢慢地,孩子會的越來越多,現在幾乎完全不用自己操心了。

  因此,當你希望孩子自律、而不是事事由自己去掌舵時,不妨多忍一忍,看著孩子犯錯不去插手,看著孩子慢吞吞的不去幫忙,甚至明知孩子會承受教訓,也放手讓他去嘗試。

  我們要做一個陪練而不是比賽的主導者,唯有此,才能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02

  「忍」這件事,並不容易。也不是每個為人父母的,都忍得下去的。

  但是,當我們成為父母,便不由地想節省孩子成長的成本,不由自主地去為孩子做各種決定。

  眼看著孩子犯錯不插手,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你忍得住,孩子的收穫一定會讓你感到驚喜。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但是,你不肯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又如何獨立?

  而只有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才會越來越自律,而不是把生活的責任都寄托在父母或者別人身上。

  03

  想要做一個能「忍「的媽媽,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你得學會緩解自己的焦慮。

  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父母忍不住的控制,源自於自己的焦慮,而不是孩子的焦慮。

  這個時候,採用「最糟情境預測」的方法會非常有效。比如,孩子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最糟的情況是,以後孩子出國,英語成績受限。

  但是,我們同時會有一個解決方案:第一,不考慮出國留學這條路;第二,孩子堅持出國留學,這個時候,當他自己做出了選擇,學英語的動力會自然增強。

  當這樣考慮的時候,焦慮會少很多,也不會在此刻就急切地強迫孩子一定要把英文學好。

  

  其次,學會傾聽孩子的自我期許。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對於孩子過高的要求,來自於我們尚且沒有搞清楚自己希望孩子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於是,拚命給孩子創造各種條件,這麼做的初衷,無非是希望孩子保有最多的選擇權,能懂得十八般武藝,在任何場合,都立於不敗之地。但是,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這個時候,請試著去傾聽孩子自己的選擇,問問他究竟喜歡什麼,願意學習什麼,跟著孩子的步伐走,而不是武斷的做一個發號施令者。

  最後,放棄做一個完美的媽媽。

  從來就沒有完美的人,也便沒有完美的媽媽,即使我們真的成為了完美的媽媽,那也一定是剝奪了孩子的另一種能力。

  比如,自我成長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對挫折、在逆境中扭轉局面、贏取良好結果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我們成長、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所以,請放棄做一個完美的媽媽,一個快樂、不焦慮的媽媽遠比一個完美的媽媽重要得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7: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